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都还没有开始构思呢,你竟然已经写好第二首了!
大诗师果然才思敏捷,文如泉涌啊!
只是同时写两首诗,你改也不改,难道不会影响质量吗?
带着顾虑,大家一起去看路大诗师第二首诗,写的是:
思归
本意乘车便,恐将买棹行。
众流趋桂水,游子念乡情。
月照一帆久,秋随双桨生。
始安是父母,隔县已相迎。
嗯?
从大诗师的题目来看,他是已经想回家了吗?
想想也是,路承允平鸿轩二人,还比陈成一行人早一日离开始安。
如果他俩这些日子都没有回城的话,那同样离家大半月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家”就是父母,想家往往就是想念双亲啊!
只是路大诗师又不是陈成,九岁的陈成说“我想念我大哥陈当了”,连李隆基和武惠妃都有点小感动,可三十岁的路承允说“我想妈妈了”,难免会让人嗤笑啊!
可是纵览路大诗师这首诗,却没有这种“妈宝男”的不好联想,尽管他要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诗师的巧妙构思。
全诗直白如话,完全像是一幅唠家常的口吻,没有炫技。
上来就说:
我呢,本来是想着坐车比较方便的,可是最后恐怕难免要买一张旧船票,登上一艘破船吧!
这就让人十分奇怪,从诗题可见,大诗师是想回家了,可回家的话,自然哪个方便坐哪个,为什么还没回家,你就笃定了最后会乘船呢?
下面这句似乎从“意识流”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岭西)所有的水,都会汇集到桂江中去;
这就像始安游子的思念,无论身在何处,都将汇集到不算大的始安城中。
注意——
这是一个标准的“比兴”句,用“水汇桂江”来类比“游子思乡”,但是偏又非常写实,像只是写景的句子,而非“以彼物比此物”,再以“以彼物引起所咏之词”。
只不过,虽然大家都觉得这句子写得很好,可仍然不能解释为毛你最后要乘船!
你的意思是,百川终到海,百水汇桂江。
可是你忘了,还有一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作为桂州都督府的辐射区域,岭西还能有哪个地方,没有大路通往始安的吗?
所以颔联好的确很好,就是没能消除读者的疑问。
可路大诗师并不管你们的问题有没有解决,他已经想象着自己坐船回家的场景了:
月照一帆久,秋随双桨生。
我回家那天,一轮明月肯定会照着我那艘小船的船帆,随着我“荡起双桨”,秋水荡漾,秋思愈浓,秋天就在摇桨的同时到来了!
瞧瞧!
人家大诗师的用词,多么简单、质朴、精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土地爷:神格模拟器 我在春秋不当王 我在古代办妇联竹凌沈麝月 玄幻说书人,开局震惊四座 看着我睡长命百岁 志异道人 都市之神明代言人 从吞噬开始的变强之路 三国:开局签到克虏勃,雄霸天下 剑折 外挂系统之无限 我要飞升 生人禁地:诡仓 冷少来袭:老婆,太撩人 秦风沈清婉黄雅秦云 大唐布武 我靠反诈系统傍上了女主 武侠世界从厂花开始 仙君,今天捉鬼吗 穿书后剧情被我整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