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 第四篇 舌尖上的大宋且吃且珍惜(第1页)

第四篇 舌尖上的大宋且吃且珍惜(第1页)

第1章 有钱就是任性,饭局就是身份|社会阶层饮食一、宫廷大食堂烹的都是银子

咱们带您在宋朝兜兜转转挺忙乎的,一口气没歇,您不免有怨言:咱们就不能吃点喝点,歇口气充充电,满血了再闯下一关吗?

说到吃吃喝喝,您来宋朝还真是赶着了。宋朝在历史上就是美食的天堂。您要是用力过猛,不小心穿越到宋朝之前,甭说美食,就是不饿肚子都成问题。因为只有到了宋朝,一日三餐才普遍起来。

宋朝之前,平民百姓大多吃不起三餐,实行的是二餐制,上午下午各一餐。也只有宫廷和显贵之家才有能力置办三餐或者四餐。到了宋朝,农业产量大为提高,食物变得丰富,而且史无前例地取消了宵禁,夜生活丰富多彩,一日三餐才为普通人家所享受得起。

吃饱之后,人们便会追求吃得精致、吃出水平、吃出文化。宋朝人对于饮食非常讲究。富贵人家,“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甚至“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为了尝到新鲜,吃得惊艳,在花钱方面在所不惜。

宋朝的城市中产阶层,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因为宋朝城市中的美食店太多了,“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您要是展开《清明上河图》,仔细数数图中描绘的一百余栋楼宇房屋,您会发现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家,基本上就接近一半了。所以,即便是城市下层人士,也能从饮食店找到物美价廉的食品。

宋朝的饮食文化,不光咱们国人可以从历史上了解到,还名扬海外。美国汉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中说,“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简朴,但到宋朝晚期,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调法已被充分确证。地方乡绅的兴起推动了食物的考究:宫廷御宴奢华如故,但却不如商人和地方精英的饮食富有创意。”199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评选出1000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100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入选第56位。

这么一说,咱们似乎听到了您肚子咕咕叫和咽口水的声音了。看您在宋朝奔波得辛苦,也不吊您的胃口了。咱们先带您去饱餐一顿顶级的美食。咱们哪,先直奔皇宫。

说到皇宫里的吃吃喝喝,您首先想到的是御膳房。凭着您的想象也知道,这是天下第一厨房。

咱们还是先说个笑话,瞧瞧御膳房的分工有多细致吧。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了一件事:有位士大夫在京城买了一个小妾。这位小妾曾经是蔡京家里做包子的厨娘。有一天,这位士大夫嘴馋了,想试试看蔡太师家包子的不凡,于是吩咐小妾做包子。小妾说:“我不会做包子。”士大夫生气了:“你不是说你是太师府上做包子的厨娘吗?你是不是懒啊?”小妾很委屈:“我真不会做包子的。我只是太师府上做包子的人里面负责切葱丝的。”连官员家里的厨房分工都细致到如此地步,那皇宫里御膳房的队伍有多庞大,也可以想象吧。

光有御膳房哪儿够啊,它只是皇宫膳食机构的一部分而已。在宋朝,设有光禄寺负责宫廷膳食,它的二级机构有法酒库和酒坊,太官物料库、翰林司、牛羊司、乳酪院、油醋库、外物库等等。机构里的这帮人,成天忙碌着就是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原则伺候皇家成员的嘴巴。

您要是能看到皇宫里的菜谱,那就等于在读一本书了。用料精细、制作工艺复杂的菜点能有几百种。名菜名点令人眼花缭乱,看着看着您就口舌生津了。

咱们给您列一份皇帝赐给太子的“玉食”菜单。记得这只是太子一天里的一部分菜单而已:

酒醋三腰子、三鲜笋炒鹌子、烙润鸠子、瓒石首鱼、土步辣羹、海盐蛇鲊、煎三色鲊、煎卧鸟、焐湖鱼糊、炒田鸡、鸡人字焙腰子糊、燠鲇鱼、蝤蛑签、麂膊、浮助河蟹、江珧、青虾、辣羹、燕鱼干、瓒鲻鱼、酒醋蹄酥片、生豆腐、百宜羹、燥子、炸白腰子、酒煎羊、二牲醋脑子、清汁杂、熰胡鱼、肚儿辣羹、酒炊淮白鱼之类。

仅仅这一份菜单,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都有了。您会问,这一个人吃得完吗?一样一口,也就饱了。吃不完也得做出来,这不是皇宫吗?太子尚且如此,皇帝吃喝的排场就更不得了了。宋神宗在宫里宴饮,一顿动辄花费十数万文,令人咋舌。

宫廷伙食不仅舍得下本钱,制作上更是精益求精到不厌其烦。您注意到刚才菜单里的“蝤蛑签”这道菜吗?蝤蛑,就是梭子蟹;签,就是羹。在御膳房,用梭子蟹肉做羹,只取两螯的肉,剩余全都扔在地上作废,太奢侈了吧?

二、官宦土豪奢靡得都矫情

奢侈已经成为御厨的习惯,从皇宫也传到达官显贵家里。南宋后期有一位知府,雇了一位曾服务于高官府上的京都厨娘给家里做饭,每次都要轿子迎送。这位厨娘置办羊头签五份,需要羊头十个,只取羊头两腮的肉,其余全部扔掉不要。用五斤葱,只取葱心像韭黄的部分,用淡酒、醯(醋)浸喷,剩余的部分弃之不用。知府家的仆人觉得可惜啊,捡起剩下的羊头,结果被她讥笑:你们这群狗辈,没见过市面!当然,这位厨娘这样做出来的菜,没办法不好吃,家人客人一律竖大拇指。但厨娘的酬金也非比寻常。这位知府用了两个月之后,终于明白这种品味等级的厨娘不是自己能消受得起的,于是辞掉了厨娘。

咱们尽在这里介绍了,您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那咱们现在就赶往宋徽宗赵佶的生日宴,让您享受一顿饕餮大餐。

落座之后,您和每位客人一样,面前先是有环饼、油饼、枣塔、果子这些餐前点心。为了优待辽、西夏的使臣,还有猪、羊、鸡、兔、鹅等熟肉作为凉碟,当然您也跟着有份。

生日宴上,美酒自然少不了,皇帝用玉盏,高官用金盏,其余人等都用银盏。按着生日宴的程序,君臣们一共要饮九盏御酒,共享美食。

第一、二盏酒,是大家恭贺皇帝生日快乐、寿比南山这样的仪式。两盏酒一下肚,宴会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接下来,每一盏酒,就会新上几道菜,这也是宋朝酒宴的习俗。

第三盏酒倒满,四道菜点就摆在您面前:下酒肉、咸豉、暴肉、双下驼峰角子。您慢悠悠地吃,别撑饱了后面的大菜只能干瞪眼吃不下。

第四盏酒,给您配的菜是:炙子骨头、索粉和白肉胡饼。

第五盏酒,您会品尝到: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和莲花肉饼。

第六盏酒,端上来的是:假鼋鱼、蜜浮酥捺花。

第七盏酒,配菜是:排炊羊胡饼和炙金肠。

第八盏酒,尽管可能您已经酒足饭饱,但还是尝尝:假沙鱼、独下馒头和肚羹。

第九盏酒,该吃饭了:水饭和簇饤下饭。生日宴会圆满结束。

在整个生日宴会过程中,和菜品一样,每一盏酒,都会伴着不同的文娱表演。内容有杂技杂剧、歌舞器乐等,好不热闹。

皇宫里食不厌精、气派奢华的饮食风气,达官显贵们竞相模仿,奢侈成风。高官们的家里仿照皇宫设有“四司六局”的膳食机构,即使南宋偏安江南也是如此。对美食的研究和追求,在高官群体里,更是到了让人惊异的地步。

宋哲宗时的宰相韩缜喜欢吃烤乳鸽,而且一定要吃白色的那种。如果有人故意烤灰色的给他吃,他一下就能凭口味辨别出来。

韩缜还爱吃驴肠。每次宴客,驴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烹调驴肠需要很高的技艺,肠入汤锅,时间短了煮不熟,咀嚼不动;时间长了又会糜烂,变得寡淡无味。而且驴肠必须新鲜才行,过夜就会变质。厨师担心做不好,便想了一个点子:每逢宴会,事先准备一头驴子拴在厨房旁边,待宾客入座,斟酒传杯时,即提刀豁开驴肚,抽出驴肠,洗净切碎后立刻下锅,如此便可保证驴肠味美而新鲜。

宰相吕蒙正喜欢喝鸡舌汤,每天早晨都要喝。一天晚饭后,吕蒙正到后花园散步,朦胧中看见墙角处有一堆凸起,以为是假山,问左右:“这山是什么时候弄的?”仆人回答:“这不是山,是杀鸡时褪下来的鸡毛。”您说这得杀多少鸡?

蔡京喜欢吃黄雀鲊,家中专门有三栋房子装黄雀鲊,堆积直至房梁。蔡京还爱吃鹌鹑。宋徽宗大观年间,天降瑞雪。为了庆祝好兆头,皇帝准备到蔡京家吃个饭。这是莫大的荣誉啊。蔡京于是大摆筵席,命厨师宰杀了一千多只鹌鹑。当天夜里,蔡京梦到鹌鹑给他念了一首诗:“啄君一粒粟,为君羹内肉。所杀知几多,下箸嫌不足。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转毂。劝君慎勿食,祸福相倚伏。”蔡京心里头架不住犯嘀咕了,自此再不吃鹌鹑了。

宋高宗有次驾临大将张俊府,酒席上光是“下酒十五盏”,就有三十道菜,如“第一盏”是“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第二盏”是“奶房签、三脆羹”,“第三盏”是“羊舌签、萌芽肚”。此外,还有炒白腰子、炙鹌子脯、润鸡、润兔等“插食”,“砌香果子”“雕花蜜煎”等“劝酒果子库十番”,煨牡蛎、蝤蛑签等“厨劝酒十味”,莲花鸭签、三珍脍、南炒鳝等“对食十盏二十分”,真可谓是山珍海味,琳琅满目。

南宋宰相贾似道喜欢吃苕溪的鳊鱼,为此专门建造了一个大池塘,养了一千多头鳊鱼,用大盘绞水灌溉。这个池塘,明明就是小型的湖,有好几条船穿梭往来打鱼送上岸。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拜占庭帝国:拯救西方文明的东罗马千年史  星河元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帝国实录  帝国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终结版)  燃烧的远征:十字军东征简史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永恒火焰  武神品酒师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显微镜下的大明  维京传奇:来自海上的战狼  精灵之从捕虫少年开始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1924:改变希特勒命运的一年  帝国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  北洋军阀史话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  大明铁骑  嫡女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