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朝廷的本课之后,额外制的盐也得给盐场,还是按照盐数给工本粮,不准私下售卖。”
黄镇说道。
“就是国营盐场雇工?”
杨信说道。
“也可以这样说,灶户们只管制盐就行,制出盐交盐场官仓,通常有两种仓,盐商拿着盐引去常股仓直接支盐,他们的盐引靠从边镇以粮食换取,边镇也就不会缺粮。灶户不管卖盐,他们就是制盐交官,从官仓换取粮食,也可以自己垦荒种田打鱼,不过需得先把正课盐完成。完成之后就自己随便了,愿意继续制盐就作为余盐继续交官仓换粮,不愿意就种田打鱼。”
黄镇说。
“那如今呢?”
杨信问。
“全是银子了,盐法两百多年变了一次次,每次都是灶户吃亏,到万历四十五年行纲盐法,盐商拿着盐引找灶户收盐,灶户自己卖盐换银子再用银子买粮,原本的正课盐改成交银子抵偿。有别的生计来源还好,没有别的生计来源,只能靠卖盐才能买米下锅的灶户,可有办法和盐商讨价还价?官员上门带着镣铐催缴正课银的时候他们可有别的选择?
总之灶户死活听天由命了。”
黄镇说道。
“这就是市场经济了!”
杨信笑着说道。
“呃,这个词倒颇为形象,一切以市场来经济,但实质上是奸商和贪官污吏经济,从灶户手中一两银子能买一千多斤,到京城就五厘银子一斤了,不足四百里翻五倍。这还是京城水路便利,而且还是在一些水运便利的盐场收购,若是那些偏僻的盐场一两能买近两千斤,而水路不畅的内陆四百里能翻十倍。
知道淮盐运到湖广,官盐的价格最多能翻多少倍吗?
六十倍。
盐场一两一千多斤的淮盐,在湖广能卖到最高六分银子。
而且最多掺三成的沙子。
不过若非如此,咱们也不会有这条发财的路子,他们翻五倍十倍六十倍的价,咱们翻三四倍就行了,而且咱们不掺沙子!要是都和太祖时候一样,无论正课余盐皆归于官仓,灶户交盐就能丰衣足食,谁还冒着杀头危险把盐卖给咱们?市场经济好啊,市场经济才有咱们,没有市场经济咱们就得喝西北风了!”
黄镇说道。
“被抓住呢?”
杨信问。
“被抓?谁来抓?从天津到苑家口,沿途所有关卡都知道我是贩盐的,但谁也不会抓的,给他们好处就行了,我把盐运到官盐翻十倍的地方翻四倍卖,拿出其中一倍打点,我照样还是能赚两倍利。大明朝的盐十成里面至少七成是私盐,有引的盐商在贩私盐,地方的豪绅在贩私盐,就连巡盐御史手下的官吏都在贩私盐。我这一条小船不算什么,两淮私盐贩子都如水师般几百艘船组队冲卡,朝廷的官兵根本不敢拦。你记住,官府根本不用理会,银子到了畅通无阻,大明就没有银子打不开的路子。
但就怕同行,同行才是冤家。
什么叫走私?
走私即无法无天!”
黄镇拍着杨信肩膀说道。
这时候苗二已经登岸,他其实是这个灶户庄子的联络员,虽然灶户并不怕被盐场官员知道,他们同样也得给盐场官员好处,但这种事情终究不是光明正大的,走私生意一个带路的联络员必不可少,这种人也叫牵头。
苗二职责就是带路。
他那间破棚子卡在这条水道的咽喉位置,不过黄镇是老主顾,不需要太多麻烦而已。
陌生客商就没这么容易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中国狙击手 儒林外史 乾隆皇帝 身家几万亿!你跟我说是学生 青流苏之四月芳菲尽 小男人股市翻身记:散户 鏖战 大明铁骑 遭到停职,竟然被县委突击提拔 武神品酒师 永恒火焰 匆匆那年 历史不忍细看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显微镜下的大明 万历驾到 不能由己 汉当更强 (霆峰同人)[张文健×项允超]淬火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