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朕不吃这一套朱厚照 > 第16章 老狐狸(第2页)

第16章 老狐狸(第2页)

“臣也附议。”

事关切身利益,众人纷纷附议,没有一个反对声音。

一百来年没涨俸禄,便是小皇帝也无法否认。

刘健不愧是老狐狸,这一招,是他精心算计的杀手锏,是官员们的共同心声。

成了,天下官员都会感谢他,他的位置坐得更稳。

便是不成,我为官请命,也能提高威望。

那是小皇帝刻薄,怪不得我。

要骂,你们骂小皇帝去。

刘健这一招,朱厚照确实没预料到。

起码从表面上看,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大明开国之后,官员的俸禄先后定了三次。

前两次确实比较低。

第三次,也就是洪武二十年那次涨俸禄,起于一个偶然事件。

当时殿试的时候,太祖见举子们外表衣冠光鲜,但有的举子里面的衣裳破烂不堪,显然是比较贫寒。

举子们进士中第之后都要当官,官员们的衣着,也是朝廷的体面。

连官员都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别人也不会敬重他们,于是太祖就提高了俸禄。

当时的标准是,正一品,月俸禄米87担,年俸禄1044担。正二品月俸禄61担,年俸禄732担。

依次下来,正七品的知县、御史等月俸禄7.5担,年俸禄90担,折银40两。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每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200~400元。取中位数300,年俸禄40两银子,相当于年工资12000元。

在明初的农业社会,消费水平地,物价不高,这个俸禄已经不低,确实够一家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后来说官员俸禄低,有两个原因。

一是随着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消费水平提高,40辆银子就不够一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人口较多的,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

另外一个原因,是白银短缺,俸禄折色。但是白银成色不足,折成米、绢、绸的时候,折损比较多,导致实际收入下降。

更有甚者,当初发行大明宝钞的时候,俸禄折钞。

当时也没有国家银行,不懂得金融规律,没有保证金的概念。

以为只要发行钞票,就是钱。

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大明宝钞没人愿意使用,贬值严重。

票面价值在实际流通中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千分之一。也就是说,面值一千文,只能当一文钱用。

宋以前,文人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职业,多数文人不能靠诗文书画养活自己。或者家里有钱,或者当官儿有俸禄,或者经商,这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中世纪崛起  神符常三  我竟然能带出游戏物品太叔邱  我在废土造坦克蓝谏  我,终焉之主希德  面壁者:从球状闪电开始重启命运陈桥  你们最好包夹我苏扬  混在美洲的新大明帝国李明  海贼里的超次元海贼团埃里克  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江炎  这个大清不对劲李长青  炮灰靠古诗词干掉女主穿书田明依  穿成早死白月光后大佬们纷纷撕掉了剧本秦惊蝉  开局为帝,完全苟不住楚翰天  我爷爷是神罗皇帝弗兰茨  穿越七零有空间木秀  幸得识卿桃花面卫卿殷璄苏遇  诸天从大罗殿开始巫明  微尘里江微微  别人打职业,你是来打集锦的陆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