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部分(第1页)

这种情形发生的。这也就是人们(哲学家)常说的:〃想是这样吧!可是真的这样吗?〃(《庄子》杂篇第二十五章《则阳》)道是看不见形体,听不到声音的,一般人说它深不可测。但是像这样被议论的道,并不是真的道。(《庄子》外篇第二十二章《知北游》)

庄子在下面这段寓言中,以一连串相对的形式,来说明〃无形是最有力〃的真理。

二、动物、风、和心的寓言

第64节: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独脚的兽羡慕多脚的虫,多脚的虫又羡慕没有脚的蛇,没有脚的蛇又羡慕风,风又羡慕眼睛,眼睛又羡慕心。

独脚兽向多脚虫说:〃我用一只脚跳着走,说多方便就有多方便。现在你却有一万只脚可以使你用,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安排它们的?〃

多脚虫回答说:〃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没有看过吐唾沫的人吗?唾沫喷出来的时候,大点像珠子,小点像细雾,掺杂而出,简直数都数不清,这都是出于天然的缘故。现在我顺着天机而动,自己也不晓得是什么原因。〃

后来多脚虫又向蛇说:〃我用这么多脚走路,还不如你没有脚走得快,这是怎么回事?〃

蛇回答:〃我顺着天机而动,要脚做什么?〃

然后蛇又向风说:〃我用脊背和两肋走路,还像有脚的样子,而你刮起风来从北吹到南,完全没有形体,这是什么缘故?〃

风回答说:〃不错,我刮起风来可以从北海吹到南海,但是却仍比不过人。人若用指头指我,我吹不断他的手指,人若用脚踢我,我也吹不断他的脚。我只能吹折大树,吹毁房屋而已。所以我是用小的失败来成就大胜利,这种大胜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庄子》外篇第十七章《秋水》)

庄子并没有把这篇寓言的后半部写出来;但是,我们仍不难看出他暗指风(也就是空气)在羡慕眼睛,因为视力和光线(接近电子和非电子的范围)跑得比风还快。然而,心在刹那间越过时间,穿过空间,速度甚至比光更快,而其本身却是无形的。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道 (3 )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凌释,敦 (4 )兮其若朴 (5 ),旷兮其若谷,浑 (6 )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7 ),故能蔽而新成。

[语译]

古时有道之士是不可思议的,他胸中的智慧,深邃不易解。因为他不易解,所以要描述他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

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冬天涉足于河川;警觉戒惕的神情好像提防四邻窥伺;拘谨严肃,好像身为宾客;融和可亲,好像春风中冰的解冻;淳厚朴质,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心胸开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朴纯和,好像混浊的大水。

试问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的澄清?谁能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的活泼?惟独得道的人,才有这种能力了。因为得道的人不自满,所以才能与万物同运行,永远收到去故更新的效果。

因为生命是不朽的,所以道虽不为,而四时行焉,又因它不炫智,不多言,所以成为道家的〃心像〃。

一、真人的举止

古时候的真人,睡时不做梦,醒时无忧虑,饮食不求精美,气息深沉有力。真人的呼吸是从脚后跟开始用力,普通人只用喉咙呼吸。当他在议论时,一被人屈服,说起话来不是吞吞吐吐像喉头噎住似的,便是一股要吐不吐的样子。人的嗜欲越深,天机就越浅了。这就是一明证。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存,也不知道憎恨死亡,不因降生人世而喜,也不会拒绝死亡的来临;他们把生死看作极为平常的事,却能牢记不忘生的来源,不求死的场所;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怀着欣然接受的态度,以期重返自然。因为他们知道死亡本就是生存的开始。这种不用心机违反大道,不用人为胜过天理的人,就叫做真人。

他们的内心无忧无虑,容貌安详而平静,额头更是宽大无比,严肃的时候有如肃杀的秋天,温顺又如春临,喜怒时更好似四时的运转。他们能顺应事物的变化随遇而安,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胸怀究竟有无极限……

古时候的真人形容高大不动摇,卑躬自谦不诌媚,个性坚强不固执,志高远大不夸饰。他们的神情欢愉,行为也合乎自然之理。他们待人处事有威严但不骄傲,高远而不受牵制。那沉默的表情,好似封闭的感觉,那无心的模样,又好似忘记了说词,即使有什么言语,也完全没有心机。(《庄子》内篇第六章《大宗师》)

第65节:第十六章 知常道

庄子在八章之一中,把水比做〃平〃……〃平者,水停之盛也〃,及静动交替的〃道体〃……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天德之象也。

二、孔子论水

孔子:〃人不到流动的水面上照自己的影子,而到静止的水面去照。这个意思就是说,惟有静止的东西才能吸引那竭求静止的人。〃(《庄子》内篇第五章《德充符》)

第十六章 知常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8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9 ),全乃天 (10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语译]

若是致虚、宁静的功夫达到极致,以去知去欲,那么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规则。虽然万物复杂众多,到头来还是要各返根源。回返根源叫做〃静〃,也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所以〃复命〃叫做〃常〃。了解这个常道可称为明智。不了解这个常道而轻举妄为,那就要产生祸害了。了解常道的人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无事不通,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永垂不朽。如此,终身也就可免于危殆。

虚静的学说是由往复循环的理论而来。当〃静〃为道回返原始的形体时,动则为道暂时的表现。动静循环说,乃是道家的基本学理。在二十五、三十七、四十章内,对此均有详细的说明。

一、至人的用心像明镜

不要做任何荣誉的承受人,不要做主谋策划的智囊,不要承担事情的责任,也不要做运用智慧的主宰。了解大道的无穷,便可遨游无边无际的所在;克尽自己天赋的本性,不要自以为有所得而喜。因为世上的一切,不过是虚无罢了!

至人的用心像镜子一般,物去了不送,来了也不迎,自然而然反射出〃它〃的影像,没有私毫的隐藏或偏见。所以它能够消除物我的对立,应接万物而不被物所损伤。((庄子》内篇第七章《应帝王》)

二、心情宁静可以治疗紧张

静默可以补养疾病,按摩眼角可以防止衰老,心情平静可以治疗紧张。这不过是教劳动的人安静休息的方法。若自身能求平静的人,就用不着做这些了。

因此,圣人改革天下人的习俗和见解,神人从来不过问;贤人改革当世人的习俗和见解,圣人从来不过问;君子改革一国人的习俗和见解,贤人从来不过问;小人趋时求利,君子也从不去过问。(《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三、复根(云将和鸿蒙的谈话)

不灭的村庄(上部)  20几岁的女孩勇敢地离开吧  后宫这地方(1VN)  教练的智慧  [综漫主死神]布局  东宫藏娇  女王的意志  国色芳华  资深宅女迷思回忆录之美梦仓鼠的幻灭记  问学余秋雨  古魂  烧火丫鬟喜洋洋  网游之封神  后来那个人成了我男朋友  中国商道:晋商徽商浙商致富秘诀  狗腿很鲜美  新闻业的怀乡病  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if线  哥哥们含泪重生,要把妹妹宠上天  异界之符箓传说 作者:忘却的悠  

热门小说推荐
校园极品狂少

校园极品狂少

大山里走出的少年,为了找到自己的父母,开始在都市完成老头子交代的各种任务,没想到这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泡校花。于是沈风穿上校服,开始了他的追美路程泡妞踩人扮猪吃老虎轻轻松松,医术毒术相术房术样样精通。且看护美高手,如何玩转都市,抱得美人归。...

庶女重生之嫡女谋

庶女重生之嫡女谋

亲人冷漠,恋人利用,她惨死大街,携怨重生,带恶而归。她,为怨而生因恨而活。她发誓,这一世,她必定惊才艳艳,潋光滟滟。有严母,有疼爱她的家人,她一定会倾尽所有去保护他们,但前世之仇,历历在目,她必定会让那些人,付出代价。可就在她一心报仇之时,一层层的谜团也接踵而至。为何受众人宠爱的千金小姐要勤练武功?她不解。但她并不急于知道答案,因为她知道答案总会浮出水面。...

商途

商途

韩峰,是一个具有电脑奇才的商人,他的出现必将改变未来。最让人好奇的还不是他技术和战术,而是他的为人和处变,他将商业提升到了一种道的境界。为何那么多商界大佬对他如此尊重,为什么那么多美人佳丽萦绕左右,为何他的人生到达巅峰而不挫,到达低估而不衰,重临君位而不乱,进退取舍起伏尽在此文!...

苍天之墟

苍天之墟

年少的大帝,几乎都是同辈无人能敌,但他却是另类,一生都在战败,几乎道心崩溃,心灰意冷。...

前夫通缉令:老婆,离婚无效

前夫通缉令:老婆,离婚无效

一场商业联姻,将她和他绑在了一起,五年的婚姻,却不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可是,当她签下离婚协议离开后,他竟全国通缉她!一朝被他逮到,这人就将她吃尽豆腐不说,还控诉她抛夫弃子!我们已经离婚了!谁料,某人竟掏出结婚证对她说离婚无效!顺便又缠着她回忆夫妻生活!天呐,她这前夫怎么变得这么无耻了!...

重生财女很嚣张

重生财女很嚣张

上一世,姜暖烟错信堂姐,希望她们能说服太子,重审棉衣一案,备受凌辱之后,方知兰溪姜家早被满门抄斩,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真是她嫡亲的祖母伯父重生归来,这一世,她保家业,护家人,踩姐妹打兄长,气伯母,斗伯父,更是气死祖母,再将太子拉下马!为了不让兰溪姜家重蹈覆辙,她看似嚣张横行,实则步步算计。他,貌赛潘安,权倾天下,一双桃花眼处处风流债偏偏她对自己冷嘲热讽,每每捉弄他为她暗中扫除阴谋暗杀,他为她与太子明争暗斗,他为她披甲上阵新婚之夜,她才发现被称作风流小侯爷的他竟然不会洞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