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生命放射出灿烂光芒。
时常听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议论起教子之难,说来说去难在一个“独”字:
“就这么一根独苗苗,能不娇惯吗?”
“这孩子独惯了,就知道他自己,从来不想别人!”
“瞧孩子一个人来一个人去,我都替她难受,可让她找伙伴玩去,她还不去!”
作为一个独生女的父亲,也作为一个儿童教育的研究者,我深知父母们的焦虑和无奈。尽管忍不住总会溺爱孩子一些,但历经沧桑的父母们心里明白,独是一种毒呀,不合群的孩子将来会遇到麻烦的。的确如此,许多事实证明,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
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2006年04月12日13:4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通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生存)而实现。因此,这四个学会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知识支柱。关于“学会共处”的解释为:学会发现他人,尊重多元文化。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应试教育制造了你死我活的淘汰机制,又由于不恰当的鼓励竞争,使不少孩子养成了攻击性。南方某大城市一位四年级小学女生没来上课,同学们非常奇怪:她是数学尖子,怎么会缺课呢?老师解释说:“她请假了,因为爷爷去世了,她在家办理丧事。”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噢,她爷爷可死了!平时我们竞争不过她,因为她爷爷是个数学教授!”“这下可好了,我们可以超过她了!”许多孩子开心地敲桌子跺脚,老师耳闻目睹后毛骨悚然:“这是一群小学生还是一群小狼呀?怎么这样缺乏同情心呢?”可见,如何引导孩子友好相处、学会合作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家庭教育永恒的课题。
谈起合作教育,也许有些父母觉得,“光会合作不会竞争,肯定吃亏!”我曾经听到有的父母这样说:“现在都是竞争的社会了,还谈什么合作?”如今社会的确是发展了,但不是更封闭了,而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机会更多了。过去是万事不求人,现在不行了,在当今的社会里,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在这方面,看一看北京中关村的发展就知道了。
中关村在中国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耳朵里,都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关村是一个象征,她象征着中国的信息产业,象征着高科技、先进的管理、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迅速积累的财富;中关村是一个传奇,从1984年到1998年,中国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在中关村白手闯天下,创下了一年销售逾千亿的经济奇迹;在与IBM、微软等超级巨头的直接对抗中,中关村越战越强”。这是《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人》一书中的开篇语。的确,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所创造的正是一个个神话!而这些神话的书写者,正是那些被人们称为“知识英雄”的人。
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在这50个人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传奇故事,因此,他们的成功秘诀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创业之初都非常渴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渴望从知到做。今天,面对辉煌,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团结协作,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事。
大家可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想的:
王选(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软件是一个集体性的劳动,人才必须组织起来,围绕一个正确的方向,围绕一个目标,才有价值。中国不缺少有才华的年轻人,而是缺少团结合作的精神。
王荣之(同创公司总裁):我们在一起做大木盆,虽然每块木板都很短,但合起来直径很大,盛水自然比木桶多。木盆难做,难在所需的木板多,难在不易形成合力,精诚团结。过去大家把同创认为是一个名词,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同创的意思就是一帮短板子共同合在一起,盛更多的水。
许志平(原图腾公司总经理):我们总以为聪明人凑在一起,肯定会更聪明。其实,一群聪明人凑在一起,还不如一群傻子加一个聪明人凑在一起。因为,聪明人都坚持人人平等,坚持都是革命同志,我凭什么听你的,这样一来不但不能形成合力,反而会造成很大的内耗。
成功者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些共同之处。在我主持的“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中,也能够看到杰出青年大多数是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的人。杰出青年童年时,当与他人一起做了好事,希望教师一起表扬的占58。78%,表扬时先提自己的占36。4%,只表扬自己的占4。05%。这说明,杰出青年童年时能够较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受到同龄人的欢迎。杰出青年不仅与同伴合作密切,与父母和老师也相处愉快。
可是,目前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怎样呢?我在主持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调查研究中发现,80%以上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是当今独生子女的主要人格缺陷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适应了这个竞争的社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教孩子要竞争,要取胜,要比同龄人强。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他。”“去幼儿园,可别叫小朋友欺负了,不用怕他们。”“老师发水果,要挑个大的,别那么熊包。”等孩子上学了,父母又说:“要有竞争意识,别的同学问你题目,不要告诉他,他会了就比你强了。”“这是妈妈新给你买的参考书,可别借给其他同学看啊!”“合唱比赛有什么意思?得了第一名也不是你自己的荣誉,还是省点时间看看书吧!”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不是自私的孩子还能是什么?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生活在人群中,必定生活在人与人之间,不可能不与人交往。而谁愿意与自私的人交往呢?
在一些父母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盲人挑灯》的故事则把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他看到一盏昏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与"鬼"为邻 生死狙击线 考试潜规则:舞弊人生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像满足情人那样满足顾客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闻香识萧郎 何珞-婚房1给爱一个家(出版) 傻子,嫂子漂亮吗 幸福冲击波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 鹰神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当我们混在上海 身不由己,腹黑情敌不好惹 修仙之游戏命运-修仙游戏 公主向前走 武装哨兵 风缠 玩转现实游戏 天天,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