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案例3.2深化校本研修,推动课程改革
海南省澄迈县2003年被确定为海南省校本研训基地,并被批准为国家级校本教研基地。经专家评选,该案例入选2009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会议材料。在此,对澄迈县教育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南省澄迈县2003年被确定为海南省校本研训基地,并被批准为国家级校本教研基地。自2004年以来,针对学校面广线长的实际,该县教育局不断深化校本研修工作,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和谐、科学地向纵深开展。
一、强化研修协作,促进片区互动交流
(一)开展区域教研协作活动
近几年,该县在抓好校本研修活动的基础上,由教育局教研室牵头开展区域教研协作活动。活动方式为:由教育局教研室在每个片区确定一所中心校或一所初中为召集单位,确定1—2名教研员为联络员,轮流组织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活动内容有: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报告、教材分析、专题研讨、观摩课、教学互访等。例如,老城片区的“讲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活动和金江片区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研修效果。
(二)开展对口帮扶活动
为了切实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研修工作的支持,一方面,教育局每年都从县城各中小学派出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另一方面,教育局在城乡之间采取挂钩结对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对口帮扶活动。每所县城中学对口帮扶1—2所农村薄弱中学,每所县城小学对口帮扶一所农村薄弱小学,以学年为单位轮换。帮扶学校每学期送教下校两次,不定期下校听课、研讨交流,向被帮扶学校提供图书及课改信息。被帮扶学校定期派教师到帮扶学校参观学习,研讨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创新研修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一)开展“专项观察,分项交流”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在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为避免听课交流零碎而流于浅表,造成思维定势和交流格式化,教育局教研室创造性地采取了“专项观察,分项交流”的听课、评课交流模式。这一模式以“预定关注点—集体听课—专项观察—分项交流”为基本流程,听课时具体分工,指定每位听课教师重点关注课堂中的某一个环节、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专项观察),听课教师由于关注的问题比较小、比较集中,因此观察得比较仔细,对问题的思考也比较深入,交流时有的放矢。这与以往的评课、议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有利于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二)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活动
每学期,教育局都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深入各中学和部分小学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活动,活动程序为:(1)集体备课,主持人报告;
(2)授课教师上课、说课;
(3)听课、评课。
以“五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交流情况、智力活动情况、情感体验情况、发展情况)“诊断”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二次反思,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改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展“骨干教师人人行动”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教育局制订了《澄迈县骨干教师引领活动月》活动方案,从2008年开始每年开展一次“骨干教师引领活动月”活动。2009年,该县分别在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组织了98节骨干引领指导观摩课,组织了10场专题报告。另外,还组织了20多名省级骨干教师深入部分薄弱学校随堂听课,对这些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诊断,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充分分析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促进这些薄弱学校学科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三、利用网络博客,拓宽校本研修天地
(一)利用网络博客,进行教育教学交流
在教育局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借助博客,将自己在教学研究中撰写的教学论文或记录的教育教学故事,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成长体会、问题及困惑等在网上与其他教师互动交流。两年来,教师网上交流的论文、案例、教育教学故事、经验总结、成长体会等达5000多篇。
(二)利用博客资源,进行各种征文评选活动
教育局每学年举行各种网上征文评比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学习交流。教师都希望通过网络评选活动交流自己的研修成果,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因而都主动自觉地参与进来。至今,他们已成功举办了网络教研论文、网络美文评选活动3次,共收到优秀论文、案例、随笔等1600余篇。他们已将评选结果在网上公布,并编印了《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集》、《教育教学故事》和《网络美文》等6辑。
(三)加强点评,对话交流
为激发和强化广大教师利用博客交流研讨的兴趣,教育局教研室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点评小组,定期定量对每月网上发表的教师文章进行点评,并要求教师参与进来,和骨干教师在网上互动、对话交流。这一举措强化了教师的对话意识,加强了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教师的网络研修兴趣。截至目前,该县教师在博客(包括新建博客)上交流的各类文章已有19500余篇,评论13500余条,点击数达10034994次。
四、重视问题解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深化校本研修过程中,教育局时刻关注各学校在校本教研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及时帮助学校解决,促进课堂教学实效不断提高。
(一)适时开展同“题”异“课”活动
同“题”异“课”活动就是针对同一问题,通过两节以上不同内容的课,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使教师从中领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具体操作是:由两位以上的教师针对同一问题,选择不同的教材内容认真备课,然后各自说课、上课,片区教师集体评课,比较优劣,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二)抓住契机,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010年9月25日,教育局抓住省教研院对教研员培训后跟踪指导的契机,在加乐中心学校举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做到了“四定”:定研讨内容、定研讨主题、定预期目标、定中心发言人。活动过程中,先由中心发言人陈述自己的备课意见,接着各中心校教研员对中心发言人的备课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理由,最后由教育局教研员做总结。两个学科各有40多名中心校教研员参加了研讨。这样的活动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教研员从各自的思考和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良好的研修效果。
五、张扬研修个性,相互吸纳,和谐发展
在校本研修活动过程中,教育局既注重广度上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又注重深度上的张扬个性、和谐发展,将自上而下的研修和自下而上的研修有机结合,引领学校探索出新的校本研修方式。例如,引领山口中心学校采取“常规性”校本研修方式、引领中兴中心学校探索出“借助交流反思,提升教师团队素质”研修模式、引领永发中心学校的“区域联网,资源共享”活动和太平学校的“牵手交流”活动等都很有特色,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教育局教研室特别关注各校的个性化研修,积极扶持引导,在全县搭建起辐射平台,促进了全县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在深化校本研修过程中,由于教育局既注意抓好常规研修,又注意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该县的校本研修接上了源头活水,使研修之“渠”绿水长流,盘活了原有经验,激发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每年都发生新的变化,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护理心理学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新修正版)含司法解释一、二、三 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王牌修真者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全科医学概论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无限不现实 口腔正畸学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老年护理学 终极护花高手 儿科学 霸道兵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