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过去经常出现这样的想法。
你的信仰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一个是知觉、智力层面,另一个是潜意识、先决层面(前提在某事发生或得到考虑之前必须存在或被承认的状况)。只有在范式深入内心之后,你的思维才会出现局限,这与你创建一个大远景的潜力或能力无关,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建议你创建一个不受范式影响的远景。你可以依据自己的信仰制定自己的财务计划。随着财务状况的变化,你的内心将会产生一个新的、积极向上的信仰模式。与按图索骥的思维方式不同,我们认为你应当将这种“是-做”(Be…Do)序列铭记于心,重新塑造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使它在内心出于最重要的地位,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做-是”(Do…Be)序列—学习这种技能。达到这种境界(心随境动)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而这种心智培养不是通过演讲或思维练习就可以达成的;只有付诸行动和实践,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后,你将会心随行为而动。在“财富圈过程”中,你将会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行事,你的内心将赴从行为的指挥。
前面已经介绍过,我是在内部拉斯卡的一个农场长大的。我的家人总是为了赚钱而努力工作,耳濡目染,我也常常将努力工作与赚钱等同看待,从来没有想过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我自学人类行为学和财务战略的时候,我发现,一些人努力让钱为自己工作,另一些人却自己努力为钱工作,而实际上是前者最终的财富更多。自开创百万富翁制造项目以来,我逐步认识到我不是一人踟蹰而行。我发现有许多人相信我的神话。
我们的理念受父母、老师以及我们生活中其他成人的影响,这与我们看待许多事物,如看待人、关系、食物、健康等观点在很大程度上相似。我们的理念还可以追溯得更深远,超越了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成人,我们可以追溯到他们生活的环境,追溯到他们的父母、他们父母的父母……所受的教育。这些理念根深蒂固,由于它们常常处于潜意识状态,因此会形成一个持续运转的圈—直到有人打破这个圈。你可以打破这个圈。关于金钱的理念不仅多,而且差异大,但是,我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主导因素:
钱很宝贵。我们的父母或祖父母大多生活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代,整整一代人都形成了钱很宝贵的思维习惯。这些人传输给其子女的思想就是,钱来之不易,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储蓄才是硬道理。如果你曾经听过这样的话—“留存下的钱,才能算真正赚了钱”、“不能吃老本”或是“我们买不起”—你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这种观点,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天上不会掉下金元宝。听多了这种危言之后,人们变得敬畏金钱。
钱是魔鬼,肮脏且恶劣。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有这样的观念,通往罪恶之地的道路旁无绿草。他们所看到的都是金钱灰暗的一面:人们为了金钱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为了三斗米而折腰,在有了很多钱之后,变得厚颜无耻,放荡不羁。一些人甚至认为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而小说和电影也常常突出这样的思想—恶棍赚了大钱。这些人认为,人们应当视金钱为粪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们蔑视金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打破禁忌,大声谈钱(2)
钱会按月流入。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是被别人雇用,或者为一家公司工作,或者是做一名技术精湛的职业人士,领取周薪或是年薪。 从历史上看,这可以保障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风险与报酬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风险低,报酬也低。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那些干得很出色的人,无论为一家公司工作或者是做一名技术精湛的职业人士,其发展机会都受到限制。除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特例,一般来讲,年薪达六位数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毕其一生,工资也只能是略微增加。又慢又稳者必胜。听信了这种谎言,人们小心谨慎地看待金钱。
钱是身外之物。这种格言使得人与金钱之间形成了失败的关系。一些人觉得他们不想发财,或是觉得世界被有钱人主宰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发财致富并实现财务自由。变得更富有是我们的权利,我们应当利用自己的资源,并认识到为变得更富有所做的一切努力是值得的。你赚了钱,并不意味着其他某个人损失了钱。在赚钱的同时,你的捐赠能力也随之增加,而你有责任做慈善事业。仁者爱人。
赚钱是男人的事。这种理解使得人与金钱之间形成了无动于衷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是由男人负责赚钱养家,也是由男人掌管家中的财政开支。这还是不久前的事情,我们中可能还有一些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虽然这其中有性别倾向,例如,相对于女人而言,男人会在钱包中放更多的钱,其所做的投资也比女人多,个中原因却与遗传无关;这是多年的生活习性造成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明白,钱是没有性别的。在我所开展的项目中,有一个项目—“财富主角:男人不是解决方案”引起了财富创造者的共鸣。这是一个要求每个男人和女人以及他们深爱着的儿子和女儿都必须做的一个研讨会。带块熏肉回家是他的责任。
金钱是一剂良药。这种理念使人与金钱形成麻木不仁的关系。对一些人来说,依赖购物疗法有很长一段历史了,没有一件新衬衫解决不了的事。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我们中的许多人会用花钱消费的办法来平息对生活中的不满。一些人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无论干什么,都有父母或是信托基金买单,在此过程中,他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变得漫不经心。这是一个堕落的、游手好闲的圈。新车成了旧车,壁橱里装满了衣服,游戏室里堆满了玩具。这个世界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好东西值得我们购买了,我们的钱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了。不,不是这样的;毕竟,钱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正如吃撑了有害一样,在不好的事情上过度消费也会使人变得呆滞、悲伤。购物消费应适可而止。
金钱是祸水。这种悲观主义使得人与金钱之间形成了一种消极关系。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钱常常是个问题。钱总是一个易引起人们争论的话题,与邻居攀比令人精疲力竭,女企业家们常常被看成榆木脑袋,她们的身份当然也是一成不变的。变富将会变得更糟。金钱是如此大的负担,更不要说那些文书工作和责任了。这些金钱观形成了这样的看法,金钱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解决办法。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谁还敢指望兴旺发达?
打破禁忌,大声谈钱(3)
君子不谈钱。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中的许多人接受的教育是,谈话中提及钱是没礼貌的。金钱和财务成败是个人隐私,不应当当众讨论,当然也就不能相互传授了。我们中有几个人曾经问过父母有多少钱?甚至是现在,不知道其配偶拿多少工资的也大有人在。这种影响举足轻重,并由此形成了这样的环境:鲜有人正儿八经地开展有关金钱和财务的谈话,人们非常需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的谈话技巧。亲爱的,绅士淑女是不谈论这些事情的。这种申斥使得人与金钱之间形成了愚昧无知的关系。
在上面这些例子中,除非你的父母有意识地采取与众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否则他们就力图将你打造成与他们思想相同的人。如果你试图打破这个圈,你将有机会培育你的孩子正确、健康、有利地看待金钱。当你逐渐理解自己的理念,你就会着手改变这些理念。通过付诸行动,再加上你的指导者和你信任的朋友提供的帮助,你的行为将逐步改变。你可以与他人分享你希望形成的新理念,并邀请你的指导者和你信任的朋友帮助找出你的劣根性,这样,你的大脑逐步变得听从行为的指挥。现在就开始重新陈述你的理念。例如,如果你发现自己持有我们前面所描述的任何关于金钱的成见,你将:
1。 从“钱很宝贵”变成“钱取之不竭”,勇敢面对金钱。
2。 从“钱是魔鬼,肮脏且恶劣”变成“钱是益友,可以亲近”,与金钱形成朋友关系。
3。 从“钱会按月流入”变成“生财之道有很多”,与金钱形成多渠道来源关系。
4。 从“钱是身外之物”变成“自己有钱真好”,成功驾驭金钱。
5。 从“赚钱是男人的事”变成“我能够并愿意了解金钱”,辩证地看待金钱。
6。 从“金钱是一剂良药”变成“金钱是用以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一个工具”,关心和尊敬金钱。
7。 从“金钱是祸水”变成“金钱是解决方案”,积极地看待金钱。
8。 从“君子不谈钱”变成“必须谈论钱”,了解更多的金钱信息。
“钱取之不竭”,“钱是益友,可以亲近”,“生财之道有很多”,“自己有钱真好”,“我能够并愿意了解金钱”,“金钱是用以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一个工具”,“金钱是解决方案”,“必须谈论钱”,这些观点与 “钱很宝贵”,“钱是魔鬼,肮脏且恶劣”,“钱会按月流入”,“钱是身外之物”,“赚钱是男人的事”,“金钱是一剂良药”,“金钱是祸水”,“君子不谈钱”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持有哪种观点,你握有决策权,但我估计你现在已经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了。迈出革新第一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决定现在就着手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么你已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提高财务认识,改变生活的机会。
自我实现预言
改变行为应从深刻检视自己的信仰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你做这些练习时,你可能会得到各种评价—从简单地认为你很愚蠢,到觉得你精神失常了。你的信仰已经渗透进每个细胞,因此如果想重新表述你的信仰,你体内的每个细胞都会跟你为难。记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想看书来
打破禁忌,大声谈钱(4)
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有效沟通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西夏死书5:死亡大结局 快穿之三月的谋生之路 文学概论讲义 汶川记忆 超级垃圾系统 龙的崛起:石油战争 虎贲①(全本) 春生的故事 天地人 诡异复苏:不死的优雅诡异美食家 末世进化路 迷城:死亡游戏 佛医古墓 穷人穷在哪 暗云 至高召唤系统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