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36部分(第5页)

第36部分(第5页)

④《中国经济杂志》(1927 年 11 月),第 921 页;《中国经济全书》第 8 卷,第 31—32 页;《中国经济

月刊》(1926 年 8 月),第 295—299 页。

①原文如此——译者。

②W。Y。申:《中国山东潍县的农业类型,生产费用和年劳动分配》,第 667 页。

③见前有关彰德的译者注。

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华北农村概况调查报告》,第 118 页。

始下降;而达到 1000 亩后,劳动量就减少。⑤卜凯也在报告中提出;当农田

规模扩大时,人力等价劳动单位量就上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农田到达一

定规模后,每公顷农作物的产量和劳力投入均有所下降。⑥1939 年,一个日

本人在江苏松江县四个村的调查也发现,在华中劳力投入与农田规模之间也

有同样的逆向关系:

我们观察到农田不足 4.9 亩时,每亩要用 50.4 个工;农田在 15 亩到 19.9 亩之间时,每亩

用 31.5 个工;农田超过 20 亩时,每亩用工不多于 21.1 个。所以,随着农田规模扩大,单位土

地的劳动量有下降的趋势。规模最小的农田使用超出农户需要量的劳力,并且雇工,即使它们

的劳动能力比大农田为少。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①

这个日本人没有说明为什么这种逆向关系是显著的,但这是表征前现代化农

业,甚至现代化农业的一种关系,近年来已成为一项大力研究和理论探讨的

课题。

这种土地制度有明显的局限性。农业生产的特点是连续不断的活动,在

土地与劳力之间要求保持一定的关系。如果这一关系出了偏差,例如在整地、

灌溉或除草的过程中抽走了劳力,就一定会降低产出的水平。1869 年冯?列

区荷芬在浙江杭州附近旅行时,就注意到这一重要事实。

这片休耕(太平天国之乱以后)的地区,曾是一片沃土,供养过大量的人口;至今大部分

还没有耕种。原因似乎在于中国利用土地的方法取决于一定规模的有效人口;如果规模太小,

甚至不能耕种一小块土地。此外,中国人的有限劳力补充和落后的农具,似乎是劳动组织十分

紧密,工作如此辛苦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国家,耕地的规模,似乎与一定数量的人所能提供的

肥料的数量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如果这些人中有一部分由于疾病或战争死去,所提供的

肥料也就下降。于是潜在的耕地规模就要减少。因此如果有一半人口死亡,就有一半土地不能

耕种。②

然而,这就是家庭农田得以供养中国众多人口的土地与劳力之间的关系。

村庄和农户

农村家庭的组成,少的为 4 至 6 人,多的可达 30 人,居住在大小不等的

村庄里。在气候恶劣的东北,由于有大量肥沃的土地,自 19 世纪 80 年代以

后,新的村落迅速出现。这些拥有 20 到 50 农户的新村落,接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异能古董商2  职场屠龙术·骊珠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唯我青仙  命运天尊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轮转阴阳  贴心妹妹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穿越吧,诸天  论剑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不是猛龙不过江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多元时空旅者  灼灼如镜花  吸血三姊妹  水情绮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