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刘瑞明文史述林 > 柳州话百子隐语解读(第2页)

柳州话百子隐语解读(第2页)

144.摆尾子:指“鱼”。

《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洪门切口》:“摆尾子:鱼。”

153.开花子:指“伞”。

《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星象.星家》:“开花子,伞也。‘八快’之一。”(按,《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的书名,后文简称为《切口》)《切口.优伶.伶人》:“开花子,伞也。后台不准撑开各伞,以及直呼为伞,当以‘开花子’及‘雨盖’等代之。此与江湖上之犯‘八快’相同,因‘伞’与‘散’同音,伶人最忌‘散班’。”其中所谓的“八快”也是江湖隐语,指八种忌讳。是“快一疾一忌”的三曲折。即把“忌”谐音成“疾”,而又换成同义词的“快”。

《江湖通用切口摘要》:“凡当相者,忌字甚多,不能尽载。其中八疑最忌者,名曰八大快,今录于左。快者,即忌也。梦曰混老。虎曰巴山子(火字同音,亦忌火,曰三光),惶狲曰根斗子。蛇曰柳子(茶字同音,亦忌茶,曰青)。龙曰海柳子。牙曰瑞条。桥曰张飞子,伞曰开花子。塔曰钻天子,伙食曰堂食。”《切口.星象.星家》:“八大快:八种大忌,须用代名词,直呼恐不吉。然禁之于晨餐之前,或未曾营业之先也。”所谓“禁之于晨餐之前”,原因是睡起后口有臭味,民俗便说:此时若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就会实现。

155.矮老子:指“鬼”。湘语称“鬼”为“矮老倌”或“矮路子”,湖北官话称为“矮骡子”,都是通用语,不属隐语。

《切口.医药.祝由科》:“哀六子:鬼也。”曲彦斌主编《中国秘语行话词典》:“六子,《行院声嗽》中指眼。哀,就传说中的鬼哭而言,如清李玉《一棒雪》剧《代戳》:‘看云寒日惨,鬼哭神号。’可参。”这个解释错误。指眼的“六”实际是“dg”字的隐曲,意思是看。《宣和遗事》前集:“徽宗一见之后,瞬星眸为两啦。”《金瓶梅》第二十四回:“经济一壁接酒,一面把眼儿斜廳妇人。”现在用“溜”字来代写。这与指鬼是两码事。

按,许多方言中“鬼”的称名中带有“矮”字,贬称矮人的词语中也有“鬼”字,自然是以鬼矮为比喻。除《柳州方言词典》已经举例的以外,又如《金华方言词典》:“矮子:身材短小的人(含不尊重意)。汤溪叫‘矮子鬼儿’。”《南昌方言词典》:“矮子鬼:身材矮的人(贬义)。”《娄底方言词典》:“眼老子:鬼魂。”而“眼”是“矮”的谐音。《武汉方言词典》:“矮短鬼:矮人。”可见多数都用“矮”字,则“哀”当是记音别写。

民俗文化中说鬼的特点之一就是个子小。

于宝《捜神记》卷五《赵公明参佐》中叙地狱将军赵公明的参佐“其从者数百人,皆长二尺许,乌衣军服,赤油为志。”这些从者就是地狱的鬼兵,也就是鬼。二尺许,言身短。

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吾近承南真命,推缚尽执也,小鬼头不制服,岂足忧。”是说不能制服一个一般的鬼,不是特指鬼中间的小的。又元剧《张天师》第三折:“小鬼头,我有何公私过犯”是质问来勾魂的鬼卒。按理,鬼兵也应选身高体壮的,不会专选最小的鬼。常语“阎王爷好见,小鬼难见”,正是说守卫鬼卒及各级鬼官难见。小鬼,都是从鬼身矮而言的。

有趣的是,民间把人死叫“无常”,意思是生命不延续。但也可以故意别解成死后躯体变短。人死之后,尸体会收缩,是人们易见到的。埋后的死尸,因故再次掘出开棺时,尸体也短小了。由此便说鬼矮。相反,民俗说淹死鬼身长于活着的时候。尸体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变成的鬼越高。这自然是指尸体吸收水分,体积增大。

“无常”可以指鬼。于是又区分出“黑无常”、“白无常”两种。福建建瓯把黑无常叫“矮身”、“矮老爹”,而把白无常鬼另叫“高身”、“高老爹”。福州把黑无常叫“矮八”,民俗说它身长三尺,把白无常鬼叫“悬哥”。鬼是低矮的,也是黑色的(戏曲中鬼魂角色一般穿青衣)。对鬼,本要形容“黑而不长”,变说成“黑无常”,从而又趣意的搭配出一个“白无常”,于是特殊的说它身高。

162.卯点子:指冤大头,笨蛋。

“卯”是“冒”的谐音,“冒失”的“冒”,指不精明。陈刚《北京方言词典》:“老冒儿:不懂行的人,外行人。”“傻冒儿:傻子。”《萍乡方言词典》:“猫儿头:疯傻的人。”《贵阳方言词典》:“猫:外行。”其实“猫”都是“冒”的谐音。

170.照明子:指“灯”。

180.跳山子:指“猴子”。

明代陈士元《俚言解》卷二《山儿》:“释氏《传灯录》呼猕猴为‘山儿’。俗呼‘三儿’,音讹也。”因为“猴”与“后”谐音,恐怕营业落在人后面,成为江湖八大忌之一。

187.摇风子:指“扇子”。

196.对影子:指镜子。

226.流子:水。

237.漫水子:油。

明代隐语汇集《行院声嗽.饮食》:“油:瞒老。”按,“瞒”是“哄”的意思,而“哄”是“荤”的谐音,本来指荤油,泛指油。《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侯精一《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漫水儿:油的总称。按,山西牙行,也称‘油’为‘漫水’,这大概是因为油飘于水面而得名的。”解释错误。

248.散坨子:饭,米饭

坨,犹如说“疙瘩”。《柳州方言词典》:“坨:量词,用于小团的东西:饭|糖|棉花——钱。”米饭,一般颗粒散开,不黏结成块状。

橄揽子:头。

柳州话把苤蓝菜叫芥蓝头,也叫嘎喇头。此“橄榄头”似乎是从近音的“嘎喇头”而来的。实际只取“头”字来表示词义。

257.穿心子:铜钱,钱。铜钱中间有方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经济法  风水密码  妖妃,逮住  不是公主的公主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  孩子的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淘气鬼也能上清华  中医学  神秘帝少:追爱赌神邪妻  名门贵妻:误惹亿万继承人  倾世神女之狂逆九天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和天使一起成长  丑丫头变身校花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湖泊  不死武帝  世博让企业更辉煌——上海世博赞助企业10大经典案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