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道路。同时,与美国达成妥协的努力正在导致 1908 年 11 月的《罗脱-
高平协定》。1908 年 9 月 25 日,桂太郎内阁正式通过的外交政策计划,透
露了日本坚持其在满洲权利的决心,并正式决定使关东租借地成为日本的永
久财产。①
②马里乌斯?詹森:《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剑桥中国史》第 11 卷第 6 章。
①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书》第 1 卷,第 305—309 页。同一报告强调指导将来日本移民到
大陆以加强日本在大陆的地位之重要性。
日本的二十一条
1911 年 10 月中国革命爆发时,日本政府主要关心的是保持 1905 年战胜
俄国后在满洲得到的权益。由于与清政府订有协议,而革命党是未知因素,
外相内田康哉和驻北京的公使伊集院彦吉两人倾向于向清政府提供援助。甚
至在革命遍及长江以南后,他们仍坚持这种主张;许多保守的日本人争辩说,
甚至一个由清朝统治北方的分裂的中国,也比一个由民国统治的统一的中国
好。一种遍及全中国的共和制度,将成为日本君主制度的反面榜样,也将危
及日本的利益。②所以日本政府建议英国政府组成联合军事远征队。它也同意
满足清政府购买军火的请求。英国拒绝了日本的建议。英国的大部分利益在
革命军控制的地域内,而援助清政府将危及这些利益。因此伦敦答复说,虽
然它赞成中国的君主立宪,但它并不认为外部干涉是可行的。当 11 月 13 日
袁世凯终于回到北京时,英国人已在扮演他与革命者之间的秘密调停人。因
此甚至在袁正对日本外相伊集院宣布他支持君主立宪时,他已开始与革命党
人和谈。甚至北京与革命党人的谈判代表唐绍仪也赞成共和。形势向着袁世
凯为总统的共和制方向稳步发展。于是袁世凯的熟练的政治手腕赢得了英国
的支持。日本觉得在所有列强中它在中国利害关系最大,但没有英国盟友的
支持,它不能派遣军队,也不能要求保持清朝的君主立宪。干涉失败后,日
本政府开始与英国协力并转向不干涉。
不少日本民间人士坚定地支持孙逸仙的革命运动。据说有 600 多人曾到
中国参加革命。有些人曾活跃于日本的民权运动,并认为中国革命符合中国
的民主化利益。多数人相信,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从西方统治下解放亚洲是
必要的。然而其他许多人,是以他们自己的利益至上作为“革命者”去中国
的。最初这些日本人受到中国革命党人热烈欢迎,但不久他们被当作麻烦的
肇事者而受到冷落。有影响的右翼分子头山满等知名日人跑到上海,试图控
制冒险家们的活动和行为。①
中国的革命力量部分由于财政原因,终止了与袁世凯议和。例如,孙逸
仙抵达上海后,立即与三井公司上海办事处接触请求武器。它的负责人同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命运天尊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灼灼如镜花 不是猛龙不过江 穿越吧,诸天 论剑 职场屠龙术·骊珠 吸血三姊妹 水情绮迷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异能古董商2 轮转阴阳 多元时空旅者 唯我青仙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贴心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