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1)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
—— 做人要清廉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就是说为官要遵循清廉、慎独、勤勉的原则,饮食应遵守缓慢、适温、柔软的要诀。这其实也是为官和养生的秘诀所在。从这句贤文中我们看到,为官之道清廉是排在首位的,延伸至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清廉是人们对为官者的期望和要求,为官清廉的人不仅受到当世民众的景仰,而且流芳百世。我国封建社会自秦始皇以来,有350多位皇帝,而大家能够说出姓名的恐怕为数不多,但要说起宋朝的包公(即“包青天”),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为什么呢?因为包公不畏权贵、清廉自守、断案如神的故事有口皆碑、世代相传,以至于深入人心。另外,人们对贫苦出身的宋朝宰相范仲淹的清廉品德非常认可,范仲淹也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再比如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就被群众称为“女包公”,这是人们一种发自内心的赞许和尊敬。
相反,有些官员一旦大权在握,便贪赃枉法,不仅违反了官场芳规,更导致了身败名裂,身陷囹圄。
《增广贤文》中关于崇尚清廉、摈弃贪婪的内容比较多,如:
仁能善断,清能有容。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
逸态闲情,唯期自尚;清标傲骨,不愿人怜。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却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个安乐窝。
晴空看鸟飞,流水观鱼跃,识宇宙活泼之机;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
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
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
这些贤文警句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廉的意义和贪婪的后果作了深刻的阐述,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迪。
贤者智士都把清廉作为做人的品德。著名的吉鸿昌将军为了勉励自己清廉为官,将父亲临终前留下的“做官即不许发财”的遗训烧制在茶碗上,每天鞭策自己保持清廉的品德。吉鸿昌虽做高官,但始终不为名利困惑,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成为后人学习的模样。
但留清白在人间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非常注重官德修炼,廉洁从政,受到了后人的敬仰。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袁聿修,担任尚书郎十年之久,然而他连别人的一瓶酒也没有收过。
尚书邢邵对袁聿修很敬佩,常称他“清郎”。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巡视各地,并且考核地方官吏的得失。他到山东兖州巡视时,邢邵正好在那里任刺史。故人相见,格外高兴。临别时,邢邵送给他几尺白绸作为纪念,但是袁聿修拒绝接受。
事后,袁聿修给邢邵写信说:“我怀着敬仰的心情从兖州路过,有些行为您一定是会理解的。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古人是很谨慎的。我现在出巡各地,不要对我有苛重的责备。”邢邵接到信后,很高兴并且也很理解,立即写了回信说:“我年纪大了,老糊涂了,没有考虑到这些。读了您的信之后,我全然明白了。然而,过去您只是一位‘清郎’,现在却成为一位‘清卿’了,我真为有你这样的朋友高兴啊!”
财是怨府,贪为祸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限之开荒者 风卷残云 村色迷人 黑棺妖楼 康熙后宫 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 伪装残心公主 情深只为你 综漫+蛇 将森 忧然-与篮球明星的爱情攻守(出版) 志同道合 重生之热血传奇人生 中国皇家收藏传奇 乱火·癫风·灭 影视契约 三国之争霸魏蜀吴 就在你身边 重生抱紧反派,我被全家团宠了 相公,你们停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