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荒谬的是有些工业陷入了缺乏消费需求的状况。人民不断贫困限制他们
只在最紧迫的必需品上花钱,尽管人民极其需要新的衣服,纺织品市场也变
得呆滞,因为他们的购买力已经衰竭。需求的减弱也打击了生产资料制造商。
例如在 1942 年以前,由于铁路和防空洞的修建,炼铁业曾经繁荣过。当政
府放弃这些项目时,炼铁业就陷入萧条,并损及煤炭和炼焦等有关部门。对
工业机械和军事装备的需求仍居高不下。但是,中国的钢铁制造商通常不能
①弗雷恩:《自由中国的新政》,第 41 页;史国衡:《中国进入机器时代》,第60—61、134 页;《战
时中华志,1937—1945 年》,第 385 页;陈达:《现代中国的人口》,第 55—56、112 页,表 58;陈达:
《中国劳工阶级与当前经济危机》,《社会建设》第 1 卷第 4 期(1948 年 8 月 1 日),第 17 页;李紫翔:
《抗战以来四川之工业》,第 43 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国民党中国的劳工问题札记》,第 20—
28 页。
满足这一需求,因为他们缺乏所需要的设备、原料和熟练的劳动力。②
为了与通货膨胀作斗争,早在 1938 年 12 月政府就最初试图限定日用和
必需品的价格。这很快证明是无效的。后来政府颁布了一连串的新规章,取
缔商品投机及压低食品、工业原料和租金的价格。然而,到 1941 年 10 月,
中国银行宣布所有这些措施“完全失败”③
国民党对价格管制的兴趣,在美国于 1942 年 10 月通过一项反通货膨胀
法后复苏了。因为他们推断:在战争时期,物价管制是现代国家的标记。何
廉和杨格等财政和经济专家建议重庆领导人不要管制物价,其理由是管制物
价并不触动造成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而政府也缺乏实施管制的行政手段。
他们警告,管制物价不会有人理睬,并将使公众的信心受到损害。政府对这
些警告置之不理,于 1943 年 1 月 15 日实行一种新的物价管制体制。黑市被
禁止,违犯者受到恫吓将被处以可怕的刑罚,直至判处死刑。也是为了管制
物价——以及增加税收——国家对经选定的商品实行专卖。从 1942 年起,它
着手大量收购这类货物,并以固定的低价卖出。这些措施影响日用必需品
(米、盐、食用油、糖、燃料等)、工业品(铁、钢材、棉纱等)、出口品
(钨、锡、茶、猪鬃、桐油等)以及棉花、烟草和火柴等各种货物①。
政府用管制物价与通货膨胀作斗争的几次尝试都未生效。中国缺乏这样
的前提,那就是对领土和政治的牢固控制,一批有效能的和诚实的官员,和
一个起作用的运输和通信系统。除了少数主要城市,管制普遍不起作用。被
管制的商品从那些城市流往其他地区。重庆有几次面临严重的米荒,因为别
处米价较高。甚至在主要城市,实际市场价格也超出官价,1943 年平均为
14%,1945 年平均为 67%。②
物价管制有时对工业具有灾难性的后果。例如,1943 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水情绮迷 命运天尊 唯我青仙 轮转阴阳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异能古董商2 论剑 灼灼如镜花 多元时空旅者 穿越吧,诸天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贴心妹妹 不是猛龙不过江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职场屠龙术·骊珠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吸血三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