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在此之前,先忍耐吧,朱元璋,你终究会露出破绽的。
他确实等到了这个机会
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北边邻居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了进攻,他攻击的是韩系红巾军的重要据点——安丰(今安徽寿县),更为致命的是,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城中,一旦城破,他们就完了。
张士诚攻击韩林儿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357年)投降了元朝,现在他是正规的元朝政府军了。和坏事做尽、做绝还敢洋洋得意的陈友谅相比,他是个软骨头,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之后不久,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号吴,真是个私盐贩子啊
刘福通正在绝望之中,徐寿辉是红巾军系统的,可是他不在了,还能指望谁呢,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就是这样的下场?
只能靠朱元璋了,虽然自己没有把都元帅的位置封给他,但相信他还是能念在同是红巾军的面子上来救我的。
他向朱元璋送出了求救信,朱元璋收到了,他找来了刘基商量这件事,刘基不说话,先问朱元璋的意见,朱元璋认为一定要救,原因有二, 其一,自己也是红巾军,而且韩林儿从名义上说还是自己的皇帝。其二最关键的是,安丰是南京的门户,如果安丰失守,南京也会受到威胁,唇亡齿寒。
这又是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而且作出这个决定的还是朱元璋本人,但刘基反对。
他能用什么理由反对呢
致命的错误
刘基与朱元璋针锋相对,对朱元璋的两点理由作出了逐条批驳,
首先韩林儿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去救韩林儿,不救出来还好,救出来了怎么处理呢
其次,安丰失守是小事,如果陈友谅趁机打来,该怎么办?!
真是难于抉择啊,朱元璋经过苦苦的思考,决定还是采取自己的意见,出兵安丰。
刘基十分少有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他拉住朱元璋的衣袖,不让他走,一定要他放弃进攻安丰的计划。
朱元璋是一个很顽固的人,长久以来,他的感觉都是对的,这次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觉。
从这件事情上看刘基,就会发现此人确是奇才,不但懂得天文地理,厚黑学水平也丝毫不低于陈友谅,他明白,要想避免弑君的恶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君主自己死掉。
刘伯温的名声果然不是白白得来的
而朱元璋当时(注意这个词)在这方面的水平明显不如刘基。
朱元璋终于率领他的大军出发了。
大错就此铸成
与三年前他站在狮子山上看着陈友谅一样,此时陈友谅也在江洲看着他。
一股强烈的喜悦感冲击着他
机会终于到来!
朱元璋去了安丰,陈友谅对他的行动了如指掌,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居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他为什么不珍惜这个机会,是一个难解之谜。
后来的军事分析家们往往以他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来解释,然而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
作为陈友谅的忠实同盟,张士诚在此时攻击安丰本来就带着威胁应天的意味。在之后的战争进程中,他还会给朱元璋设计一个圈套,一个大大的圈套。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初一,朱元璋出发救援安丰,他此行的战果可能是
1、安丰解围成功,韩林儿和刘福通得救,他将获得巨大的威望,韩林儿从此成为他的傀儡。
2、安丰失守,韩林儿和刘福通死去,自己将不受任何人管辖。
十、等待最好的时机(3)
三月十三日,朱元璋到达了安丰,并且得到了他最后的战果。
安丰失守,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却于乱军中被他救了出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紫云符箓传 都市夜人归 耽美 西南联大和美国飞虎队 绝世:侠道与大义 千秋帝国史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吴佩孚将军传·蒋百里先生传 穿书,这个豪门少夫人我不当了 文明建设指南 夜樱抄魅魍之花姬 致命梦境 大汉龙鼎 宋青书的囧囧反抗之旅 BY喜也悲 (完结) 八零军婚被嫌弃的我成了全市首富 时空干涉手册 王妃非善类:迫嫁妖孽殿下 甲午崛起 (琼瑶)格格吉祥 明朝宦官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