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卷,第 11—24 页。这两封信的英译文摘录及对其意义的分析,见我的文章《论 1927 年毛泽东“异端”
的性质》,《中国季刊》第 27 期(1964 年 4 — 6 月),第 55—66 页。
②《毛泽东集补卷》第 2 卷,第 297—298、299—300 页。
①一种神学教义,认为基督将以有形的方式复临大地,在全世界建起一个神权王国,从而引进基督教的千
年国度——译者。
随后再谈毛泽东思想的战略方面。)但是,尽管他关于革命时间表的想法有
这些变化,他的军队与群众之间关系的观点,只要斗争的形式主要是军事的,
却一直坚定不移。实质上,这样的关系被概括为鱼与水的隐喻,这是他在 30
年代提出来的。很清楚,这一提法并没有低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因为没有
群众同情与支持的“水”,革命军队的“鱼”就会无助地死去。因此,共产
党人必须精心地培植人民支持的根源,使得维持他们的“水”不致于干涸。
同时,毛泽东的隐喻也表现得很清楚,军事斗争将由红军代表群众来进行,
而不是靠群众自己。
细致地分析从 20 年代到 40 年代毛泽东思想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将会在
很大程度上与第 3 和第 10 两章中的按序叙述重叠。毛泽东的关于革命的目的
和策略想法的主要特点,将只按主要阶段简要地综述如下。
早在 20 年代,在井冈山,毛泽东不仅发现了正规组建的游击队的重要
性,而且发现了根据地的重要性。在根据地,红军可休整,可发展与居民的
接触。没有这些,红军的作战只会成为军事冒险。然而,在那个阶段,毛泽
东在他在偏远山区的作战行动和不仅李立三而且毛泽东本人也在满怀信心地
期望的全国“革命高潮”之间的关系上,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在 1928 年 11
月 25 日《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中,毛泽东断言井冈山红军的活动,不
算是暴动,这只是“打江山”,只要没有全国的革命高潮出现,情况会继续
是这样。但是,毛泽东很快萌生红军控制区域的迅速扩大,可大大地促进革
命潮流高涨的思想。这样,在中央来信要求毛泽东和朱德将队伍分得很小,
散向农村中,目的在于保存红军和发动群众时,毛泽东在 1929 年 4 月 5 日《前
委致中央的信》中回答说,中央此信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
了。信中向中央建议,在国民党军阀长期战争期间,中共要和蒋桂两派争取
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以一年为期完成此计划。在此一年中,要在上海、
无锡、杭州、福州、厦门等处建设无产阶级斗争的基础,使能领导赣、浙、
闽三省的农民斗争。①
至于共产国际,虽然它常常决定不了高潮到来有多么快,因而也不能决
定是否应告诉中国共产党人是推进还是巩固他们的地位,它却对这些事情有
一个首尾一致的十分清楚的理论见解。在本质上,莫斯科的观点是,红军的
活动和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是重要的,不过,只有当这些活动与城市里的有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轮转阴阳 职场屠龙术·骊珠 多元时空旅者 穿越吧,诸天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命运天尊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论剑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异能古董商2 唯我青仙 贴心妹妹 吸血三姊妹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灼灼如镜花 不是猛龙不过江 水情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