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依然喊杀连天,声势吓人。「不要放走那名老的道姑!」又有声音连连在喊,高叫:「捉拿钦犯!」
追风散人与玄珠在殿内听得清清楚楚。
清风散人又气又急。心下一阵疼楚;吐出了一口血。
她低叹了一声,自信劫数难逃。她从怀内取出了『化胡经』。「这责任由你来完成!」她把『化胡经』交到玄珠的手上,庄严地交待说:「你要紧记师父的话:『经在教在』!」玄珠接过经书,惶恐地应一声:「师父!」
追风散人又说:「外边和尚主要想抢这一部经。『化胡经』是我教之宝;亦是天下间和尚叛教的铁证。」
「但我希望同师父一齐冲出去。」道姑玄珠说心里话。
「到此地步,你我只好分头行事。你要把经带到塞外交给十八师叔;将事情告诉他。他会知道怎办!」
「但,师父,。。。。我是第一次出门呀!」
「路在口边。若尚有缘,我定会找到你!」
说罢,追风散人便持刀冲出去。。。。。
。。
第3章 黄尘驿道
江山如画,万里多娇。
在这黄尘拂面的大道上,人人都急急忙忙地赶路;彷佛都属身负燃眉之急;彷佛都在努力争取时间;彷佛都是心虑迟了半刻就会因而贻误终生。
这是一日之前,。。。。在这段接近蒙古国燕京的官府驿道上,赶路的人更是熙熙攘攘。因为那是驿道,有时,就有单人策骑或是多人策骑飞驰而过。间或,有人乘轿甚至驱车。但是更多的人徒步。。。。。也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有两个人,步履轻灵,行色匆匆。
他们同是单一色的女装打扮。
淡淡的蓝袍蒙上灰灰的微尘。
一老一少。
不停赶路。
有谁略加注意,就不难又发现:在这两人之中,少的模样清丽绝伦;杏腮桃脸,秋水盈盈。老的外表虽然一般,但亦英气飒爽,全无老态。
他们另外给人的印象是:那年老的,硕健庄严,看来已是饱历风霜,年近迟暮;那年少的,含苞待放,则像初涉江湖,未经世故,有时更显露难掩的天真烂漫。
二人除了背包,身后还佩着剑。
X X X
她们看似母女,又不太像母女。这是因为她们那种相同颜色和式样的衣着。有时人的打扮可以在无意中表现了人的背境和人与人的关系。譬如,她们所穿的同是一袭淡
蓝色道袍,二人所戴女冠,却是一种制服。一种只有在当时当代的道教人士才穿戴的制服。
虽然这种衣着与同一时代的佛教尼姑打扮十分相似,但是除了彼此颜色不同,最大分别还是那顶女冠。佛教的尼姑是不穿戴女冠的。此外,佛教的尼姑大多数露额,甚至,在明显的前额烧几点疤;以表清心寡欲,从此弃绝红尘。这算是古时佛教尼姑最大的标志。
道教在这一点上有其基本的不同。至少,道教不会叫女道徒破相。这是因为道教追求长生,入道为仙,不言离世;他们把同道中的女性叫「坤」道,别于「乾」道;这亦只是必要时所作的阴阳识别而已。若然论到尊称,无论男女老少,一律称作「道长」。至于俗世人士喜欢把他们年轻未婚的女性修行者叫「道姑」,或是把男性的修行者叫「道士」。这都只是俗称。况且,道姑大多带发修行,有些甚至容许婚嫁。这就经常最易引致混淆带来误会。
X X X
她们二人脚下不停,步伐轻快。
一望而知,他们并不是一般的女性道徒;至少就凭这种脚程,她们显然是有深厚的武功底子的。而且,绝对不是平常武功。因为她们走起路来好像全不费力。她们自始至终都是气定神闲,态度从容不迫,步履相当巧密。这是上乘轻功。只可想像,不可言传。
这就好像池塘中静默地滑行的水鸭;表面上只是轻轻地浮着,泛泛荡荡,不着痕迹,其实,水底之下,两脚高低轮动,从而在不声不响的瞬间,泳游远去。
她们已经在路途上消磨了好一段日子。日黑投栈,日白赶路。有时涉水登山,也曾越镇穿林。她们实际上已经从南往北又再从西往东地走了将近一个月了。
老的是全真道龙门宗第二代的女散人。本来,她是全真道清微宗第一代女散人孙不二的记名弟子;她未正式入门,孙不二已仙逝;她于是改投龙门宗,拜在丘处机的门下。后来更被选入十八随从之一,关山万里,追随左右,如今算是硕果仅存的精英了。何况她是一名坤道。
少的则是她自幼就收养为弟子的一名孤女。
X X X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跟着呆妻除妖去 巫盘 耽美 冷面神医的双面爹爹 还珠之笑看云卷云舒 仙道情心 闪婚领证,老公竟是顶流影帝 莫道仙途需百战 龙鹏志 谍变 身份能升级,开局平行世界当皇帝 论大后期金手指的我怎么苟过前期 非典型道士 星魂谷 杯雪完整版 小椴 重生之一统天下 小哑巴被偷人生,豪门大佬来团宠 沈律师的念念不忘 天子谋(苏记棺材铺) 大劫无量 傅爷,退婚后夫人又去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