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79部分(第1页)

第79部分(第1页)

英、美、苏很快即将从政治上或军事上采取行动,以缓解日本的孤立情绪。

当其中几个强国于 1937 年 11 月在布鲁塞尔会晤来讨论这一事件时,日本的

孤立和受到排斥都已经非常清楚了。

①卢沟桥事件的最近最可靠的叙述是寺平忠辅的《卢沟桥事件》。

中日战争期间的强国形象,1937—1941 年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的双重现象——日本的外交孤立和西方对中国重新

产生兴趣——在 1937 年 7 月战争爆发后变得更加清楚。与战场上的胜利形成

强烈对比的是不可捉摸的战争目的问题。日本为对华战争正投入大量军队(士

兵人数超过 100 万),并于 1938 年 4 月在国内宣布全国动员,使整个国家为

胜利而行动起来。但是,打这场战争究竟为了什么并不清楚。正值日本的军

政首脑打算把日本的亚洲政策通过与英美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转向帮助恢

复某些稳定意识的时刻,这场战争爆发了。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了,

然而对为什么一定要打这场战争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对这场战争将带来什么

后果,也没有共同的预见。当时日本能想出的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建设新秩序

的漂亮措辞。对“新”的强调表明了他们不回到过去的意识。相反,这场战

争将是改变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手段。日本正在实现“改变当前社会和

经济组织”的历史使命。①对国内,这意味着减少甚至消除西方的影响——党

派政治、私人利益和享乐主义。著名社会学家高田保马声称,日本人必须学

会俭朴地生活,使个人的安康与全民族的福利一致。他们必须让个人利益服

从社会监督。对国外,新秩序的概念使这场战争合理化,用高田的话说,“中

国和日本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更为崇高的目的(通常指亚细亚

主义或亚洲新秩序),以加强亚洲对西方的集体自卫。②

这样的自我粉饰暴露出日本人对其未来的地位是多么的绝望。对中国呼

吁泛亚细亚主义无异承认这场战争不能在战场上赢得。如果中国人觉得他们

被西方忽视,因此除遵从日本确定的东亚新秩序外别无选择,那么这种呼吁

可能不全是绝望的花言巧语。的确,有一些中国人以前就倾向以朋友对待日

本人,著名的如汪精卫,他们仍抱着维持两国密切关系的幻想。他们相信中

国不可能从其他国家得到很多援助。这是他们最大的失算,也是日本最大的

失算。他们将会发现,远不只是这两个国家继续进行战争,它越来越成为全

球冲突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把其他国家卷进来。

根据中国的观点,这种有利的发展完全不是预先注定的。1935 年共产国

际大会③提出的人民阵线,在 1935—1937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理想多于现

实,主要是因为美、英不愿意把自己与苏联拴在一起,后者可能会把它们卷

入对法西斯国家的过早冲突。此外,苏联自身的力量被斯大林的清洗所削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不是猛龙不过江  水情绮迷  命运天尊  多元时空旅者  吸血三姊妹  轮转阴阳  论剑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灼灼如镜花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穿越吧,诸天  职场屠龙术·骊珠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贴心妹妹  异能古董商2  唯我青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