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白衣,落落大方。
长的也是齿白唇红,颌下短须,有儒雅之气。
————————————————————————————
窦威请来做评判的人,都是当今名士。
有洛阳易学大家于仲华,还有前旅骑尉,曾因伪造连山、归藏而被罢免,又因劝阻隋文帝不要关闭官学而闻名的刘炫刘光伯。窦威身旁,还坐着一个中年男子。
一身华美锦袍,威仪颇重。
只是生的略有些女相,使威仪中,又多了几分慈祥。
男子身后,站立一名少年,个头不低,身材也很精壮,正好奇的打量着郑言庆。
“王通所做咏荷,与郑言庆所做咏竹,虽略有差距,但也算中上。”
刘炫看完了王通所做诗章,做出了评价。
当然了,郑言庆盗窃的都是后世名篇,从质量上,的确不是王通所能比拟。
中年男子也说:“王通这十首咏荷,的确是比郑言庆的咏竹逊色。不过这篇荷花赋,的确不错……呵呵,王通不愧是出身名门,家学渊源,恩,可算得他过关。”
表面上夸赞,可实际上却暗含讥讽。
王通脸不由一红,却又不得不上前拜谢众人评点。
“今曰命题经论,还需光伯先生来吧。”
中年男子看似随意的说了一句,眼角的余光,却不由自主的朝着郑言庆看了一眼。
不过郑言庆并没有注意到,此时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堂上那些耆老身上。
“郑言庆,我且问你一句话。”刘炫开口道。
言庆连忙上前,“还请前辈指教。”
“你这文中,所说的‘经不空取’典故,从何而来?”
“哦,幼年时翻一残书所得。”
“经为何名?”
言庆有些奇怪这刘炫为何揪着佛经典故不放。总不成告诉他,这个典故还没有出现,是几十年后的产物吧。
于是摇头道:“学生当时年幼,记不得名字。”
“呵呵,看起来,你对释教颇有缘啊……此前又有修缘七品……恩,我有一题,释、道。”
刘炫说完,向其他人看去,“诸公以为如何?”
释?道?
就是佛教和道教嘛……
这个命题,未免太大了一些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满江红之崛起 大凤雏 国之大贼 第五部队之海盗王 驻马太行侧 三国之宅行天下 步步生莲 调教太平洋 天下 唐骑 帝国苍穹 调教初唐 大汉雄师 庆余年 锦衣当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 千夫斩 圣天子 强秦 三国之王牌谋士附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