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洋新报》的总编今天一反常态,心情非常不好。
据说他家有十个孩子,今年五十六岁的他又让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他的尊容就像春团治(说)的第二代传人一样,长着比目鱼似的大腮帮子,与滑稽的大阪话十分相称。他很少叱责报社的员工。比如,即便打字员在工作上出现重大的失误,他也只是开玩笑似的说一下。“下次别犯这样的错误了。不管怎么说,我是向着你的,想骂你也骂不出口呢。”很难想象这个人在不高兴时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总编的心情不好。大家隔着玻璃门,可以看到他一边噘着嘴不停地嘟囔着,一边在总编室里走来走去。但是,大家却不知道他这是在拼命地压制自己心头的怒火,不让怒火爆发出来。有的冒失鬼甚至以为总编正在练习吹口哨。
稍后,副总编和社会部部长被同时叫到总编室。然后,当看到他们出来时的表情,大家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两人出来时均脸色苍白。
“怎么了?”有些爱说话的家伙问道。但是两人都没有回答。作为报社的领导,他们怎么好意思对部下说自己刚被总编这样训斥过呢:“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糊里糊涂地不着调。要是这样的话,干脆别干了。”此时,两人都恨恨地咬着嘴唇,在心里嘀咕着:“土门这个混蛋!”
实际上,那天大阪的报纸都在大肆报道的一件事,唯独《东洋新报》没有报道。报道的内容是电影女星村口多鹤子在奥林匹亚夜总会当了圆桌女郎。若是现在的话,这种绯闻一般根本不会被当一回事儿,或者只是小心翼翼地写一则短小的新闻报道一下。但是,当时这种事情却会被各种报纸当成头条新闻进行大肆炒作。这么说有点儿奇怪,但是当时的确可以说是夜总会文化盛行的时代。而且,据说村口多鹤子和导演之间的恋爱结果不妙,已经导致有人触犯了刑法。正如新闻标题所说,她是一个“问题美貌女星”。“奥林匹亚”的大掌柜仅仅是在利用她的名气。有的报道称仅圆桌服务的报酬,一晚就要好几百元。这也并不一定完全是夸张,因为她曾经那么有名。但是,为什么只有《东洋新报》没有对这件事进行报道呢?《东洋新报》一直以来都以刊登这种新闻为卖点,而且“奥林匹亚”又是该报重要的广告赞助商。发行部也曾特意过来嘱咐“请务必多多关照”。
总编之所以不高兴,也不无道理。但是,《东洋新报》绝非故意不报道这个头条新闻。社会部部长曾安排了一个有能力的记者前往“奥林匹亚”。社会部部长没有任何失误。于是,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总编。总编问:“你派谁去的?”
“土门。”
“让土门君来找我。”
但是,土门现在还没有来上班。实际上,土门昨天倒是与摄影队一起去了“奥林匹亚”,但是由于“奥林匹亚”的大掌柜为报社的记者们摆了一桌盛大的宴席,要管记者们一个酒足饭饱。当时本来不是喝酒的时候,可土门偏偏打电话叫了小丑舞女剧团的北山过去,两人喝起来没完,将最重要的采访抛到了九霄云外,一直喝到烂醉如泥。今天也因为宿醉没来上班。因为土门不在,总编只好把火撒在副总编和社会部部长两个人的身上。即使不是这样,总编也不会叱责土门。这并非因为土门是一个即便挨骂也不会打起精神的人,而是因为他觉得土门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记者,但最后自己却没有让他当上部长,从感情上不忍心责备他。而且,出现这么大的问题,还是应该将责任转嫁给副主编或者部长更合适。这对两人来说可真是飞来横祸。尤其是当总编用他那滑稽的大阪腔说出“干脆别当新闻记者了”这句话的时候,虽说只是玩笑,却发挥了意外的效果。他们气势汹汹地等着土门来上班。幸亏土门今天没来。
总编发了一通火之后,开始思考善后之策。从发行部前来提出抗议这件事来看,确实得为“奥林匹亚”刊登一个报道。可是,现在发也为时已晚。总之,就算要报道也得采取和其他报纸完全不同的做法。每家报纸都采访了在“奥林匹亚”工作的她,但是若自家的报纸也那么做,只不过是吃别人的剩饭。所以,总编决定对成为“奥林匹亚”头牌女郎之后的多鹤子进行一番“跟踪调查”。那么,让谁去负责这项工作呢?总编隔着门玻璃看着编辑室里面,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
有的人正伏案写着《晚报》用的新闻稿,有的人正在打电话,有的人正在看报纸的合订本。没活干的人围在火炉边闲谈。总编挨个将他们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一个合适的人选。突然,他看到形单影只地站在一边的豹一。他的身姿僵硬紧张,又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因此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吸引了总编的注意。他英俊的外貌中也有一种吸引人的东西。
“他是谁来着?”
健忘的总编一时间没有想起他是谁。
豹一入职已经有半个月了,但是由于他只是一个实习记者,从来没有承担过什么像样的工作,只是每天像行尸走肉一样到报社上班,无所事事。所以,总编也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豹一的存在。但是,现在看来,豹一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跟其他人不同,豹一一个人远远地站在人群外,眼睛中闪烁着敏锐的目光。他的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朝气。
其实,由于在报社从来没有承担过一件像样的工作,除了土门偶尔会找他借钱外,没有一个人会看自己一眼,豹一正对报社的工作感到厌倦,并感受到一种屈辱。他切身体会到新入员工的悲惨境遇,并夸张地感觉到每个人扫过自己的视线中都带着鄙夷。所以,豹一在报社里表现出的态度也十分不自然,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他经常一边为自己鼓劲儿,一边站在角落里目光敏锐地东瞧西望。豹一跟大家保持距离,还有一个原因是报社里的桌子不够用,豹一没有坐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总编第一次注意到了豹一,好不容易才想起他的名字。
“啊,是他啊?”总编突然想起豹一就是那个新进的实习记者时,不知为什么心中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他还记得豹一当时的入职考试成绩非常好。仔细一看还是一个美少年。“用一下他吧。”因为他是个美少年,所以比较适合跟踪夜总会的女郎。总编突然想到的这种想法虽然十分浅薄,但是人们在用人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这种浅薄的公式化做法最为可靠。
报社里的勤杂工将豹一叫到了总编室。
“你现在有空吗?”
总编吩咐工作的时候总是会说这句话。也就是说,他在用人方面非常讲究技巧。但是,这句话却让豹一感到有些不高兴。自从进入报社工作以来,绝对没有一天不是没有空的。
“啊,有倒是有……”
“那你能帮我做点儿事吗?”总编向豹一说明了一下需要他做的工作,然后叮嘱道,“这是一个重要任务,要好好干啊。”
这种时候,不管是多么微小的工作也必然会让豹一打起精神来。所以,当听总编说是“重要任务”的时候,豹一简直高兴得不知道东西南北了。
“我马上去调查。”豹一用了十分符合记者身份的“调查”这个词。他也对自己能说出这个词感到很满意。
“马上去?可夜总会不到晚上是不开门的哦。”
豹一听总编这么说,感觉一下子被人泼了冷水,慌忙说:“啊,那就晚上……”说出这句话,连他自己也觉得无趣。越发紧张的豹一又说了一句奇怪的话:“稿子也是我写吗?”
当然,豹一原本没打算问这种明摆着的问题。或者说,他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干劲,告诉总编自己能写出优秀的稿件,才故意这么说的而已。但是,总编听了,却觉得他的意思是:“尽量让别人写吧,我还没有自信能写出好稿子……”总编有些失望,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对他说:“需要用钱吧?”然后给他写了一张现金支取单。
豹一拿着那张单子,到楼下的会计处取了钱,然后又回到二楼的编辑室,取下挂在墙上的风衣穿在身上,走了出去。总编看了一眼他的背影,更加失望了。豹一的那件风衣是母亲用七拼八凑借来的钱给他买的,不是量身定做的而是现成的服装,也就是日本桥的西装店门前挂着的那种非定制的现成货。大概是尺寸不对,衣服的下摆特别长。豹一穿着那件风衣,衣服的下摆拖着地,走路的姿势显得紧张又僵硬。他的背影看起来简直就像是宝塚少女歌剧中的男性人物(然),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新闻记者。
可笑的是,豹一并不知道总编对自己的失望,他还沉浸在被总编安排工作的喜悦当中,兴冲冲地朝着淀屋桥的方向走去。他想到刚才在总编面前说了蠢话,便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重要任务”完成。豹一的心情完全无法平静下来。到了淀屋桥,他仍然无法停下脚步,一口气来到了肥后桥。
在十字路口等绿灯的时候,豹一突然想到应该去买一些报纸,先读一下有关村口多鹤子的报道,他就在朝日大楼前买全了各种报纸,然后在大楼的水果店里开始从头读了起来。
不谙世事的豹一可以说对村口多鹤子这个人一无所知,就连她的名字也是刚刚听总编说了之后才知道的。他完全不知道报纸新闻标题中的那些“罪恶的女星”或“叹息的女星”之类的字样是什么意思。可是,报道中也没有写多鹤子的详细情况。因为各类报刊过去的大肆炒作和报道中,在作者们看来,读者即便不是电影迷,也都知道有关她的那些事情,现在已经没有必要重复解释“罪恶的女星”的意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最后诊断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白痴 回归 小镇的甜品屋 晚间新闻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反派小少爷日渐嚣张 婚礼的成员 航空港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象棋的故事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大饭店 海浪 日出酒店 米格尔街 烈药 汽车城 偏执重生大佬的白月光被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