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微反应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从专业技术角度讲,整个过程中比较精彩的,是S 的姿态发生了两次微微的变化,体现了录制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心态。

一开始,大家和颜悦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时尚、模特、穿衣、吃饭等家常话题,S 的坐姿尽管呈明显职业修养状态(能看出防备和拘谨),但通过交叠在一起的小腿倾斜姿态可以判断,精神相对而言是放松的。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进行辅助判断。

随后,主持人刻意转入敏感话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越来越刻薄(小孩子想证明自己的心态显露得很明显),让S 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变化,除了数次睁大双眼(用大白话讲叫“瞪”)、鼻孔轻微扩张(通过配合胸廓变化可以判断为向外喷气)的经典愤怒表情,以及双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动作(但因为要保持仪态的习惯而作罢)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一双小腿从倾斜姿态变成几近直立角度了。虽然仍然保持着跷腿的交叠状,但鉴于这是她个人的仪态习惯(几乎全程如此),这个角度的变化,已经属于逃离准备反应(坐姿调整)。

到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女主持人实在咄咄逼人(自己的地盘会有强势心理),S 已经无法在镜头前保持微笑仪态了,当她的经纪人和现场编导争吵起来后,愤怒的情绪越来越多,很有职业修养的S 居然把身体向后靠在了沙发上(明显逃离)。这一个动作,和前面近半个小时的保持仪态相比较,是最明显的逃离反应,变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强烈的厌恶导致的逃离欲望。果然,没过多久,大家不欢而散。

如果你对这段视频中几个人的微反应感兴趣,可以自己试着分析一下。鉴于本书的学术立场和技术分析出发点,对事件所涉及的道德观、世界观等高深哲学问题不予讨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反感你,偏离你(1)

现代社会的规则和社交礼仪一方面能够保证大家都做文明人,绝少出现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小就教育人什么是不礼貌的行为。

从孩子两岁左右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开始,我和家人总是会提醒他,说“阿姨好”的时候,要看着阿姨说;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的时候,要向着小朋友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被培养长大的,每天都耳濡目染地学习着社会交往的规则。

因此,成年后在面对领导训话时,或者与商业客户交流时,绝大多数人也会因为自身礼仪修养,而较少出现眼神逃离或者躯干后仰这类比较明显的反应。

于是,很多逃离反应逐渐从明显的位移变化演变成了隐晦的角度变化。这样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主要是大脑的负面情绪),也能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和社交规则。

比较典型的反应有:

双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倾听对方谈话的时候,把头转向一边,假装在观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其实什么也没有)。如图5…11。稍后再转回来,听一小段(实际上是看一小段时间,告诉对方我还在听),然后再转开。总之,转开的时间加起来比正面朝向对方的时间还要长。

聊天的时候,眼神开小差是很常见的情况,这个表征就一定代表了对方的逃离吗?

你在阐述,对方在倾听。你如果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 你们双方是什么关系(同事、朋友、敌人、爱人……)?

★ 你们平常的观点一致程度有多高?

★ 你们最近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矛盾?

★ 讨论的这件事情,你们之间是否存在不同意见?

★ 讨论的事情本身会牵扯到你们双方的什么利和害?

★ 对方是那种可以听得进别人意见的人,还是习惯独立思考,只相信自己的人?

……

这些因素如果你都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那么我相信你根本不需要依据书中所总结的特征,就可以判断对方是否产生了不悦甚至厌恶的情绪。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简称做“情境”。对一个人的微反应作分析和判断,必须依据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情境原则”。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双方之前没有过任何接触和信息交流,前面讲到的表征还能作为判断逃离反应的标准吗?

答案是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不喜欢你所说的话,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她)对你这个人完全不感兴趣,甚至更严重。

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方也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接受过正常的社会交往礼仪、规则的熏陶,能够正常地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话,他(她)不会在第一次你们双方单独的交谈过程中,表现得这么不关注。除非他(她)不喜欢你所谈论的话题,或者更有可能的逃离反应原因,是不喜欢你这个人。

多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躯干的转动比较容易出现在多人对话情境中,也有可能出现在路遇交谈中。当不喜欢对方所谈的内容(或者是不喜欢对方这个人)时,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个人(如图5…12),或者另外的行进方向(暗示“不好意思, 我急着有事要离开”),尽管脸上可能还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心里想的却是快点结束掉这个对话。

不过,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们曾经强调过的情境原则,也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别看完此节就去找人聊天,看到人家转身就认定是不喜欢你,那样的自作聪明最后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反感你,偏离你(2)

脚的朝向

头和身体都离中枢神经系统很近(大脑和脊髓),相对比较容易控制。而腿和脚远离中枢神经系统。如果被测试人遇到有效的负面刺激,那么更大的破绽会出现在其腿和脚的姿态及动作变化上,这些破绽也更加本能,更加可靠。美国有位前FBI 特工就曾经在书中总结过:“从头到脚,可信度逐渐增强。”

正常的交流,无论头和躯干的姿态如何,双脚脚尖一定是指向对方的(站姿),或者双腿延伸线形成的扇形区域会把对方涵盖在中间(坐姿)。如图5…13。

但是在受到负面刺激时,腿和脚会下意识地改变其姿态和动作,通过调整角度来避免和负面刺激源直接相对。

表现出来的站姿反应可能是转身(其实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枫之舞  二次元卡牌系统  金融玩家  从十年到青花瓷,唱懵全网  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耽美 史前男妻咸鱼翻身记  拐个天使回地域(好色天使)  原神:报告帝君!箫神又在创人了  地下钱王  成仙图,成仙途  超神学院之神战  领主:不好意思,我全是sss级  谢老板,你家小保姆又不安分了  公主请上号,网恋祖师娘开课啦  满盘皆输  随身空间之异世逍遥  职场SPA  儒娘  完美四福晋 空间文  从台北到北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