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曹禺的剧作在技巧上明显摹仿西方模式,但在内容上全然是中国
的。他的作品把同时代人所共有的情感和关注戏剧化。他的剧作的主题,以
《雷雨》和《日出》为例,是大家很熟悉的;旧的婚姻制度的悲剧,封建的
家庭结构,下层阶级所受的压迫,城市资本家们的腐败,以及年轻知识分子
所受的挫折。但是曹禺能给这些主题以尽情渲泄的毁灭性的力量。在这方面,
他像巴金,他把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戏剧。曹禺同巴金一样,在很大程
度上受感情的支配。在写《雷雨》时,他写道,我被如此强烈的一种突发的
激情紧紧地抓住,以致我不得不寻求把它发泄出来。当他写《日出》时,他
同样“自始至终被强烈感情”所主宰。③事实上,曹禺的大多数剧作可以视为
他在上演自己的感情。它们也暴露了人们在巴金的小说里发现的同样的缺
陷,散漫的笔调,过分热衷于运用夸张的语言,以及通俗剧和煽情主义的倾
向。但是作为一名剧作家,曹禺比巴金有一个明显的优势,他能够借助活的
媒介来传达他的真实情感。
尽管曹禺对受迫害者非常同情,但他并没有狭隘的政治性。他无意用辛
劳发展起来的媒介作为宣传的工具。身为一个艺术家和社会批评家,他只关
心他所看到的“日出”前弥漫的黑暗——战争与革命前夜可怕的现实的种种
弊端。与鲁迅和茅盾一样,他既无法提出积极的治理措施,也无法提出对未
④刘绍铭:《曹禺:契诃夫和奥尼尔的不情愿的追随者,文学影响研究》,第 10页。
①这句话的英译文引自胡耀恒:《曹禺》,第 54 页。
②由于内容狂放,这一幕在演出时往往被删去,很使曹禺懊恼。
③刘绍铭:《曹禺:契诃夫和奥尼尔的不情愿的追随者,文学影响研究》,第 6 页;胡耀恒:《曹禺》,
第 24 页。
来的具体展望。在《日出》的结尾,女主角引用她已故丈夫①(也是一个诗人)
的小说中的话说:“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
我们要睡了”。②
这几行有名的台词是预言。1936 年,中国确实处在一场国家大变动的前
夜,但新的“黎明”并没有给曹禺的同胞的生活带来多少光明;相反,它引
来了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与延续不断的革命的时期。
①《日出》剧本中对陈白露以前的丈夫的生死未作明确的交待——译者。
②曹禺:《日出》,第 236 页。关于曹禺剧作的英译本,见 A。C。巴恩斯译的《雷雨》和《日出》,克里斯
托弗?C。兰德和刘绍铭译的《原野》。
战争与革命,1937—1949 年
“民族抗战”的英雄传奇
1937 年 7 月 7 日的卢沟桥事变,引发了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也将文学
活动推向高潮。文学界知识分子的空前团结,取代了 30 年代早期的宗派主
义。曾使左翼文学队伍严重分裂的“两个口号”的论争,几乎在一夜之间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水情绮迷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穿越吧,诸天 论剑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命运天尊 唯我青仙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不是猛龙不过江 职场屠龙术·骊珠 异能古董商2 灼灼如镜花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贴心妹妹 轮转阴阳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吸血三姊妹 多元时空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