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孟子的智慧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孝顺要有一种真诚的心意,希望父母平安无事。不仅不要自己得罪父母,让父母生气,也要考虑到千万不要让外界对父母有所责怪。这是儒家的思想,非常具有变通性。

曾参后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孟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曾参奉养父亲曾?‘的时候,每顿饭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父亲虽然年老体衰,眼睛看不清了,但是他也希望能做好事。在儒家思想里面,一个人的心意就是能够做好事,帮助别人,做多了,会活得很痛快。所以曾参按照父亲的意思,把剩下的食物送给附近的穷人家。父亲再问,还有多余的饭菜吗?他一定说,还有,让父亲不用操心。

多少年之后,曾参自己老了,儿子曾元奉养他的时候,也是每顿饭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父亲问他,有多余剩下的吗?他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热了再给父亲吃。

孟子以这祖孙三代的事例说明,曾参才真的是孝顺。曾参的儿子只是奉养父亲的口体,而曾参除了奉养父亲的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养志就是让父亲的心意可以实现,每天吃完饭还可以做好事,帮助别人。孟子的分辨非常深刻。曾参的示范,让我们重新思考孝顺的真谛,相信对大家都会有所启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什么是不孝

孝顺是人类的美德,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孟子》中对不孝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当时很流行的五种不孝。前三种都是不管父母的生活,反映了养儿防老这样的观念。

第一种不孝,是手脚懒惰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二种不孝,是喜欢喝酒赌博,把钱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种不孝,是贪图钱财,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四种不孝,是放纵耳目欲望,作奸犯科,到最后让父母觉得羞辱。

最后一种不孝,是喜欢逞勇打斗,让父母陷入危险。

孟子为什么提这五种不孝呢?背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当时孟子在齐国,有个叫匡章的人,全齐国人都说他不孝。——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被全国说成不孝,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事故。学生问孟子,您为什么跟匡章做朋友呢?照理说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匡章这样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还跟他做朋友呢?我们先说一下匡章的家庭背景。

匡章是齐国的大将军,父亲也是贵族,母亲不知怎么得罪了父亲,被父亲杀死,埋在家里马厩底下。匡章知道后,一再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造成父子失和,几乎断绝了父子关系。匡章很难过,他不能孝顺父亲,也不能帮助已经过世的母亲,就回到自己家中,把妻子、儿女赶出门,终身不要他们照顾。他在心里想,不这样做,罪过就更大了。匡章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孟子替他辩护。他说,五种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种呢?他没有嘛。他只犯了一点,就是忘记了儒家说的“父子不相责善”。要求行善,是朋友相处的原则;如果父子间以善来互相责备,最容易伤害亲情。孟子讲五种不孝,其实是为匡章辩护。儒家思想自有原则,不会因为世俗上说哪个人不孝就不理他,而是要自己判断。

孟子说的第二种分类,是三种不孝,来源于孟子那句有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近还有人跟我说,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都是孟子害的,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大家非生儿子不可。这种话其实有些误解。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孟子并没有明说哪三种不孝,后来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的时候找出来了:

第一种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子女用各种委屈顺从的方式来讨好父母,结果让父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呢?父母有可能做坏事、做错事,子女却想尽办法说您做的都对,您怎么想都不错,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真正的儒家讲孝顺,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是非善恶。孔子说过,发现父母犯错,要委婉地劝阻,如果父母不接受建议,子女不能生气,更不能和父母吵架,还是要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逆来顺受,设法多积功德,为父母补救一些过失。

第二种不孝,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里很穷,父母老了,孩子不出去做官做事,以赚钱奉养父母。这一点比较容易接受,跟前面所说的五种不孝中的第一种意思是差不多的。

第三种不孝,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孩子成年了,不结婚,没有儿子,以至于祖先的祭祀停下来了。这本来排在第三位,孟子却说“无后为大”,为什么?

他是为舜作辩护。下面我们讲一讲舜的故事。

。 想看书来

三、舜的故事

舜长大之后,德行非常好,他到任何地方去,都会有很多人喜欢他,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时候,尧当天子,考虑着让舜来接替他,并想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但尧知道舜有个后母,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正式提亲,肯定有麻烦。舜也知道,如果向父母禀告,说天子要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也会出问题。——等一下各位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么复杂。没有儿子,这是很大的罪过;娶妻不向父母禀告,这也是很大的罪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舜还是先娶妻。孟子是为舜作辩护的,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读书最怕断章取义,单单把这八个字拿出来作为一个最高标准,并不是儒家的观点。

舜的故事还有不少,《孟子》里反反复复讨论得相当深入。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个天下最大的问题家庭。

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这个弟弟非常坏,坏到什么程度?《孟子》中说“日以杀舜为事”(《万章上》),象每天就想着怎么杀死哥哥。而且,一家四口,三个人联合起来要杀一个,太可怕了。那个时候,舜已经娶了天子的两个女儿。这个尧真是了不起,他发现舜的德行很好,不但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让九个儿子都当舜的部下,文武百官全听舜的指挥,让舜当代理的天子。但是,舜在家里面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父母叫舜去修谷仓,等他上了屋顶就抽掉梯子,父亲瞽瞍(Gǔsǒu)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风卷残云  王牌投手  将森  综漫+蛇  棺门鬼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演义  中国皇家收藏传奇  乱火·癫风·灭  异世界之旅  影视契约  三国将相录  逃荒路修仙  品贤文谈做人  女BOSS们  异能田园生活 画媚儿  伪装残心公主  重生抱紧反派,我被全家团宠了  忧然-与篮球明星的爱情攻守(出版)  武艺丛谈  黑棺妖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