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率
05年年度
04年年度
03年年度
02年年度
01年年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 绩优高成长股票投资技巧(6)
00年年度
99年年度
98年年度
在跟踪研究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分析师预期,振华港机 2005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亿美元,在2004年基础上能够再增长50%;净利润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20%以上。
而根据我的研究,振华港机的实际状况可能要超出部分分析师的当时预期,如果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那么将形成很好的市场反映。年报公布后,振华港机 2005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亿美元,在2004年基础上增长70%;净利润在04年的基础上增长165%,证实了这一点。而净利润超预期的快速增长,是推动振华港机股价稳步上涨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种业绩高成长股票投资机遇的把握,本书第四部分就曾经重点分析过,这里再次强调:
对前景看好、营运能力、财务能力、盈利能力都不错的投资对象,投资的黄金时间在于其成长性的加速阶段。在上市公司业绩启动增长的初期,由于市场思维惯性的作用,无法对下一阶段的成长速度做出充分评估,因而最有可能取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带来丰厚的回报。
增发带来的投资机会
2004年,按照英国权威的CargoSystem杂志每年的统计,按获得的订单数量排序,从1998年开始,振华港机连续五年居同行业首位。世界最大、最快、最先进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已经都在振华港机生产。振华已经把竞争对手德国诺尔公司、日本三菱公司和韩国重工等企业都远远甩在了后面。公司订单不断,与国内外港口签订了多份大额集装箱起重机械供货合同,已成为这个行业的排头兵。
可以说2004年公司产品产销两旺,唯一困扰公司的主要是生产能力略显不足,尤其是在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之后。
增发就是“加油”
2004年底振华港机增发11428万股,机构认购十分踊跃,机构认购要有1或3个月的锁定期。2004年这一年,振华港机的产值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4%和65%。增发募集所得资金约10亿元,主要用于长兴岛基地建设,困扰公司的产能瓶颈有望得到缓解,有望因此进入规模加速成长阶段。这次募集资金对于振华港机的强大发展,可谓及时。投资的长兴基地是全球同业中最大的生产基地。长兴基地的公里岸线、1200米承重码头及配套设施难以复制,潜在竞争者不敢贸然投入。
实施再融资使得股本增大,对业绩产生10%左右的摊薄效应,但增发同时又可带来主营收入50%以上的增长,增发带给市场非常难得的投资机会。
所以我预期,经过生产能力的扩张和规模门槛的提高,振华港机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加速腾飞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必将激发资本市场的激情和市场的想象空间。所以,对于这种优秀的公司来说,增发往往是一次加油的机会。事实证明,到了2005年,振华港机在集装箱机械市场的占有率已近70%,是该行业亚军日本三菱重工市场占有率的近20倍。05年公司净利润逾12亿元,比2004年增长倍以上。而振华港机业绩的增长,再次受到证券市场的热烈追捧,从2005年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振华港机的股价上涨了近五倍。
案例三 盐湖钾肥 (000792) 资源型价值明星
寻找资本市场中的价值明星企业,很重要的一点是考察这家公司的掌舵人——董事长和总经理。往往从他们的片言只语中,就能看到一位优秀企业家激情的自然流露,这也常是融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一种灵魂。对于中国的企业,一般更是如此。
我所跟踪的价值明星企业的企业家,他们身上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一种极强的责任感、专注的精神、甚至时代的使命感,正是这种灵魂引领企业在各种矛盾和竞争中不断进步和胜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他们是这样说的,多年以来也是这样努力的去实践,这是企业家最可贵的品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 绩优高成长股票投资技巧(7)
“公司是全体股东的,股东是我们的上帝,经营的权力是上帝给的。规范运作,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向全体股东负责是公司义不容辞的天职。否则,上帝会辞退我们,市场会淘汰我们”。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盐湖钾肥董事长郑长山,是在2003年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论坛上。当时论坛的主持人是我在北京大学的大师兄、中国证券报社长陈乃进。轮到盐湖钾肥的董事长发言时,他说出了上面那一段话。
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承诺。这份承诺让我感受到一种真诚的责任感,我喜欢真诚的人,我更喜欢真诚并且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所以,当时我听到这段话后,我想我应该研究这家公司,看看它是否真的名副其实,真具发展潜力。
盐湖钾肥的老故事
在中国,氯化钾作为一个产业,是与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和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就中国钾肥产业而言,是与一个叫做“盐桥”的品牌联系在一起的。1958年,随着中国第一袋钾肥在盐湖集团诞生,一个产业和一个“盐桥”品牌,开始了它的漫长发展历程。
1983年,“盐桥”牌钾肥商标正式注册。这一时期,中国土地因缺钾而影响产量的实情,被农业专家和农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那时候,青海的盐湖钾肥是中国唯一的氯化钾品牌,成了皇帝女儿不愁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
1991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随着加拿大红钾和俄罗斯白钾的大量进口,世界上主要钾盐生产厂商相继进入中国,这些国外钾肥用电视广告轰炸的方式短短几年便占领了大部分中国市场。此间,虽然每年中国市场的钾肥需求量不断增长,从100万吨增长到了500万吨,但由于缺乏营销和质量管理,盐湖钾肥二十万吨产品却滞销了。当意识到国外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后,盐湖钾肥才走上了市场化和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盐湖钾肥在农技推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商战小说:商痕 比邻 太傻十日谈 经济危机下怎样过"紧"日子 从十年到青花瓷,唱懵全网 金闺婉媚 (完结+番外) 满盘皆输 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回忆录 二次元卡牌系统 砺天魔心 随身空间之异世逍遥 原神:报告帝君!箫神又在创人了 史上最强乌鸦嘴 成仙图,成仙途 盖世狂龙 重生之与爱无关 职场SPA 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微反应 穿越之平淡是富(1V1) 新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