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生的钟爱——计算机。
多年以后,我依然和活泼的菲利普·柳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后来,他从哈佛大学毕业以后,在一家美国的通讯公司担任市场副总裁。即使后来我回到中国,他也经常通过邮件和我聊天。他那爱捣乱的性格依然没有变,在他女儿一岁的时候,就模仿他女儿的口吻给我寄圣诞卡,里面说:“李开复叔叔,我爸爸让我寄圣诞卡给你,祝你圣诞节快乐!”
第三章 我的大学
■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从必修的人文课程中,收获了让人一生受益的知识,它沉淀在我的身体里,成为思想和灵魂的一部分,在此后人生的关键时刻。它会灵光一现,帮助我度过人生中或孤独或困惑的日子多年以后,我才参透,哥大通才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无可比拟的。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哲学系的一个老教授说的话:;知道什幺是make a difference(制造不同)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那之后,凡是我要做重要的决定,我都会想起这句;让世界不同的话,从而让我的内。作出选择的时候更加坚定。
■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You agoodal wllal you,love;yOU love whal you are goodat。)
■现在,我非常感谢哥伦比亚大学灵活的转系制度它给了学生一整年的时间,一边在基础学科里学习,一边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学生大都在兴趣的指引下,有激情地学习,而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我很遗憾地看到,高校设臵了非常难的转系制度而且,还有服从调剂制度,让很多孩子去学自
己不喜欢的专业,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其实是个弊端。哥伦比证大学——人生新的起点
1979年9 月,在田纳西州生活了6 年的我,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个对未来充满期望的青年。
怀揣着种种梦想,我飞到了纽约。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这是一个集天堂和地狱于一身的城市,繁华、喧闹、光怪陆离。古老的地铁,奇怪的建筑,美丽的中央公园,历史悠远的博物馆,百老汇的精彩演出,从世界各地来的肤色各异的移民,都使这座城市充满。了’奇异的色彩。各种艺术流派和知名人士经常在这里汇合,使得这座城市散发着独特的气质。然而,时有发生的暴力、枪杀事件,大西洋赌场的狂放、不安,频频曝光的色情、政治丑闻,又使得这座城市蒙上.一层诡异的光芒。
在美国偏僻的南方牛活了很多年,来到这里,我的第一感觉是来到了一个花花世界,眼前的一切是新鲜、匆忙、充满活力的,和田纳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一切,都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而且,绝对的震撼。
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最危险的哈莱姆区旁边。虽然仅有一墙之隔,哥大校园却有苍翠山林,环境清幽,站在校园中央的日晷旁,望着四周红砖铜顶的校舍,俨然身处世外桃源。哥大的同学多才多艺,活泼热情,幽默聪慧,热爱表达,他们聚在一起交流、激辩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这所大学流淌着智慧的清泉,它将开启我的未来之路。
哥伦比亚大学里的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学校规定学生可以进入大二再选择专业,这给了每个学生成为通才的空间。第一年,我从必修的人文课程中收获了让人一生受益的知识。它沉淀在我的身体里,成为思想和灵魂的一部分,在此后人生的关键时刻,它都会灵光一现,帮助我度过或孤独或困惑的日子。多年以后,我才参透,哥大通才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无可比拟的。
传授这些人文知识的一般都是大师级的教授,他们用开放的思维指导学生,强调学生 criticalthinking(批判式思考)的能力。老师上课主要就是鼓励学生互相辩论,或是跟老师辩论。所有考试都是写论文,而不是考背功。
我一直认为,美国的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从阅读中思考,从辩论中思考,从而获得启示,进而将独立思
考变成了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家斯金纳
(B.F.Skinner)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他所说的正是自修之道,也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一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学美术、历史、音乐、哲学等专业的课程,接触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是找到自己兴趣的机会。在哲学课开始之前,老师要求我们阅读尼采的著作,领悟柏拉图的思想,思考辨证的关系。课堂上,我们分成两组讨论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分析尼采,分析亚里士多德,分析柏拉图。对于不同的观点,进行激辩,在一次次的辩论中,我们的价值观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哲学系的一个老教授说的话:“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制造不同)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那之后,凡是我要作重要的决定,我都会想起这句“让世界不同”的话,从而让我的内心在作出选择的时候更加坚定。
记得有一次,我向老师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哲学课都是西方哲学?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方式研究东方哲学呢?虽然哲学的最终点是一样的,但是西方往往是经过客观、理论、分析的方式,而东方更多的是感性、精神、体验的。探索这两种方式的相似和不同不是能更好地讨论题目吗?后来,很多同学也表示对这方面有兴趣,亚洲各国的崛起也让学校展开了“核心课程”中的“全球化”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零资本创业 撩遍全门派的小师妹 穿书后我爸妈继承亿万家产了 焚城 穿成甜宠文的学霸小仙女 犯罪心理 养的纸片人是帝国太子 盗运成圣 我是巨佬们早死的白月光 阿原 大魔王的退休生活[无限流] 权臣火葬场实录 绿茶男配活不过三天 韦恩夫人[综英美] 我有一座随身监狱 去看星星好不好 宇宙级宠爱 始皇陛下喜当爹[秦] 穿成凤凰男的前妻[穿书]/真千金她妈战无不胜[穿书] 影帝的锦鲤小厨[古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