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的攻击性
2006年04月12日13:4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王希(化名)是宁夏银川人,从小在赞誉声中长大。在宁夏某重点中学读三年高中,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93年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三等奖;同年获全国化学竞赛宁夏赛区理论和实验技能测试一等奖。1994年,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系。
假如,王希是您的儿子或是您的学生,您该多么自豪多么幸福啊!可是,1998年2月20日,北大三年级的学生王希却被送上了法庭,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得悉这个消息,王希的父母整个精神都垮了。原为某农牧场场长、现退居二线的父亲浑身发抖,在某中学任教的母亲蒙了。
王希学习虽好,大三已获英语六级证书,却因成长得过于顺利,对同学间的矛盾心理承受力差,又缺少化解矛盾的办法,长期缺少朋友。进北大之后,王希深感没有朋友的痛苦,终于与同学江某交往上了,并且来往过密,引起师生议论。江某开始疏远王希。王希用多种方式挽救友谊也未如愿。于是,王希生气了,决定报复江某。
怎么报复呢?王希是学化学的。他从图书馆查阅了有关铊的资料,得知铊毒能杀伤人的中枢神经和神经末梢,使人受到毁灭性的伤害。1995年4月,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被人投了铊毒,早已处于瘫痪状态,视力微弱,说话含糊不清。王希做好了准备,并做了试验。
1997年5月15日,王希在江某的杯中投了铊毒。见江某痛苦万分时,王希又动了恻隐之心,叫出租车送他去医院抢救。在医生追问之下,王希被迫承认是自己投的铊毒。
王希投毒案说明了什么呢?北师大变态心理学教授张吉连认为,王希投毒是一种攻击行为。其犯罪动机表明,他的心理脆弱,缺乏耐受性。他不懂得克制自己、说服自己,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点不顺就要报复。人际关系靠和睦来维系,而不是一味的竞争。王希如果心理健康,与更多同学和睦相处,又何必在乎失去江某的友情呢?
据王希的父母介绍,王希从小不与伙伴玩,总是一人来一人去,专心学习,很让大人省心。悲剧发生后,王希的父母经过反思,承认对儿子的人格教育几乎等于零。可以说,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忽略了做人的教育,是王希悲剧的关键原因。可怕的是,王希父母的教育误区,正存在于无数个家庭和无数所学校。
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身上的攻击性。我们在全国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其主要表现为好主动出击、喜欢开别人的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如说话很刻薄。
2003年6月,我到呼伦贝尔草原的一个城市讲课。有一位老师对我说,我们这里发生了一起惨案。有两个女孩子,从小学就要好,都很聪明,一块考到最好的中学。其中一个女孩子由于学习、长相的原因,开始嫉妒好朋友。后来由于她喜欢的一个男孩不喜欢她而喜欢她的好朋友时,她便无法忍受,心中开始想出一个可怕的计划。她开始学习解剖学,半年后她把好朋友骗到卫生间,趁其不备把好朋友打晕,就把好朋友肢解了。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悲剧呀!
孩子们的攻击性从何而来呢?原因之一是本身受过伤害,他们对别人、对社会充满了仇恨。另外,挨打的孩子也容易攻击别人,被父母与教师侮辱的孩子都可能促成孩子的攻击性。
广州一位校长和我说过一件事。有一天她在广州街头坐出租车,司机看她一眼,问干什么工作的。校长答,我是个老师。司机却说道,我最恨的就是老师,今天我开出租车,就是因为我的老师骂我。现在我开出租车,在马路上到处寻找这个老师,如果碰见她,我就撞死她!可见,老师或父母有时说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怀恨在心。
作为教育者,可以批评孩子,但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侮辱孩子的人格,否则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攻击别人是儿童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一般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大碍,但如果任其发展,儿童的某些攻击行为就可以演变成伤害别人的行为,或者发展成为反社会的行为。对于父母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注意培养孩子友善合作的习惯,一个待人友好、愿意合作的孩子,攻击行为就非常少。我的教育建议是:
教会孩子主动打招呼。在与人相处中,主动积极的人往往会赢得更多的朋友。主动积极既表现在开朗豁达的心态上,也要落实到日常细小的环节上。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向他人问好,是孩子应该从小就养成的好习惯。孩子的主动能很好地感染别人,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距离感,从而有利于友情的发展,进而成为好朋友。
告诉孩子“手指”的故事。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联合起来却可以创造奇迹。这如同5个手指有长短,合在一起就是一只灵巧的手,一个有力的拳头。如果每个人的手只有一个中指,即使它长得再长,它所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5个手指合起来,我们会变得更有力量。
教孩子真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真诚待人很重要。要朋友对自己真诚,首先自己得对朋友真诚。当孩子出现有损朋友的行为,或者欺骗、利用朋友的不良行为时,父母要及时提醒孩子,帮助孩子改正,及时向朋友表达歉意。
教孩子宽以待人。在孩子与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导孩子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朋友的过失和错误要大度,对不同类型的朋友要一视同仁。
真诚接受孩子的朋友
2006年04月12日13:4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古希腊曾经流传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
18岁的少年海格立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他碰见了两位女神,一个叫“恶德”,一个叫“美德”。恶德女神千方百计地诱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乐一世,却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则劝导他走为人除害造福的道路。最后,海格立斯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呼唤,拒绝了恶德女神邪恶的诱惑,选择了始终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后来,海格立斯成长为希腊人们一直传颂着的英雄。
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受到启发:每一个成长的人,都需要好朋友。好的朋友犹如前进中的一盏明灯,带领人们更快地奔向前进的目标。所以,作家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中说:“以好人为友者自己也能成为好人。”赫德也说:“与恶人交,如日之影,按时递减;与好人交,如黄昏之影,不断增大,以至生命之日陨落。”好的朋友能够帮助人进步,这是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武装哨兵 修仙之游戏命运-修仙游戏 公主向前走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闻香识萧郎 身不由己,腹黑情敌不好惹 当我们混在上海 与"鬼"为邻 考试潜规则:舞弊人生 何珞-婚房1给爱一个家(出版) 幸福冲击波 像满足情人那样满足顾客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傻子,嫂子漂亮吗 天天,天天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 玩转现实游戏 生死狙击线 鹰神 风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