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74部分(第3页)

第74部分(第3页)

甚至夏志清,一个公开自称的反共分子,也特别提到 1945—1949 年时期

是共产党地区作家,尤其是小说家的高峰创作期。①除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

河上》(1949 年),还出现了周立波的《暴风骤雨》(1949 年)、赵树理的

②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 767 页所引。

①同上书第 472 页,菊地三郎论述南北极格局中共产党文艺和非共产党文艺的消长。因此战后年代看到“北

方文艺”(延安)的胜利和“南方文艺”(重庆和上海)的失败。见菊地三郎:《中国现代文学史》第 2

卷,第 3、4 部分。

《李家庄的变迁》(1949 年)和欧阳山的《高乾大》(1946 年)等作品。在

诗歌方面,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1945 年)成功地采用陕北民歌的

形式,讲述了一个人们所熟悉的地主的暴虐和曲折的爱情故事。继《白毛女》

的成功,另一民间歌剧《刘胡兰》获得了好评。②

与共产党控制区创作的勃发情况相反,城市文坛在这段时期相对说来较

贫瘠。出版的大多数作品是重新发行和重新印刷的流行小说和诗歌。在翻译

领域,引人注目的一大批西方作家——福楼拜、左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契诃夫、易卜生、罗曼?罗兰、狄更斯和莎士比

亚,以及许多其他作家,以多卷丛书的形式介绍给人们。根据报道,这个时

期最为流行的西方小说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随风而去(Gone withthe

wind) 》,由多才多艺的傅东华以简洁贴切的《飘》为题译成中文。③

城市里的主要创作媒介是电影,它在流行程度上取代了戏剧。这两种体

裁曾经有过相濡以沫的密切关系。中国电影业从一开始就使用戏剧界的人

材。在战争年代,电影从业人员加入了大量的剧团为国家效力。随着战争的

结束,戏剧完成了宣传鼓动的使命;大多数业余剧团都解散了。美国影片(日

本占领期间禁映)的涌入,更加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战后的几年是中国现

代电影的黄金时期。①

这一新体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是不难发现的。电影业雇用了文艺界第

一流的人才张爱玲、阳翰笙、田汉、欧阳予倩和曹禺,他们写作原本的影片

脚本;另一些戏剧家(如柯灵)是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专家。战争期间

写得最好的一些剧作——尤其是《正气歌》(写的是明朝著名的忠臣文天祥)

②和《清宫怨》——都拍成了精彩的电影。小说作品是改编的另一丰富源泉。

在有些情况下,如老舍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电影剧本甚至超过了原

著。为了促进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发展,田汉与洪深充当了上海两家主要报

纸《大公报》和《新闻报》的电影特刊的编辑;最后,刘琼、石挥、白杨及

胡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最初在剧团里得到锻炼)的演技,也达到了微妙老

练的高超境地。

这一新的类型的文学性和戏剧性都优于纯电影。一部影片的质量往往更

多地取决于它的脚本和演技,而不是视觉技术(摄影技巧、灯光、剪辑、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水情绮迷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穿越吧,诸天  不是猛龙不过江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灼灼如镜花  论剑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职场屠龙术·骊珠  吸血三姊妹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命运天尊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贴心妹妹  多元时空旅者  唯我青仙  轮转阴阳  异能古董商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