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们弹劾石星言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不忠君上开辟事,不体国朝振奋意,这是一顶很大的帽子,但石星言只能戴好,毕竟他真的和皇帝的主张不同。
李成梁召集了西域的部族奴酋,拿出了他在辽东的打法,拉一批,打一批,结果李成梁许诺的条件没能兑现,西域这些奴酋觉得李成梁出尔反尔,就偷袭了李成梁。
李成梁手下的客兵,各个都是凶人,偷袭贼人满打满算不过一千二百人,三千客兵,打的对方哭爹喊娘。
奇怪也奇怪在了这里,李成梁只说这些贼人敢偷袭他,他一定会报复,但他奏疏里没说,石星言坑了他,不肯兑现他给的许诺,导致了被偷袭。
“宁远侯和陕西总督的奏疏,都在这里了。”
冯保取出了两个密匣,里面是李成梁、石星言的密疏。
朱翊钧确定火漆封口后,打开了密匣,看完了两本密疏后,就直接烧毁了,而后将所有弹劾石星言的奏疏全都盖了‘否’的印章,打了回去。
密疏就是二人,把前因后果讲清楚讲明白,二人的密疏内容,基本一致,和御史言官们的弹劾一致。
这事还真不怪石星言,实在是李成梁以为自己在辽东,以为自己背后是一百万顷的垦荒田,给的承诺太大了,石星言真的兑现不了。
石星言说的对,做的也对,朱翊钧从没去过西北,没去过陕西甘肃,那些地方确实穷,穷的撑不起大规模征战。
朱翊钧一直忙到了日暮时分,才把积压了半月的奏疏处置清楚。
“皇后千岁,带着皇长子殿下在西花厅等候两刻钟了。”
冯保见陛下忙完了公务,才俯首说道。
朱翊钧去了西花厅,坐在了太师椅上,笑着说道:“娘子,朕打算册封治儿为皇太子。”
朱翊钧打算立嫡长子为太子,这是朱常治监国之后的必然。
“还是再等几年为宜。”
王夭灼看了眼朱常治低声说道:“治儿年纪还是太小了些,现在做太子,恐怕担不起那些个风浪。”
反正朱常治是嫡长子,这太子位基本没有什么悬念,朝臣们也挑不出理来,太早封太子,反而不是好事。
有了太子,有些离经叛道的大明皇帝,是不是可以去死了?
但凡是比较霸道的君王,都和太子的关系有些微妙,比如汉武帝和太子刘据,比如唐太宗和太子李承乾。
在大明当太子也是比较危险的事儿,开辟之初有朱标,朱标一死,朱元璋就跟发了疯一样;
嘉靖二十八年,庄敬太子刚刚在三月十五日行冠礼,十六日加冠,十七日突然爆疾去世。
王夭灼一方面不想让孩子刚刚九岁的年纪,就承担这些风风雨雨,另一方面,也要再看看朱常治是否能肩扛日月,肩负江山社稷。
一旦册封太子,意味着复杂、残酷的政治斗争,就会不受任何人控制的扑向朱常治。
朱翊钧仔细权衡了下说道:“朝臣虽然没有请命,但名不正言不顺,朕不册封太子,对于治儿而言,也不公平,不过娘子的担心,也有道理,那就再等等也行。”
朱常治经过这次监国已经是实质上的太子了,他只要自己不犯下滔天的过错,那就没人会废掉他,即便是他长大成人,确实十分平庸。
朝臣们没有因为太子的事上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皇帝有些离经叛道,但没打算废长立幼。
不封太子,对朱常治最不公平。
“父亲,孩儿倒是觉得晚几年极好。”
朱常治倒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的确还小,但不代表他听不懂人话,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朱翊钧倒是有些惊讶的问道:“为何?”
朱常治眉头紧蹙,思考了片刻,才郑重的说道:“皇叔自从大婚后,就再没从潞王府来宫里看过孩儿了,孩儿还小的时候,他每次过来,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杂耍。”
潞王朱翊镠很喜欢孩子,经常逗朱常治玩儿,但自从变成了‘臣弟’之后,家人就变成了臣子。
对于小孩子而言,朱常治无法理解复杂的政治,可他能感受到亲疏远近,一个亲人不再是单纯的亲人了,朱常治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种变化。
而且他觉得自己要是成为了太子,那父亲就是父皇,母亲就是母后了。
朱常治曾经不止一次的想,为何亲叔叔会变得如此陌生?想的多了,他便理解了那句,最是无情帝王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主角王富贵 纽约妙探 桃源渔村傻医 沈意唐允笔趣阁 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 相亲当天,我领证了个千亿富豪 首富前夫爱吃醋 凤妤谢珣 我的1999 国民神医 方仙道主 夜先生的嚣张前妻 主角方源苏妍 冷宫皇后天天想休夫 韩尘林轻舞 主角赫晚晚夜昱霆 主角陆毅 离婚后首富爹地又吃醋了 李知秋萧沐宸 离婚后大佬哭着求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