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申述只有“为复”一个是是合宜的选择连词,由此更可对比出“为”等其他四词不是选择连词。
“为复”的“复”是选择连词词义的基础语素。由动词返回义引申为副词重复义,又虚化为在二者间往还考虑以定选择的连词义。词义的理据非常自然而明确。动词“还”,副词“还”,选择连词“还是”,也是如此的发展关系,二者机制相同。
“复”字单用就可作选择宫词,只是用例少见,不为人知罢了。《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玄怪录.崔绍》:“不知先父在此,复以(已)受生?”问仍在地狱,还是已托生人世?蒋书有此例,却不紧扣“复”字即是选择连词,反要加字讲成“为复”才是连词,分明以为无“为”字则非连词,从而对自我发现“为”实非连词就失之交臂了。
与“复”单用相同的是“还”也单用为选择连词。《朱子语类》卷九二:“不知只是首尾用之,还中间亦有耶?”《二程语录》卷十一:“问日月有定形,还自气散别自聚否?”杨万里《重九后二曰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还是”作选择连词似乎以宋代为早,但唐代时已有同义的“复为”。《旧唐书.仆固怀恩传》:“不审圣衷独断,复为奸臣弄权?”此“复为”即“复是”,是选择连词。蒋书校“复为”是“为复”的误倒,才言是连词,大可不必。
“复”“还”同义复合成“还复”也仍是副词或选择连词。
《颜氏家训.后娶》“弟子数破其产,还复赈给。”《宋书.隐逸传.陶潜》:“取头上葛巾漉洒,毕,还复著之。”明刘基《遣兴》:“飞蛟何营营,绕鬓鸣相煎。拍之不胜多,挥去还复前。”冯梦龙《山歌.卷九.鞋子》:“一个说我浆丢头个迟货,一个说我还复个弗不是真身。”均为副词,后例言还不是真货。《朱子语类.卷三.鬼神》:“不知魏公是有此梦,还复一时用兵,托为此说?”此为选择连词,只是用例少见而已。
同理,“为复”与“还是”一样,也另有副词义,且多见,时代也早。
陆云《与兄平原书》:“前作三篇,后为复欲有所作以慰。”言以后还要写文章。又“昔文自无可成,藏之甚密,而为复漏显;世欲为意者,岂有谓之不善。”言又流传于世了。又“云久绝意于文章,由前日见教之后,而作文解愁,聊复作数篇,为复欲有所为以志忧”。
王羲之《杂帖》:“愿卿为复广求于众,所悟故多。”又“沉滞进退,体气肌肉便大损,忧怀甚深。今尚得坐起,神意为复可耳。”言精神还可以。又:“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
《世说.文学》:“阮宣子有令闻”条,注引《名士传》:“瑯琊王处仲为鸿胪卿,谓曰:‘鸿胪丞差有禄。卿常无食,能作不?’修曰:‘为复可耳。’遂为鸿胪丞太子洗马。”言也可以做。又,《轻诋》:“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又,《仇隙》:“壬大将军”条,注引《王别传》:“尔日迅风飞帆,廙倚船楼长啸,神气甚逸。导谓亮曰:‘世将为复识事。’”言也有眼光。
齐王僧虔《论书》:“范晔与萧思话同师羊欣。范后背叛,既失故步,为复小有意耳。”言还稍有意致。
《古小说钩沉.俗说》:“有桓客者,时为中兵参军,来诣苟咨事。论事已讫,为复作馀语。”言还说了其他的话。
蔡琰《悲愤诗》之二:“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可聊赖!”言又勉强活下来。
《庐山远公话》:“吾为(着)你讲经,有何事理频啼哭,汝且为复怨恨阿谁?”
以上历时的众多的“为复”的副词义应可成立。它正是选择连词义的基础。
选择连词的“为复”后来又异写成“唯复”、“惟复”,又扩展为“为复是”。
《梁公九谏.第三谏》:“则天问曰:‘上观乾象,且无异主之文,惟复是朕登万万年,惟复是武家子孙登万万年?’”。
岳飞《奏措置虏贼状》:“山寨贼首罗诚等二百余人,见拘管在寨,未审令臣一面处置,惟复申解朝廷?伏望圣慈速赐指挥。”
杨万里《夏夜玩月》:“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的?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
李德裕《请密诏塞上事宜状》:“未知此回鹘是那颉特下,为复是可汉遣来?”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李蓍》:“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乎?”
苏轼《申明卢君修王灿等》:“不知耿、邓之‘洪烈’,为复是‘洪烈’,为复是‘洪勋’”。
《维摩诘经讲经文》:“为复是四大违和,为复是教化疲倦?”
《舜子变》:“今日见我归家,床上卧地不起,为复是邻里相争,为复是天行时气?”
《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为复是神通妙用,为复是法尔如然?”
又,卷十七《黄龙悟新禅师》:“三百六十个钓筒,未曾遇著个锦鳞尾,为复是钩头不妙,为复是香饵难寻?”
《诚斋诗话》:“不知相公所解之字,为复是解仓颉字,为复是解李斯字?”
《资治通鉴考异.唐纪六十九》引唐韦昭度《续宝运录》载侯昌业疏:“莫是唐家合尽之岁,为复是陛下寿足之年?”按,一般选择问的上句不用否定式,因之其中“莫是”当是“应是”之误。“应”音误为“英”,而又形误为“莫”。
《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纲领下》:“不知某看到末稍懒了,解不得,为复是难解?”
又,卷七十三《易九.兑》:“如‘和兑’、‘商兑’之类,皆不甚亲切。为复是解书到末稍,会懒了,看不仔细,为复圣人别有意义?”
又,卷八十一《诗二.著》:“不知古人充耳以填,或用玉,或用象?不知是塞于耳中,为复是塞在耳外?”
《大正藏四七.大慧普觉禅师书.答吕郎中(隆礼)》:“问渠未了底,为复是举手动足著衣吃饭底末了?若是举手动足著衣吃饭,又要如何了他?”此例单项问,“为复是”又是副词,同“为复”情况一致,也有说明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死武帝 妖妃,逮住 和天使一起成长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丑丫头变身校花 名门贵妻:误惹亿万继承人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孩子的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淘气鬼也能上清华 风水密码 中医学 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 倾世神女之狂逆九天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神秘帝少:追爱赌神邪妻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不是公主的公主 世博让企业更辉煌——上海世博赞助企业10大经典案例 经济法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