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恨不得连千里之外的事儿都安排好的人。甚至对于他关心的人,都要安排到生死大事百年之后:比如令怡亲王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比如令张廷玉配享太庙。
姜恒相信,关于年家和年氏皇上一定也早有安排。
她只需要等着,若皇上一直压着年氏她就省心,若皇上心软放出年氏,她就按计划启动自保程序。
==
到了六月中旬,京城连下了好几日的暴雨。
宫中人人见面第一句寒暄都是:“这鬼天气,要是雨快点停了就好了”。
姜恒都不免跟着担心:现代人对暴雨都没有那么好的应对能力,何况这个时代。这暴雨下上几日,不知要冲毁外头多少道路桥梁民宅。
果然,暴雨过后,京城内外受灾情况一一报上御案,皇上忙于干实事儿,带着朝臣们统计京郊的受灾情况。
后宫则按照钦天监的测算开始打平安醮,祈风调雨顺。
姜恒想,也不能怪太后往玄学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实在是身份限制,太后除了每年立粥棚施银米还算接触一点民生外,其余做的就都是各种带头祭祀祈神的玄学安国工作。
因此钻研玄学属于专业对口了。
说起打醮,姜恒印象最深的就是《红楼梦》里贾母带着所有姑娘们(加宝玉)一起去清虚观打醮的段落了。
那时粗粗看过,现在亲历,才知道,打醮不光是去看戏,也是祭祀的一种。
起源于道家的祭祀。
虽说满蒙更信佛教,但道教也有一定市场,尤其是皇上本人,常在佛道之间反复横跳,并不崇佛抑道,颇有些神佛竞争上岗的意思。
比如祈雨(下雨和停雨)业务,明显道家更娴熟,皇室和钦天监就会不用佛事,而交给道家打醮。
“这回平安醮娘娘倒是可以去坐坐,第一日是太后娘娘带着祭神,早说了娘娘可不必去站着受香烛熏染。但之后两天是命妇们进宫一起看平安戏,娘娘若是精神撑得住,该露面去坐一坐了。”
妃嫔有孕的整个流程,于嬷嬷都熟谙于心。
“这回打醮,正是娘娘刚满三个月的时候,趁着肚子还不沉应酬起来才不累。”
怀孕头三个月不怎么见人,属于正常风俗,这时候旨在安胎。
但出了三个月后,有些懒就不能躲了,少不得要社交,内外命妇们对于新的主位,新的有孕嫔妃都很有兴趣。应酬是必不可少的。
于嬷嬷早把日程表给她列起来了:“娘娘怀的巧些,上月端午虽是大节,但因药粉多娘娘怀孕时候又短,不出门是应该的。之后宫中大宴就是中秋了,那时候娘娘的胎相方满五个月,倒也不甚累。之后颁金节只怕要吃力些,然颁金节原是前朝重于后宫的,倒不用怎么费神。”
最妙的是过年前后,直接待产,少很多事。
姜恒就听于嬷嬷翻着小本子算什么日期该做什么事,忽然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她想起一种统筹安排工作计划的工具——只是这可是一个大项目了,并非能一撮而就。
姜恒才将自己的新项目打起了一个腹稿,打醮日就到了。
-
这一回打醮日,姜恒见到了一位传说中的人物。
隆科多的爱妾李四儿。
凡对雍正帝‘五年限定款好舅舅’隆科多生平了解些的人,应当都知道这位传说中的李四儿。
姜恒当然也听说过她,只是根本对不上脸,还是要入席看戏时,十四福晋特意倾身往前扯了扯她的袖子:“看那个,不知是隆科多疯了还是佟佳氏的长辈们都瞎了,竟由着他宠妾至此,连进宫都让妾室来!”
姜恒立刻感兴趣看了过去:竟然是传说中李四儿吗?妾做到这个地步,才叫个‘名垂青史’轰轰烈烈呢。
说来什么时代的桎梏,都是因为没有天降猛男猛女。
李四儿绝对就是个猛女,纯汉人出身,又是最不能见光的丫鬟做妾(还不是隆科多自己的丫鬟,而是其岳父的丫鬟),伦理上都不正,却能压着隆科多明媒正娶的夫人不说,甚至把人家逼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李四儿还为自己的儿子求得了官位,甚至本人还以自封的正妻身份在外走动露脸,各处串门,这次更是连宫门都挡不住她了。
完全是把大清满汉之分,嫡庶之分,妻妾之分踩在了地上。
猛女就是要践踏所有规则!
一般的玛丽苏比起李四儿都要落一步下风。
这就是现实永远比小说更精彩更奇葩,打开法治频道,就会发现比起现实发生的匪夷所思的事儿,小说绝对黯然失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游浪迹 作精替身她家财万贯桃花不断 负剑为仙 海贼:从万物分解开始 斗破之净莲冥帝 穿越漫威,开局一个人生模拟器 斗罗之昊天新双子星 惊!穿越重生的我竟然不能当主角 最终她成为魔尊 直播种田:辅国大将军的旺家小娘子 斑爷的次元人生模拟系统 综漫:我在东京引领时代 小卒修仙传 剑跃九州 [三国]英雌养成手册 无限,从开端开始 穿越之农女医妃 平妖办 人在斗罗,开局炸了教皇殿 精灵:别急,我先凑个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