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注:37 所大学有 40 个校园。
7
102
2
34
2
10
来源:《晚清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1897—1931》,第 99—100 页;
卢茨:《基督教院校》,第 531—533 页,《中国基督教院校一
览表》。
①交通大学属交通部,向不列入国立大学——译者。
②原文如此,疑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译者。
③系哈同设在爱俪园内规模很小的大学——译者。
④30 年代并入岭南大学医学院——译者。
到 20 年代早期基督教学院和大学曾达到顶峰。如表 3 所示,1922 年它
们建成了将近一半的主要高等学府。这正是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时期,因此
甚至在教会学校数目增长时,它们也不得不面临来自中国社会的新的挑战。
“五四”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与基督教改宗发生冲突。1922 年在北京举行的
世界基督教学生联合会,在全中国青年学生中触发了一场反宗教和反基督教
运动。如胡适于 1925 年在燕京讲话时指出的那样,基督教在华教育面临三种
新的困难。首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人的新的民族主义精神,“对列
强的恐惧消失了,而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因此出现了恢复主权的运动,
同时相信“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侵略上采用的方法是传播宗教和开办学校”。
第二,青年知识分子的“新认识的理性主义”会向基督教信条本身提出挑战,
要求“拿证据来!”①最后,胡适认为整个传教事业充满内在弱点。(中国的
爱国者们注意到,从学院的历史发展中看,它们是由一批有时主要资格是在
宗教方面而不是在学术方面的人员创办的。)因此胡适极力主张教会的教育
家要有办法回答两个问题:他们是否不能集中人力和物力发展少数真正优秀
①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1925 年在燕京大学的讲话),《胡适文存》第 3辑第 4 卷,第 728—733
页;关于有用的述评,见杰西?G。卢茨:《中国民族主义与 20 世纪 20 年代的反基督教运动》,《现代亚
洲研究》第 10 卷第 3 期(1976年 7 月),第 395—416 页;又见山本澄子:《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关于
详细情况,见叶家哲:《宗教、爱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轮转阴阳 唯我青仙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多元时空旅者 水情绮迷 穿越吧,诸天 论剑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吸血三姊妹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贴心妹妹 命运天尊 不是猛龙不过江 灼灼如镜花 异能古董商2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职场屠龙术·骊珠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