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两个中队而言,每个中队每天都应有12架战斗机随时待命执行任务,其主要使命就是在敌方雷达的监测下、全天候超低空深入至敌方领空实施核打击。次要任务则是携带炸弹和火箭弹实施常规打击和进行空中防御。飞行员的训练内容包括掌握导航系统和射距表、使用CSF“西拉诺”IIBis雷达、多普勒雷达和联合导航计算机、模拟应用启动程序和投弹等等。训练都是在专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的。
时任战斗机中队中队长的阿尔诺将军回忆说:“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借助于跟计算机相连的‘西拉诺’雷达超低空飞行。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并不向外看,他只观察雷达图像和雷达分析,即通过屏幕图像显示的地形操作飞机。操作系统型号为Deplin*,上面显示有被截成带状的地图,位于雷达分析显示的一侧,以便于飞行员进行比较。”
和平年代的“核打击”
有时,飞行员也要完成一些模拟打击训练,发射“52”式训练弹(即与核弹同样尺寸、重量和弹道轨道的模型)。这些训练都是在卡佐(卡拉马尔)靶场、卡普蒂约靶场或叙普靶场进行的。1973年4月11日,在卡佐,3架携带着1300升悬挂油箱的“幻影”IIIE在经过第一轮的“程序机械化”演练后,借助于雷达向目标投下了“52”式训练弹。驾驶这3架战斗机的飞行员分别是第4战斗机联队指挥官科佩尔中校、中队中队长鲁热万·巴维尔少校和中队“斯帕”37小队队长阿尔诺上尉。第二天,拉兹班斯基少校驾驶一架“幻影”IIIE(机翼下的内置挂点上搭载了1700升油箱),投下了一颗装有惯性弹头但无核弹药的“52”式核武器。
由于此类训练任务对飞行员的要求比较高,经验不足的年轻飞行员一般都被禁止执行。在携带“52”式训练弹时,“幻影”IIIE战斗机通常搭载1300升、500升或625升的油箱。为使训练更加逼真和贴近实战,战斗机的驾驶舱里安装了不透光黑色窗帘,只在机舱前部给飞行员留出了一小块锥形视野。若将窗帘全部拉上,飞行员就完全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平均说来,第4战斗机联队一年要举行两次名为“Punch”的重大演习。其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参谋部制定的打击计划,对不同的目标实施核打击。演习展开的步骤如下:战斗轰炸机在着陆区准备就绪(所有的“幻影”IIIE都携带1700升油箱)、将“52”式核弹从特殊弹药储备仓库运往着陆区、将核弹挂载到飞机机身下、拉响警报和执行“等量”(模拟核打击)任务。执行程序和执行条件完全模拟实战。担负战术核打击的单位必须具备在预定条件下投掷核弹的能力。阿尔诺将军总结说:“我们应遵守所有程序的操作顺序并使其机械化,这样才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幻影“轰炸机”的核记忆(3)
跟太平洋土著“围火”
1973年8月28日,为检验“幻影”IIIE战斗机武器系统与“52”式核弹在实战条件下的兼容情况,第4战斗机联队在太平洋试验中心进行了一次实弹投掷试验。这次试验前后耗时三个月,由战术空军空军第一管区司令部负责。时任该联队指挥官的科佩尔将军回忆说:“当时,并没有人告诉我具体将由哪位飞行员来驾机投弹。于是我就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承担这次任务的愿望。首先,因为我很渴望;其次,我认为,万一遇到困难或出现失误,作为联队指挥官的我将会遇到麻烦。所以,还是由我亲自执行比较好。”
这次行动最初被命名为“7月”,最后则更名为“塔马拉”(试验场塔希提土著围火举办的传统节日宴会)。具体承担任务的两架“幻影”IIIE(序列号“616”和“617”,机号“4…AG”和“4…BE”)分别隶属“多菲内”和“拉法耶特”中队。它们也是这两个中队刚接收不久的新飞机。
1973年6月,法国人将这两架飞机拆解开来,用C…160重型运输机将它们运到了第185“豪”基地,该基地基础设施和后勤保障设施完备,跑道长达3460米。与此同时,另外一些运输机也将必要的人员、物资、搬运工具和备用零件运到了试验中心,其中包括一些战斗机雷达和3台“阿塔”9C3发动机。为准备这次试验,空军共出动了6架C…160,承担远程后勤支援任务的是“伊斯特雷尔”运输中队,其下属的一架道格拉斯DC…8F…55运输机经由瓜德罗普将三个“52”式核武器弹头壳和三个核弹芯运到了试验中心。
被指定驾机投弹的飞行员是“1号”科佩尔中校、“2号”鲁热万·巴维尔少校和“3号”阿尔诺上尉。科佩尔将军后来回忆道:“到达基地后,有人给我看了《东部共和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披露了即将实施的、被列为高度机密的核弹投掷试验,首页上还刊登了我和鲁热万·巴维尔少校的照片。于是,我就向战术空军司令部建议将我们三个替换下来。幸运的是,上级认为我是唯一精通此行的飞行员,遂决定将我留下来,只不过我原来的搭档巴维尔少校被贝莱少校替换了。”7月10日,贝莱和阿尔诺搭乘DC…8运输机抵达“豪”基地。
临战状态
组装完毕后的两架“幻影”IIIE分别于7月9日(“616”号机)和7月18日(“617”号机)做了检验飞行。其间,即7月14日,阿尔诺上尉驾机参加了空中阅兵式。一同参加阅兵式的还有EM…85“卢瓦尔”中队所属的SO…4050“秃鹰”IIBN轰炸机。该中队的任务就是在核试过程中、驾驶着经过特别改装的V2B和V2N轰炸机提取蘑菇云中的气体和尘埃。
为显示该中队将参加“塔马拉”行动,其机械师在那两架“幻影”IIIE战斗机的方向舵左侧涂上了队徽——“三叉戟”图案。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三名飞行员轮流不断地训练。科佩尔将军回忆说:“我真的可以如我所愿地组织试验了。只须检验一下武器的运作情况、选择合适的接近类型和投掷高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保证所有人的安全、绝不做阻碍试验成功的事。”
训练时,“幻影”IIIE携带着数个满载的1300升副油箱和一个“52”式核弹从“豪”基地起飞,飞向穆鲁罗瓦环礁。一接近目标(即模拟投弹前10分钟),飞行员就开始进行战斗准备。飞行员在飞抵目标上空后便将教练弹投下。为了尽量减少散落的放射性尘埃所造成的危害,科佩尔中校、贝莱少校和阿尔诺上尉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确定了空中待机和接近目标的具体细节。备选的投弹地点共有6个,分布在方阿陶法环礁和穆鲁罗瓦环礁。由于这一地区的地形与法国东部地形相似,所以,这6个投弹地点的代号就分别被命名为“斯特拉斯堡”、“第戎”、“科尔马”、“塞莱斯塔”、“梅斯”和“南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幻影“轰炸机”的核记忆(4)
预设的投弹程序贴近实战,“52”式核武器会在投弹程序启动两分钟后(即H…2分,H为爆炸事件)进入待爆状态。该程序具体分解如下:携带核弹的战斗机在500英尺高度(和平时期、天气晴好情况下所允许的最低高度)、以500节速度接近目标、在以45度角爬升时投下核弹、半滚、再次半滚、在500英尺高度上返航。
飞行员须以预定的速度沿预定的航线飞行,他在完成了解码操作后,就会启动投弹程序。几秒钟后,他会接到使座机上仰的命令,以便将核弹投下。与此同时,飞机的速度也会下降大约50节。随后,核弹便会在预定的时间和高度自动脱离弹架,沿弹道轨道坠落,时间长达25秒。坠落过程中减速伞打开,以减小核弹的下降速度、便于飞机迅速脱离危险区域。若在“H…2分”阶段发生故障,飞行员可随时采取安全措施,中止投弹程序。
“蘑菇云真漂亮!”
尽管战斗机可以从“豪”基地起飞进行核弹投掷训练,但却不可以携带实弹从该基地起飞,因为这个环礁上有人居住。核弹投掷试验正式开始前几天,科佩尔中校驾驶“617”号机飞抵位于基地东南475公里处的穆鲁罗瓦环礁。该环礁上的跑道仅有2000米长,对于携带了数个1300升副油箱的战斗机而言,该跑道显然低于战术空军司令部所制定的安全标准。
科佩尔将军回忆说:“由于跑道的两头都是海水,我必须急速着陆。其实,只要着陆速度适当、地点合适、飞机重量较轻,正常操作是不会带来什么风险的。但我由于不喜欢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实力创作女歌手姜昕作品:长发飞扬的日子 重生异界之独尊上册 我在古代搞建设 第285号女朋友 心不由你 浪漫首部曲 琴爹的自我修养 装A还干架是会怀孕的 在恐怖世界当万人迷 重生之月光少年 Gay我能涨粉,真的PUBG 风烟引 一见倾心:腹黑王爷忙追妻 重生之嫡女二小姐 我长生于世,天塌不惊 射雕之我是小人物 大唐秦公子 怀崽后我被渣攻他哥宠上了天 洗洗醉吧 穿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