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68—69 页。
②《星火燎原》,第 1 集下册,第 309—310 和第 2 集,第 145—148 页;斯沫特莱: 《伟大的道路》,第
237 页。
③汤良礼:《中国征剿共匪》,第 99—100 页;董显光:《蒋总统传》,第 1 卷,第203 页。
寻找一种战略
红军创建于 1927 年革命处于低潮之时,被看成是中共夺取政权,甚至促
使革命“高潮”在不远的将来到来的重要工具,但是在 1928 年六大的政治决
议中,没有地方提到军事斗争当时已成为斗争的中心形式,也没有提到军队
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认为下一次高潮的到来依靠一系列外部和内部的因
素,也许这些因素比军队更重要。
斯大林新造的词语“革命高潮”尽管含糊不清,但有“左”的倾向。承
认革命进入低潮,而不同时宣称它会再次上升,在强烈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
情况下相当于“取消主义”。根据六大决议的精神,下次革命高潮到来之时,
即工人运动扩大其规模、增加其强度,帝国主义威胁太平洋和平,中国统治
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残酷,以及红军进行的游击战进一步发展之日。①决议反复
强调中国革命形势的不平衡性,限定不同地区、社会不同部分不平衡地上升
到高潮。只要革命形势依然是不平衡的,全国范围的革命形势就不存在。至
于高潮何时升起,淹没部分地区还是全国,谁也不能准确预料。
李立三路线
1929 年下半年频繁的内战使国民党内派系纠纷恶化,而美国华尔街金融
市场的崩溃给共产国际提供理由,认为中国的民族危机正在“加深”,并指
责中共“比起群众不满情绪底增长还是落后”。②若把这一点解释为共产国际
号召采取行动,那就错了;③然而,这确实鼓励了李立三摆脱他早期的悲观主
义,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他继续制定他的军事战略,形成了所谓李立三
路线的核心。到 1930 年初夏,共产国际断定中国的革命高潮是“不可争辩的
事实”,尽管仍然是不平衡的,“事变发展的趋向是:最近将来革命形势即
使不能够包括整个中国,但至少也要包括几个有决定意义的省份”。在这种
情况下,中共应该为迫在眉睫的解放战争作准备,而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右倾
机会主义的倾向。①
受到共产国际模棱两可指示的激励,李立三开始利用国外日益恶化的经
济萧条和国内的军事混乱。他深受鼓舞,甚至走得更远,断言革命的成果并
不决定于有关的政治力量,而决定于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中国的资产阶
级革命可以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一旦夺取了政权并实行领导之后,
革命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就可以开始。“在过渡之前,并不需要等待夺取全
国的胜利。如果这样做,就是犯了右倾错误。”②1930 年 6 月 11 日中共政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吧,诸天 命运天尊 吸血三姊妹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多元时空旅者 唯我青仙 异能古董商2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灼灼如镜花 论剑 不是猛龙不过江 水情绮迷 职场屠龙术·骊珠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轮转阴阳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贴心妹妹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