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贸易,与中亚(浩罕)在喀什噶尔的贸易,以及与英国人、美国人和欧
洲人在广州的贸易,都成功地受到限制和控制。19 世纪以前,只有从东南亚
到广州和厦门的贸易,由于掌握在中国人而不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样一个
简单的原因,被排除在朝贡体系之外。
像清朝对中国的统治一样,清帝国由复杂和熟练的制衡系统维持。例如,
以当地的酋长、僧侣和部落王公为一方,与以中央政府的将军和官员为另一
方之间,地方政坛内部的僧俗名流之间,清朝中央政府的文武官员之间,以
及地方贸易岁入与军费之间,都存在这种制衡系统。只有当以外国军事力量
为后盾的国际贸易在边境上增加时,帝国才开始土崩瓦解。沙俄在中国北部
和西部,法国和美国在中国南部和东南的商业、政治和军事的推进,是最著
名的 19 世纪帝国主义的传奇之一。②不久日本蚕食了东部和东北。
清朝对蚕食的反应的某些模式,或许可被视为一切围绕帝国边界。首先,
清朝的边境贸易从属于战略利益,因为在历史上中央政府对亚洲腹地边界的
控制,对中国中心地区的安全曾经是必要的。外国商人尽可能地被限制在边
境的商业中心里。因而 17 世纪 90 年代俄国人被赶出满洲,1727 年后被限定
在恰克图贸易,偶尔才有商队被允许前往北京。①同时,因为 19 世纪早期英
国与广州的贸易增加,清朝沿用不久前在中亚行之有效的各种办法进行干
预。一个外邦浩罕在喀什噶尔的贸易,曾引起外国商人的要求和一场由宗教
反对派领袖领导的圣战。结果是清朝在击退了浩罕对喀什噶尔的入侵后,谋
求稳定;他们向外国商人支付赔偿,并接受浩罕代表们的一种治外法权,这
些代表监督他们的商人在喀什噶尔的活动,因此贸易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进
行。1835 年的这种中亚解决方式,与 19 世纪 40 年代广州最后解决方式的相
似太令人惊讶了,不可能是纯粹的巧合。②
其次,当清朝沿亚洲腹地和东部沿海两段边界的政权结构开始瓦解时,
它发现它的军事防卫能力远远不够,所以需要用租界和扩大贸易来羁縻外国
人。这再次令人想起充分成熟的怀柔蛮夷的各种方法。鸦片战争以后,清朝
①见约瑟夫?弗莱彻:《1800 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剑桥中国史》第 10 卷,第 2 章。
②W。L。兰格:《帝国主义外交:1890—1902 年》仍是这方面的名著。
①马克?曼考尔:《俄国与中国:1728 年以前的两国外交关系》。
②见《剑桥中国史》第 10 卷第 7 章(约瑟夫?弗莱彻文)
沿袭了明代早期的政策,第一,承认一切与中国交往的国家;第二,对这些
国家一视同仁。③当中央政权衰弱时,中国确曾习惯于平等主义的对外关系。
④这种长期政策,在北京接受了 1843 年英国附约中的最惠国条款后付诸实
施。清帝对礼仪上的至尊地位的要求,即朝贡制度,依然悬而未决;由于 1860
年后新皇帝尚在冲龄,外国公使在他面前行叩头礼的问题只能推迟到 1873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是猛龙不过江 命运天尊 贴心妹妹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水情绮迷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多元时空旅者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轮转阴阳 职场屠龙术·骊珠 穿越吧,诸天 吸血三姊妹 论剑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异能古董商2 唯我青仙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灼灼如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