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页。
③村松祐次:《近代江南之租栈》,见第 5 章。
④满铁上海事务所调查室:《华中农村的社会状况》,第 17—21 页。
①内田智雄:《中国农村之分家制度》,第 413—414 页。
②马杰里?沃尔夫:《台湾乡村的妇女和家庭》,第 36 页。
持分土地和财产。
无论分家的理由是什么,这一普遍长期沿用的习俗,使得大块的甚至小
块的土地占有分解。有些事例足以表明,为什么向下的社会流动总是出现,
并且最终削弱了富人。1930 年,满洲绥化县一户富有的农家,把 1000 多垧
(667 公顷)的地产分给 11 个儿子。①七年以后,这 11 个家庭已经售出土地
45 垧。这就意味着从父母转到儿子手中的土地减少了 5%。在河北的徐水县,
一个有地 210 亩(15 公顷)的地主,1882 年把地分给三个儿子,儿子们又将
财产分给他们的后代。②到 1940 年,他们中间共有 15 个新家庭,种地 324
亩(大约 21 公顷),而在 60 年前,一户曾种地 210 亩(15 公顷)。
家及其收入
在拥有土地的上层人物之下,是规模不同和贫富不同的其他家庭,他们
的成员也生活在一起,分享一切。③家庭或者说‘家’,是中国农村任何地方
的最小、最紧密的社会单位。就此而言,在中国城镇也是如此。费孝通曾生
动地描绘:
在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家,一个扩大的家庭。这个组织的成员拥有一份共有的财产,共
有的预算,通过分工合作谋生。也就是在这个组织里,孩子们出生、长大,物质享受、知识、
社会地位都继承下来。④
家犹如一个合作单位而起作用。它的成员完成分配给他的任务,把收入交给
家长,平等分享处置报酬之权。主要的决定都在家长和别的成员讨论之后作
出。下面是对河北沙清村农民的访问记录,描绘出这样的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种地。”
“家长、家长的妻子、长子、次子在劳动分工上是不是不同?”
“不是,他们共同劳动。”
“家长的责任是什么?”
“他管理家庭成员的劳动。男人种地,女人做家务,绣花。”
“是不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进行田间劳动?”
“不,绝大部分仅由男子来干,但是如果人手不够,女人也来帮忙。”
“这时家长也参加劳动吗?”
“他像家里其他人一样劳动。”
“日常的劳动计划是怎样决定的?”
“家长把所有人找到一起,在吃早饭时讨论。”①每个家都由尊崇祖先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水情绮迷 不是猛龙不过江 异能古董商2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多元时空旅者 贴心妹妹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吸血三姊妹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命运天尊 轮转阴阳 唯我青仙 职场屠龙术·骊珠 论剑 灼灼如镜花 穿越吧,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