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五章 第三世界与革命(第1页)

1974年1月,阿贝贝(BeletaAbebe)将军于视察半途,顺路在戈德(Gode)营部停留……不想次日竟有报告抵达皇宫,将军已被那里的士兵拘捕,并强迫他吃下士兵伙食。那些伙食腐坏到无以复加,有些人担心将军恐怕会因此生病死去。(埃塞俄比亚)皇帝连忙派遣贴身禁卫军的空军前往,总算把将军救出,送往医院诊治。

——《皇帝大人》

(RyszardKapus’ciński,TheEmperor,1983,p.120)

咱们把(大学实验农场上)能宰的牛全都宰了。可是正在动手大宰的当儿,那里的农妇却开始痛哭失声:为什么要这样痛宰这些可怜的牲口?它们到底干了什么错事?太太小姐们这么一哭,噢,可怜的东西,咱们也只好停手不干了。可是咱们大概早已经宰掉了四分之一,差不多有80头左右。咱们的意思是把它们全部宰光,可是不行哪,因为农家妇女们都开始哭了起来。

咱们在那儿待了一会儿之后,便有一位先生骑上他的马儿,跑到阿雅库乔那一头去,他是去告诉大家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到了第二天,整件事都在空中之声电台(LasVoz)的新闻里播报出来。新闻播出,咱们刚好就在回去的路上,有些同志正巧带着那种小不点儿的收音机。大伙便都听着,哈,这可让咱们感觉挺好受的,可不是吗?

——“光辉道路”某位年轻成员语(Tiempos,1990,p.198)

1

发生于第三世界的种种变迁及逐渐解体的现象,与第一世界有一点根本上的不同。前者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革命区域——不管其革命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或有望来临——而后者的政治社会情况,一般而言,在全球冷战揭幕时大多相当稳定。至于第二世界,也许内部蒸汽沸腾,可是对外却都被党的权威及苏联军方可能的干预严密封锁。只有第三世界,自1950年以来(或自它们建国以来)很少有国家未曾经历革命、军事政变(其目的也许是镇压革命、防范革命,或者甚至是促成革命),或其他某种形式的内部军事冲突。到本书写作为止,唯一能够避免这种命运的只有印度,以及几处在长寿的家长式权威人物统治之下的前殖民地,例如马拉维(Malawi)的班达(Dr.Banda)——前身是尼亚萨兰(Nyasaland)殖民地——以及(一直到1994年为止)科特迪瓦那位仿佛异常长寿的乌弗埃·博瓦尼(M.FelixHouphouetBoigny)。这种持续性的政治动荡不安,便成了第三世界共有的一大现象。

这种现象,美国自然也看得很清楚。作为“保持国际现状”的最大护法师的美国将第三世界的动荡种子归咎于苏联;至少,它也把这种骚乱状态,看作对方在全球霸权争夺战中的一大资产。几乎自冷战开始,美国便全力出击对抗这一威胁,从经济援助开始,到意识形态宣传,正式与非正式的军事颠覆,一直到发动战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它采取的方式,以与当地友好政权或收买当地政权合作为上策,可是如有必要,即使没有当地拥护也不惜为之。于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战火告息,世界自19世纪以来进入最长一段和平时期的同时,第三世界却成了一片战区。到苏联体系瓦解以前,据估计,1945—1983年间发生过100次以上“大型战争、军事行动与军事冲突”,死亡人数高达1900万人——甚至也许达2000万人——这些大小战事几乎全部发生在第三世界:其中900万死在东亚,350万在非洲,250万在南亚,50余万在中东。这还不包括当时刚开火,堪称残酷至极的两伊战争(1980—1988);只有拉丁美洲的死难人数较少(UNWorldSocialSituation,1985,p.14)。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牺牲者据统计为三四百万人(该国总人口也不过3000万人)(Halliday/Cumings,1988,pp.200—201),而长达30年的几次越南战争(1945—1975),其惨烈更列所有之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军方大规模直接参与的仅有战事,各有5万名美军因此阵亡。至于越南百姓与中南半岛其他居民的人命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最保守的统计也应有200余万。然而除此以外,其他间接与反共有关的战争,其残酷程度也与此不相上下,尤以非洲地区为最。据估计1980—1988年间,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共有150万人死于反政府的战争(两国人口共为2300万),另有1200万人则因此流离失所,或濒临饥饿威胁(UN,Africa,1989,p.6)。

第三世界的革命潜力,也多具有共产党属性,不为别的,单就这些殖民地独立运动领袖均自认为是社会主义者一事即可看出,他们从事的解放手段及现代化运动,也以苏联为师,采取同一路线。这些人若受过西式教育,可能甚至将自己视为马克思与列宁的追随者。不过,强有力的共产党派在第三世界相当少见,而且除在蒙古、中国和越南以外,共产党在本国的解放运动中均未扮演过主要角色——然而,毕竟也有几处新政权看出列宁式政党的长处,并借鉴或移植挪用,如1920年后孙中山在中国。另有一些获得相当势力及影响的共产党派,则不是靠边站(例如50年代的伊朗和伊拉克),就是惨遭大肆荼毒。1965年的印尼,在一场据说有亲共倾向的军事政变之后,约有50万名共产党或有共产党嫌疑者遭到处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政治屠杀。

几十年来,基本上苏联都采取相当实际的态度,来处理它与第三世界革命派、激进派,或解放运动的关系,因为苏方并不打算,也不期望,扩大它现有在西方世界的共产党地盘,以及中国在东方一带的介入范围(不过它对中国的影响力无法全盘控制)。这种政策,即使在赫鲁晓夫时代(1956—1964)也不曾改变。当时各地有许多“国产”革命,乃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取得政权,共产党却不曾在其中扮演任何重要角色,最著名的例子首推古巴(1959年)和阿尔及利亚(1962年)。而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也将当地各国领袖人物一一推上权力舞台,他们的野心目标,最多不过是“反帝国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及“苏联之友”的头衔。尤其在苏联伸出援助之手,提供科技等各项不带旧殖民主义腐败气息的援助时,更愿与苏联交好。倾向此道者不乏其人,例如加纳的恩克鲁玛、几内亚的杜尔、马里的凯塔(ModiboKeita),以及比属刚果以悲剧收场的卢蒙巴(PatriceLumumba)。卢蒙巴不幸被刺身亡,因此成为第三世界的烈士神明,苏联为纪念其人,特将1960年为第三世界学生成立的“人民友谊大学”(People’sFriendshipUniversity)改名为“卢蒙巴大学”。莫斯科同情这类新兴的非洲政权,并且予以协助,可是没有多久,就放弃对他们过度乐观的期望。例如比属刚果这个庞大的前殖民地,在匆忙被授予独立之后,立刻步上内战之途。苏联于内战中为卢蒙巴派提供军火援助,对抗美国和比利时的代理或傀儡政权(刚果内战并有联合国部队介入,为两个超级大国所不喜),结果令人失望。[1]而各地新政权中的一支,卡斯特罗的古巴,出乎众人意料地正式宣布自己是共产党政权时,苏联虽将之收编旗下,可是与此同时,却不打算因此永久地破坏它与美国的关系。一直到70年代中期,都没有任何明显证据显示,苏联意欲借革命将共产党阵营地盘向前扩展。即使到了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的动作也表示它只是无心栽柳,刚巧从中得利罢了。老一辈的读者也许还记得,赫鲁晓夫一心一意,只指望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优越性,可以把资本主义埋葬而已。

事实上,当1960年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地位受到中国以革命之名挑战时(挑战者还包括各种名目的马克思派别),第三世界遵从莫斯科号令的各家政党,也始终维持其刻意的修正路线。在这一类国家里,资本主义——就其存在而言——不是它们的敌人,它们的敌人是资本主义的前身(pre-capitalism)的利益,以及在背后支持这些邪恶势力的帝国主义(美国)。武装斗争,并非向前跃进,却是携手“民族”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广大人民或民族阵线。简单地说,莫斯科的第三世界策略,延续着30年代的共产国际路线,反对一切说它背离十月革命宗旨的指责(参见第五章)。这项政策,自然激怒了那些主张枪杆子打天下的人,可是有时却颇为奏效,例如60年代初期在巴西和印尼,以及1970年在智利。但是也许无足惊讶的是,一旦这个策略达到目的,却立刻为继起的军事政变所中断,随后而来的便是恐怖统治。1964年后的巴西,1965年后的印尼,以及1973年的智利,就是明证。

尽管如此,第三世界毕竟成为那些依然深信社会革命之人的信仰希望基石。它拥有世上绝大多数的人口,它仿佛一座遍布全球,随时等待爆发的火山,它是一处稍有震动,便预示大地震即将来临的地震带。即使是那位认为意识形态已经在黄金时代自由安定的资本主义西方世界里告终的学者(Bell,1960),也承认千禧年与革命的希望并未就此消失。第三世界的重要性,并不限于有十月革命传统的老革命家,或对50年代虽兴旺却世俗的平庸现象感到灰心的所谓浪漫人士,整个左翼路线,包括人道主义的自由派,以及温和派的社会民主党人,都需要一样东西赐予他们理想——单单是社会安全制度立法,以及不断升高的实际所得,哪里足够——第三世界,可以保存他们的理想;而遵循启蒙运动伟大传统的党派,除了理想之外,也需要实际的政治以供他们行动。少了这些,他们便无法生存。否则,我们如何解释那些主张非革命性的进步楷模斯堪的纳维亚、荷兰,以及那相当于19世纪宣教团使命的20世纪后期(新教)“世界基督教会协会”(WorldCouncilofChurches),种种热情支援第三世界的举动?就是这股热情,在20世纪后期引导着欧洲各地的自由派人士,扶持着、维系着第三世界的革命者与革命活动。

2

最使革命正反两方同感惊讶的事情是,自从1945年后,游击战,似乎成为第三世界革命——也是世界各地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共有32场战争名列1970年编的“游击战大事年表”,除了其中3项以外——40年代末期的希腊内战、50年代塞浦路斯,及1969年北爱尔兰对抗英国——其余全部发生在欧洲、北美以外的地区(Laqueur,1977,p.442)。自此之后,这张名单很快又加长了。但是革命都是从山林草莽间发动的印象,并不尽然正确,这未免低估左翼军事政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后面这种方式,在葡萄牙于1974年戏剧性地创下首例之前,在欧洲似乎不能发挥作用,可是却是伊斯兰世界的家常便饭,在拉丁美洲也非意料之外。1952年的玻利维亚革命,便是在矿工与军方叛变分子携手之下发起;而秘鲁社会最激烈的改革,则是由60年代后期与70年代的军事政权推动。同样,都市民众具有的革命潜力,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旧力量,1979年的伊朗革命,以及日后的东欧社会,就是最佳例证。不过回到20世纪的第三阶段,世人的眼光都以游击战为焦点,游击战术的优越性,也一再为不满苏联路线的激烈左派思想家所鼓吹。与苏联交恶分裂以后的毛泽东,1959年后的卡斯特罗——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卡斯特罗那位英俊潇洒的同志、天涯浪子格瓦拉(CheGuevara,1928—1967)——即是其精神领袖。至于实行游击战术最成功的头号队伍越南共产党,先后击败法国和强大的美国,受到举世热烈推崇。可是,这些共产党却极不鼓励各家崇拜者在左派意识的内斗中自相残杀。

白话史记  生在城南  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性学五章  道教史  美的历程  牛史·晚清篇  德意志帝国:一段寻找自我的国家历史,1848—1918  府门儿·宅门儿  八旗子弟的世界  中国历史的里儿和面儿  城墙之外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  建设盛唐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离谱!诡异刚入侵,你成鬼帝了  胡同里的姑奶奶  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  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  非常道  

热门小说推荐
我是一只妖

我是一只妖

放开那妹子,让我来!话音未落,我就被人射到了墙上醒来的时候,我已经不是人了。我变成了一个人妖哦不,半妖我可以一拳打碎墙壁,还可以看到女孩子额,鼻血要流下来了。我该何去何从?用这力量帮助人类管理世界,还是拼命的争取权力,掠夺财富,将一切踩在脚下?其实,我只是想过平凡生活而已,泡个漂亮妹子,组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

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

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由作者君风影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本宫要梳洗打扮

本宫要梳洗打扮

据说凌熙对慕可可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不过慕可可不相信,因为当时的她身着维尼熊睡衣,手上提着垃圾袋,而且还披头散发,眼睛红肿,眼角残留着眼屎,脸颊上还有因前一晚贪吃而冒出来的小痘痘,这一惨不忍睹的妆容,凌熙会一见钟情,他要不要这么惊悚?在凌熙的不懈努力下,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可之后,凌熙时常反对慕可可化妆,美名其曰不愿让其他男人看到慕可可的美貌,从而注意到慕可可。可如今的女人,哪有出门不化妆?故慕可可要反抗,熙哥,本宫要梳洗打扮!...

浅爱成瘾

浅爱成瘾

顾亦然这辈子犯过三个致命错误,一是走错房间,二是睡错对象,三是搞错老婆。直到某天意外在路上捡到萌娃一只,他的字典里才出现绝望二字。某顾你应该管我叫爸。某娃摇头不对,你是妈妈的哥哥,我该管你叫舅舅。...

无限透视

无限透视

是天降大运!还是命中注定!为何叶帆桃花不断?看叶帆如何驰骋都市!...

娱乐皇

娱乐皇

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娱乐,重温香港那黄金岁月!!!李毅华怎么走出香港电影衰落的困局,带着香港电影走向世界!amplt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娱乐皇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ltpampg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