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屡屡说“不”,再坚强的人也能体会到挫败感,尤其是孩子开始拒绝那些曾经日复一日熟悉的东西。虽然说是反抗期,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此时变得逆反,这个跟先天的模式有关系。我就曾看见一样倔强的祖孙俩。
一个春天的中午,开心不想回家。我们就溜达到健身区去玩。刚靠近那边,就听见“哇哇”的大哭声。
很多孩子在“太空球”上爬来爬去,一个小女孩却正大哭,边哭边双手抓住太空球的铁杆,不肯随身边的老人离去。很多家长围拢在旁边,纷纷劝解。我在乱纷纷里听见:“奶奶和孙女杠上了!”这才明白。
那位奶奶一看就是盛怒之下,紧皱着眉头,闭着嘴一言不发,脸色都青了,只是双手扯着女孩的胳膊,死命地往外拉。她越扯孩子哭的声音就越大。
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了,就说:“放手吧,胳膊要断了!”
老太太这才停顿了一下,孩子趁机就要钻进去玩。想不到老太太伸手又抓住了孩子的后背,孩子停了哭声,挣扎着,一脸坚忍的悲伤。
劝解声纷纷。老太太的脸色有点发红了,气急了。她还是一言不发,突然就一松手,女孩向前跌去,额头撞在铁杆上,大家都听到这沉闷的响声。
孩子却没再哭,钻进去玩了。
老太太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转身走开了,沿着草坪中间的小路向东门方向走去。
孩子傻了眼,哭着钻出来,大声喊“我给你磕头行吗?”却没有追上去,还守在太空球旁边。
老太太没有回头,继续走着。
女孩就真的哭喊着跪倒在地,往地上磕头,任谁也拦不住。女孩一脸誓死的神情,吓坏了开心,也吓坏了我。我赶紧拉着他离开。
开心一边走一边悄声对我说:“妈妈,她头上流血了!”
可不是吗?
这倔强是有来历的呀!
经验之谈
让孩子享受“反抗”的乐趣
孩子开始说“不”,是心灵成长的表现,也是向环境发出的第一个挑战。如何对待这个现象,对于孩子个性的顺利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分辨孩子真实的意图。孩子说不,有些时候纯是为了好玩,尤其是母亲听见这反对声表现得大惊小怪的时候。也有时候只是个阶段性的习惯,他顺口就是这一句,不代表他真的不同意什么。所以,要学会看孩子的眼睛,透过这扇窗户,才能看见他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只是觉得好玩,那就满足他,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说不,然后跟他一起哈哈大笑;如果他有口无心,那你就该干嘛干嘛。
★孩子真的另有想法时,先别忙着改变他,想想他为什么这么想,他到底需要什么?比如孩子偏要走在水洼里,他是不是很喜欢泡在水里的感觉?到时间坚持不回家吃饭,他是不是根本就不饿?非要别人家的玩具,是不是那玩具真的有些吸引力?是不是可以大家一起玩交换游戏?想摘下来月亮,他是喜欢那形状?还是那光?还是想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一步步实现。看着孩子在梦想实现的那一刻欢喜雀跃,我们不是也一样感受成功吗?
★孩子的想法确有风险,但还能执行时,可以让他按自己的想法行动,自己在旁边保护,让孩子以身试法,获取经验或者教训。要爬树?爬山?爬梯子?这可是本能。那就教给他要点,给他示范,一起玩;要拆玩具?拆吧,告诉他拆完试着再装起来,要不就没得玩了;要自己过马路,人又太多怎么办?一起找个警察咨询咨询吧,孩子一般都还信任穿制服的权威;要打妈妈?怎么会这样?是不是我们把对孩子的爱进行了错误的表达?
★孩子的想法根本不可操作时……我还没有遇见,也许这不可操作是囿于成人狭隘的心吧!
注意孩子的异常举动
虽然孩子的心灵都有先天的模式,这个模式里也许有某些不太好的东西,但出生后的环境教育依然起着主导的作用。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坏的种子一样也无法生根发芽。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些“异常举动”,就要赶紧环顾左右,看看出了什么问题。
保持这份警醒,很重要,很难,所以……可以找一个别人经常提醒自己。
我很注意这些,从来不带开心跟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家长一起玩。我认为的不良习惯,包括说脏话和吸烟。可是有一天,带开心一起参加同学聚会回来,开心从桌上抓起一根铅笔,叼在嘴里,悠然地走来走去,明显是在模仿抽烟的样子,我很奇怪。就问他跟谁学的这个举动,他说:“苗苗呀,她说她妈妈就是这样抽烟的!”
苗苗的妈妈,上学时候跟我一间宿舍呀,怎么现在抽烟了呢?
我正在追忆相关的细节,开心又说了一句:“我觉得抽烟的女人都很酷!”
天哪,“为什么呢?”
“因为苗苗的妈妈就很酷!”
为了向开心解释我为什么不赞成吸烟这件事,前后断断续续地用了几天的时间。孩子的疑问很多,有些还比较难回答,比如抽烟有什么不好?你怎么知道的?那人家怎么抽烟呢?我只能尽我所能地给他解答。
当解释到很多人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只是想借助抽烟调解一下心理的紧张不安等情绪时,开心就不明白,怎么会有人那么傻。
“他们就不会用别的办法吗?”
我就说:“是啊,他们还没学会。因为他们小的时候,他们的妈妈没有教给他!”
开心认为最后这句是值得他自豪的一点,很喜欢向小朋友夸耀,很长时间以后见到苗苗母女,他还煞有介事地问我的同学:“阿姨,你小的时候,你妈妈肯定没告诉你人为什么抽烟吧?”
我的同学愣了一下,老实地点点头:“是,我妈没说过。她也不知道。”
我们都乐了。
最好早知道
用自己的行动净化孩子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容易以偏概全的,所以更得注意。一点不良习惯就能影响到他,消除这个影响却要费百倍的力气。就像白纸,很容易被任何颜色的笔画上印痕,要用橡皮擦掉,却不那么容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老年护理学 赖上霸道校草 王牌修真者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赠你以星空 非常霸女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重生之若你爱我如珍宝 口腔正畸学 霸道兵王在都市 无限不现实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终极护花高手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护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