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温习历史:秦风汉月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王朝,因为是第一个封建王朝,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第一次采用。

关于统治者的称号,成为大臣们议论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在用“王”的话,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在的地位了。而“帝”这个称号在周朝的时候就被摒弃了,因为殷商采用的就是“帝”号,而到了纣的时候,国政荒诞,“帝”也就成了暴虐无道的代名词。所以就开始讨论用什么样的名称好。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就一起讨论,得出一个结果:

古时候有三皇,天皇,地皇和泰皇。而泰皇是最为尊贵的,所以就建议采用泰皇,这个称号。

其次还有,皇帝的命改为“制”,令改为“诏”。故事后“命令”与现在不同,“命”和“令”是两个概念,“命”是用嘴发出的命令,而“令”就是成文的命令。

君主自称“朕”。此前的诸侯自称比较多有“孤”,“寡人”等等。“朕”在此前的使用范围是全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使用,没有限制的,现在将它专属于统治者使用,体现统治者的尊贵。

秦始皇同意了后面两个建议,但是对前面的称号“泰皇”不满意,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德超过了三皇五帝,就用了“泰皇”的“皇”加上古时候的“帝号”合称“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皇帝这个词此后一直成为中原统治者的专属称号,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改变这一称号。

秦始皇尊其父秦庄襄王子楚为太上皇。子楚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秦始皇追尊子楚,就是为了表明自己与庄襄王的关系,而不是传言那样为吕不韦的儿子。

三皇五帝,是一个说法,因为所涉及到的人,都是没有办法考证的,现在的人喜欢看证据,而这些因为那不证据而被加上了“传说”,即使是有记载的“夏朝”也是因为没有考古挖掘出当时的文字记载,也被用上了“传说”。

三皇的说法原本有六个:一是,《史记》中提到的天皇,地皇,泰皇。二是,《三五历记》的天皇,地皇,人皇。三是,《春秋纬运斗枢》中的伏羲,神农,女娲。四是,《*通》中的伏羲,神农,祝融。五是,三国谯周的观点燧人,伏羲,神农。六就是孔安国的观点伏羲,神农,黄帝。

《史记》的观点是六个当中最早的,这些人的名字,大多是出生在黄帝以前的人物。所以三皇五帝实际上的区分就是从黄帝开始的,黄帝以后称为“帝”在前称为“皇”。而天皇,地皇,泰皇,人皇,这些都不是人的名字,而只是名号而已,出处不详。有明确记载的也就伏羲,神农,女娲,燧人。而像祝融,还有共工都是与黄帝以后时期的人物,就不能断在三皇内,而且祝融,共工也只是一地的诸侯而已。

神农的功德是发现了草药和改进了农业生产。伏羲,中医的开创者,演绎出八卦,是中华的人文始祖。女娲的功劳就更大了,她“造”了人,为古时候人类起源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燧人,发现了火,燧人应该是北京山顶洞人那一块的,因为山顶洞人是迄今发现最早用火的部落。

这六种说法以第三种,是人们一贯认为的。比较受推崇。

五帝的说法有三个,第一是《礼记·月令》,太昊(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第二是《大戴记》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第三是《尚书序》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第一个《礼记·月令》是古时候祭祀天神的时候,配上帝的人间帝王,是最为可信的。古时候迷信,认为天上也神灵。而分别用选择了东方的上帝是青帝,南方是赤帝,中间是黄帝,西方是白帝,北方是黑帝。轩辕之所以被称为黄帝,是因为他代表天上的黄帝。而第一个观点也是最为可信的。《大戴记》是西汉的著作,所以代表的是汉朝学者的观点。而《尚书》虽然是西周的文学,但是因为曾经失散,真伪难辨,不可信,后来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现存的《尚书》是赝品,它的《序》就自然不可信。

也许三皇五帝只不过是给当时人们一个精神上的寄托罢了,对远古那种小康社会的向往而已。

第三节 五德阴阳

相传《谥号》是西周的周公编著的,是用来褒贬先人的,相当于对先人的一个总结,谥号的类目磨很多,有褒扬的,有贬义的,有中性的,也有哀悼的。古人对谥号看的很重,都希望自己死后能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秦始皇统一天下,*专权,就对《谥号》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这是大不敬,就下令废黜。但是谥号又是一个纪念先君的方式,没有谥号的区别,那么就不好区别开来,毕竟君王的名字也是比较忌讳的。

秦始皇就下令补充替代谥号的方法,自己称始皇帝,后世就用数字来记述,二世,三世依次来,秦始皇的相法很好,传至万世,传到无穷。但是只到了子婴后,秦国就灭亡了。

齐宣王时期的邹衍首先提到了“五德”,邹衍擅长阴阳五行学,五德是仿造五行运转的,五行相克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依次循环,环环相克。秦国采用了这一观点,周朝依照阴阳家的推算是“火德”,那么克火的就是水了,所以秦国就是“水德”,而“五行”之中每一个又代表着一个方位,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中央属土。而每一个方位又有一个上帝,就是五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秦国是“水德”北方的上帝就是“黑帝”。那么在阴阳家的推算下,秦国是水德,崇尚黑色,黑色的衣服也成为正式服装,各种用途的旗帜都是黑色的,就像是在《英雄》中,秦国的士兵都是从头到脚,都是黑的。

秦国发源在黄河流域,黄河就是她的母亲河,又把黄河改名为德水,古时候的内地河流都是用“水”来表示,比如“济水”“泾水”等等,而“河”是固定指黄河。

又以“六”为计算方法,很多东西都用到了“六”,比如马车,秦始皇的马车上配的马就是黑色的然后是六匹,此外出行的时候用六辆马车,朝廷官员上朝的时候也都是六个一排,衡量长度的“步”采用六尺为一步,非常的整齐。数的规格都是以六为标准。

到了汉朝,秦国所用的这些规格,只是汉朝推演自己是火德,崇尚红色。因为汉高祖刘邦起兵的时候就诈称自己是赤帝的儿子,斩杀了白帝的儿子白蛇起义的。数字则用的是四。

秦朝所提倡的这些,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因为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她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而后代的王朝,借鉴前朝失败的原因,不断的加固自己的封建统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封建制度是非常完善的,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这就因为他不断完善的缘故。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节 地方基础政治

天下统一了,但是如何去管理这些土地呢?原本秦国只管理关中地区以及四川地区,那么其他六国的地区有谁来管理?

丞相王绾提议封邦建国,:“诸侯初破,燕,齐,楚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把原来燕国,齐国,楚国的土地封给秦始皇的儿子用来镇抚当地。而更深的意思就是希望他们这些功臣能分到土地,光宗耀祖。

秦始皇就下令,让群臣讨论。廷尉李斯的观点非常强硬,坚决反对封王。他是从周朝的失败中吸取的教训:“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丑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止。”西周分封诸侯七十三,有宗族,有功臣,有殷商后裔以及上古时代帝王的后裔。在西周的时候大多诸侯国还是能循规蹈矩的遵从周天子,但是自平王东迁以后,诸侯攻伐加剧,而周天子也没有能力去阻止,还有受制于诸侯。

秦始皇也同意李斯的观点:“天下的百姓因为战争已经饱受艰苦了,因为有诸侯割地才会出现战争,幸得祖宗的庇佑,天下才得到安定,如果在分封诸侯,那么战争就永无止尽,这就不是统一天下的初衷了。”

李斯还建议继续采用以前的郡县制。对于功臣只是加以安抚,多赏赐一些钱财,让他们安心。也有利于秦朝不必担心诸侯起兵的事情。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施行郡县制。废除了原先的地域划分,进行了新才规划,将天下分成三十六郡。今陕西,上郡,北地郡,内史郡,汉中郡,陇西郡,四川为蜀郡,重庆为巴郡,贵州为黔中郡,内蒙古九原郡,云中郡,山西为雁门郡,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河南有三川郡,颍川郡,南阳郡,湖北为南郡,湖南有长沙郡,江西有鄣郡,安徽江苏北部有砀郡,九江郡,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汉龙鼎  致命梦境  时空干涉手册  (死神)我妻  甲午崛起  (琼瑶)格格吉祥  文明建设指南  我的18岁女鬼未婚妻  明朝宦官  穿书,这个豪门少夫人我不当了  紫云符箓传  在海贼世界,做幕后帝皇  西南联大和美国飞虎队  明朝那些事儿-乞丐皇帝朱元璋卷  月在回廊.新月如钩  绝世:侠道与大义  千秋帝国史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王妃非善类:迫嫁妖孽殿下  恨海情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