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手工业品收入下降使农户不得不改变他们的消费。至 1936—1937 年,
这些手工业品的出口,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总值上,仍远低于 1930—1931
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事实上,它们的价格比粮食价格下降得更快。①在 1931
年至 1934 年间,天津和上海的茶、烟、酒、牲畜、粮食、棉制品和油料的价
格指数持续下降。不久产地的价格也下降了,农民们很快发现较低的销售价
格不敷他们的单位生产成本。1934 年陈翰笙的报告说,广东农民毁掉桑园,
以致桑园面积下降 30%以上。②一项研究茶业的报告表明,该作物面积的下降
相似。③棉花生产的经济状况对农业人口来说,也同样令人沮丧。
①吴大业:《世界经济衰落中之中国》,载方显庭编:《中国经济研究》,第 1 卷,第 45—56 页。
②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 3 卷,第 392 页。
③同上书,第 3 卷,第 393 页。
④查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 3 卷,第 396 页无江苏棉织业,亦无常德棉织业;第 397 页有
常熟棉织业,第 398 页有南通(即通州)棉织业。据此,原文“Ch′ang…te”(常德)疑为常熟之误——译
者。
⑤同上书,第 3 卷,第 396 页。
①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3 辑,第 615 页。
②同上书,第 3 辑,第 627 页。
③同上书,第 3 辑,第 629—630 页。
近来,(1932 年左右)世界经济崩溃更为广泛,已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中国主要的棉花
市场遭到世界棉花市场状况的严重打击,以致在我国各个棉花市场上生产成本都得不到补偿,
因为在市场上买方已经下降。④
同一资料来源,继续描述了陕西的棉花生产成本如何超过了市场价格的三
倍。湖北和浙江棉花价格暴跌,也榨干了处于居高不下的成本和市场销售下
降之中的农民。
但并不只是世界贸易的收缩摧毁了农村经济。1932 年大量的银元开始从
内地流向沿海城市,这是一个由美国银价上涨引起的金融资本流出农业的前
所未有的动向。这正好发生在农村经济亟需贷款的时候。伴随着白银的外流,
农业投资利润率急剧下降。1932 年至 1933 年,上海的银行存款增加了一倍
多。②
农民们还得忍受另一个打击。过去中国不同地区因为旱涝灾害而遭受周
期性的歉收时,地方官员有责任开仓放粮,或从外省购进粮食。但在这一时
期,行政权能受到削弱,已不能像过去那样成功地采取这样的措施。有些地
区甚至开始出现饥馑。 1933 年一个中国农村调查团来到陕西,在日志中
描绘了乡村的悲惨情景。
7 月 4 日(1933 年)。我们调查了西碴磨村。西碴磨村有水浇地,水来自一条小河。当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职场屠龙术·骊珠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贴心妹妹 不是猛龙不过江 轮转阴阳 唯我青仙 命运天尊 水情绮迷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多元时空旅者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穿越吧,诸天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灼灼如镜花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吸血三姊妹 论剑 异能古董商2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