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军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就这种工业基础的明显的重要性而论,实际成就
是太少了。直到 1935 年,为了发展重工业,才建立国家资源委员会。资源委
员会于 1936 年开始一项发展工业的三年计划,但直到战争开始后资金仍严重
不足。②因此, 1937 年国家的国防工业仍停留在草创阶段,而军队仍继续大
量依赖外国的武器和装备来源。中国的兵工厂的确生产了大量的步枪和机
枪,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以及载重汽车、石油和无线电设备仍然不得不进口。
大约 30 万军队已经接受了德式训练,但其中只有 8 万全部用德国武器装备。
大约 170 万国民党军队的其余部分,以欧洲和日本的标准看,训练很差,装
备窳劣,而且分属于无数实际上各自为政而又互相猜忌的司令部。③
政治上,中国也已开始为预期的与日抗争进行动员,但是进展同样很慢,
令人忧虑。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第 3 章《对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统治的
评价》)后,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开始谈判第二次统一战线。蒋介石同周恩
来于次年头六个月会谈了五次,然而到 7 月战争爆发时仍未达成协议。①
1937 年春,蒋介石还曾采取不寻常的步骤,邀请全国 400 多位头面人物
到旅游胜地庐山出席谈话会,共商国是。被邀出席会议的不仅有国民党的知
名人士,而且有小党派(如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第三党和学术及职业
团体的杰出非党人士胡适、傅斯年和张伯苓)。谈话会实际上是直到战斗已
经开始的 7 月 16 日才召开的。尽管政府早在战前就试图这样做,以便与不断
高涨的抗日情绪保持一致,但它依然继续监禁如陈独秀等政治犯,并对抗日
民族救亡运动的民众领袖即所谓“七君子”起诉。
不过,战事一开始,战争准备就加快了步伐。与共产党人的统一战线终
于结成。政府的领导结构全部更新。同时,绝非不重要的,是政府、民众和
物资开始向中国西部内地省份大规模迁移。因此,国民党统治的结构和环境
①刘馥:《现代中国军事史》,第 97 页;威廉?C。柯尔比:《德国与中华民国》,第 217—223 页;于尔
根?多梅斯:《推迟的革命》,第 580—585 页。
②关于国家资源委员会,见本书第 3 章,1932 年创办的被责成通盘研究军事、工业、文化等国防需要的
国防设计委员会为该委员会之先导。见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下册,第 292 页。
③同上书,上册,第 324—326 页;刘馥:《现代中国军事史》,第 112、153—155页;多恩:《中日战
争,1937—1941 年》,第 6—10 页;陈诚:《八年抗战经过概要》,第九表。
①见本书第 12 章(范斯莱克著);关于蒋同周的会谈,见美国国务院档案89300014154,1937 年 7 月 23
日,附件:毕恩来致雷蒙德?莱斯利?比尔信。
都改变了,虽然它的基本特征——一种依恃武力的独裁统治——依然没有变
更。
为了在政治上动员全国,政府试图同时加强蒋介石中央集权的独裁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论剑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灼灼如镜花 职场屠龙术·骊珠 唯我青仙 水情绮迷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多元时空旅者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穿越吧,诸天 异能古董商2 吸血三姊妹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贴心妹妹 轮转阴阳 命运天尊 不是猛龙不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