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某一个地方的兴衰,的确与政治家的决策有很大的关系。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该城是张居正执政期间,为开放边境贸易而倡议修建的“板升”城;再说今天的深圳市,如果不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恐怕至今还是保安县的一个小渔村。北京城的运气非常好,一是碰到了忽必烈和朱棣这样两个皇帝,对它情有独钟;二是负责修城的刘秉忠与姚广孝,都是非常有见地的设计师,没有他们,北京城不可能有令世界瞩目的帝京气象。当然,仁宗的短命也是北京城作为首都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他再活十年,北京城会是怎样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两个孝子,一场悲剧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临江仙》,想必所有的三国迷耳熟能详。我十一岁时读这首词,内心便受到感染,产生难以排遣的惆怅。后来,当我第一次坐上渡船行驶在长江上,便禁不住吟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到词的结尾“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年少的我,虽不大理解这词中的苍凉,仍然觉得这种感伤既让人亲近,又让人害怕。
等到成年后,我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并非罗贯中,而是明嘉靖年间的杨慎。罗先生创作出不朽名著,但非杨慎之词,不足以表达他小说的主旨,可见这首词所含蕴的人世沧桑,具有多大的震撼力。
但是现在,我却想让读者读杨慎的另外一首诗: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垄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这首诗名为《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是杨慎死前二十多天写下的,语极凄伤,可谓字字血泪。这首诗的背后,隐藏的是杨慎一生巨大的悲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杨慎一家是怎样结怨于皇帝的(1)
杨慎,字用修,别号升庵,出生于四川新都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杨春,成化十七年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进士,先于其父一届,时年十九岁。杨慎是杨家入仕的第三代,正德六年二十四岁时参加会试,殿试第一成为本科状元。一门三代进士,还出了一个状元。这样的家族不仅仅在新都,就是在全国,亦属罕见。
杨家三代官员中,官当得最大的当数杨廷和。他入仕四十六年,除正德十年丁父忧回家守制三年外,余下四十三年全在京城为官。成化十年,从翰林院庶吉士干起,历任翰林院检讨、修撰、侍读等。弘治二年,改任左春坊左中允,这一职务是太子的老师,这太子即后来的武宗皇帝。三年后,又迁升左春坊大学士。正德二年,由詹事府詹事超升东阁大学士,入阁主管诰敕。担任内阁辅臣不久,因得罪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刘瑾而被驱逐出京,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后升任户部尚书。半年后,刘瑾劣行败露被武宗“忍痛割爱”,诛除了,杨廷和又得以回到京城,入阁当了辅臣。到武宗皇帝驾崩时,杨廷和已是首辅。
武宗一生胡闹,亲近过的女人难以计数,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用情不专的原因,这位风流皇帝竟然没有生下任何儿女。因此,他这一死,便没有法定的子嗣来承继皇祚。按规定,必须在武宗近支的宗藩中寻找一位“皇子”来承祧,主持这项工作的便是杨廷和。
当时有三个人都有条件继承皇位。经过一番考虑,杨廷和选中了朱厚熜。这个朱厚熜的父亲名叫朱祐杬,是孝宗的弟弟。武宗皇帝是孝宗皇帝的独子,朱祐杬是他的叔叔,朱厚熜是他的堂弟。
孝宗的父亲宪宗,是明朝第一个搞“姐弟恋”的皇帝。宪宗十八岁即位,就将年已三十五岁的宫女万某立为贵妃。这位万贵妃一直侍候宪宗长大,两人年龄相差十七岁,论辈份应该是母子,但两人更像姐弟,少年时的宪宗从万贵妃那里知道了情事的快乐。奇怪的是,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二十年不衰,这种“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爱情观,搁在一位皇帝身上,实属难得。万贵妃三十六岁时为宪宗生过一个儿子,但未满周岁就死了。此后,万贵妃一切的怀孕努力都是瞎耽误功夫,她因此很伤心,也变得很歹毒。她只要听说别的嫔妃怀孕了,就一定会将这嫔妃弄死或致其堕胎。因此,宪宗尽管嫔妃成群,却没有谁给他养出儿子来。他当了十一年皇帝后,有一次在剃头的太监面前感叹自己老之将至,却膝下空虚。太监这时斗胆告诉他:有一个来自广西的宫女,姓纪,生下了一个儿子,为免遭万贵妃的毒手,宫里头的人都替纪氏隐瞒,放在隐蔽的安乐堂中偷养,如今这孩子已长到六岁。宪宗喜出望外,立即宣旨将孩子从安乐堂中领出来,交给周太后扶养。据说万贵妃得信,没有一个月就将纪氏毒死。但对孩子她却没有办法,因为周太后那儿防范严密,她无从下手。
既然宪宗有了儿子,万贵妃便改变略图,由对其他嫔妃的“计划禁育”变成“鼓励超生”。这样,短短几年,宪宗便又有了十一个儿子。
但因纪氏所生的儿子是老大,便理所当然成了太子。这个太子朱祐樘,就是武宗皇帝的父亲孝宗皇帝。
孝宗是个好皇帝,但养了一个坏儿子,武宗不似父亲正派,勤勉政事,却像祖父宪宗皇帝那样风流、昏庸。他喜欢和那些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上床,大约也是承继了祖父“姐弟恋”的传统。
介绍了这么多背景资料,话题还是回到武宗的接班人上头。按道理,孝宗皇帝的十一个弟弟的后代,武宗皇帝的堂兄弟,都有资格承祧。但杨廷和从综合条件考虑,选中了朱厚熜。
杨慎一家是怎样结怨于皇帝的(2)
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在孝宗即位之后,被封为兴王,藩邸在湖北安陆。朱祐杬就藩之后,朱厚熜在安陆出生。正德十四年,朱祐杬病死,谥号为献,朱厚熜十三岁袭封兴王。
武宗皇帝死时,朱厚熜十五岁。在杨廷和主持下,朱厚熜来到北京继位。
杨廷和谙熟朝廷掌故,在朱厚熜来京后,便找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谈了一次话:他要朱厚熜办一个法律手续,过继给他的伯父孝宗皇帝。这样,他将以孝宗的儿子而不是侄子的身份来嗣位。这种做法叫承祧。朱厚熜满口答应,因为他知道,如果不答应,这个皇帝就轮不到他做了。
但是,当朱厚熜登基成了名符其实的皇帝后,他立刻就变卦了。他登基后的第六天,就下诏群臣讨论如何尊崇他的亲生父母。当杨廷和以“承祧”的原则提醒他时,这位十五岁的皇帝恼下脸来狡辩说:“孝宗本是伯父,如何变成了父亲?兴献王本是朕生父,如何又变成了叔父?这样绕来绕去不妥当。”
从此之后,围绕这个问题,世宗与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斗争,一直斗到嘉靖三年的正月,世宗如愿以偿,尊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杨廷和眼看无法挽回,愤而致仕回到四川新都颐养天年。这件事,是明史嘉靖朝中有名的“大礼案”。
然而,大礼案并未因杨廷和的去职而停止,反而更加激烈。
桂萼与张璁:不得不说的两个人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哭泣的骆驼(完结) 京城大律师 害羞心理学 鸦片战争实录 拥抱黄金飞翔 巨商沈万三 项塔兰 三国之仲谋天下 (全职高手同人)〖全职高手〗叶修巨巨,求放过! 巨富 盗墓之王 四合院:过继一大爷,我选择躺平 人力资源全案 末日骷髅王 读心术:全家读我心后竟造反了 心胜:金一南将军随笔集 地产谎言 富爸爸富孩子,聪明孩子 故纸眉批(全本) 淘宝十年产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