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个与《二月提纲》对立的文件(7)
由于###在这场大批判中也试图将之限制在学术批判的范围,并对“左派”的文章有过“压制”,因而不止一次被指责为“阎王殿”,毛泽东还表示“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既然如此,作为###部长的陆定一无疑成了“阎王殿”中的“大阎王”,摆脱不了遭打倒的命运了。
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曾与叶群同学,了解叶群的历史与为人,对叶群的所作所为看不惯,从1964年6月至1966年2月写了23封匿名信,揭发林彪、叶群的许多劣迹。为此,严慰冰于1966年4月,被林彪、江青一伙以“反革命罪”逮捕入狱,并说陆定一与此案有密切联系,实际上写匿名信与陆定一无关。但这对于林彪、江青等人来说,是一个打倒陆定一的重要突破口。1966年5月8日,陆定一从外地一回到北京即遭软禁。在随后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陆定一遭到“揭发”和批判。归纳起来,陆定一的问题有:
(一)对毛泽东思想无感情,反对学习毛泽东著作,认为“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庸俗化、简单化、实用主义、贴标签;
(二)在文艺、教育、体育等领域贯彻修正主义、资产阶级的反动路线,与毛泽东的革命路线针锋相对;
(三)反对搞阶级斗争,在文艺方面提倡题材自由化;
(四)反对总路线,对大跃进咬牙切齿;
(五)在庐山会议上态度消极,从来就与彭德怀搞在一起,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德德”,其中一个“德”是彭德怀的“德”;
(六)从来反对教条主义不反修正主义,反“左”不反右,包庇右派,压制“左派”,不准革命,是大学阀,《二月提纲》也是陆定一的思想,陆定一与彭真、罗瑞卿有共同点,三人互相勾结,互相配合,是桃园三结义,大三家村;
(七)反对林彪,是严慰冰反革命匿名信的幕后策划者、指使者。①
就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真、罗瑞卿、陆定一和###被打成“反党集团”,他们的职务被撤销,成为“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第一批高级干部。
。 想看书来
被抛到风口浪尖的“三家村”(1)
《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给当时沉闷的文坛带来一缕清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然而,令“三家村”始料不及的是,他们这些深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却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祸害。
到1966年3月底4月初,彭真的处境日渐艰难之际,对吴晗《海瑞罢官》的批判已突破了学术讨论的范围,而北京市的另外两名领导邓拓和廖沫沙又成了批判的对象,他俩和吴晗构成了有名的“三家村”。一时间,各地报刊充斥着批判“三家村”的文章。
邓拓和廖沫沙获罪的原因,则是两本杂文集——《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
邓拓是党内一支笔。抗战时期,他长期担任《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曾主持编辑了中共历史上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解放后,曾较长时间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但到1957年反右派运动前夕,一直办报的邓拓似乎跟不上形势,被毛泽东批评为《人民日报》过去是书生办报,现在应当说是死人办报,意即政治敏感性太不强。受到批评的邓拓感到很委屈,觉得自己是一介书生,还不如搞个人的学术研究算了,何必担这么多的风险。但邓拓最终还是放弃了搞学术的想法,在《人民日报》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调到了北京市委任文教书记。
与吴晗相比,邓拓从事政治的时间很早。早年的邓拓,一面从事政治,年仅18岁就入了党,做党的地下工作;一面从事学术,20多岁便写成了著名的学术著作《中国救荒史》,这本书到现在仍有它重要的学术价值。解放后,他虽然身居要职,但仍对学术不能忘怀。1950年,他还发表了《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的长篇论文。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他在1957年提交《1957年年度的研究题目计划》时,曾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作为年度研究计划,表示要写出研究报告和论文集,并编出资料集。1957年夏天全国大反右派之际,他还对《中国救荒史》作了修改,准备再版。可见,成了政治家的邓拓,依然是保持着强烈的学术情结。
1961年,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邓拓在该报上开设了一个新的专栏:《燕山夜话》,署名马南。为什么办这个栏目和起这个笔名,邓拓曾解释说:“燕山是北京的一个主要的山脉;夜话,是夜晚谈心的意思。马南取马兰村的谐音,这是当年办报(按:指《晋察冀日报》)所在的一个小村子,我对它一直很怀念。”
《燕山夜话》开篇的文章叫《生命的三分之一》,在这篇短文的最后,作者说:“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这实际上是他写作的指导思想。
在《燕山夜话》出版合集的时候,邓拓在“自序”中又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在祖先血汁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轻松,要学习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今人。”这便是邓拓写作“夜话”的动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被抛到风口浪尖的“三家村”(2)
从1961年3月19日“夜话”发表第一篇文章《生命的三分之一》开始,到1961年9月2日发表《三十六计》为止,邓拓一共写了153篇“夜话”。
《燕山夜话》创办以后,颇为读者称道。受此启发,邓拓主持的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为了活跃版面,给机关干部、工农群众增加一点文化知识,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有所针砭,邀请邓拓、吴晗和市委统战部部长廖沫沙共同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哪来的天才 魔王与王子 我的100件时尚单品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剩女看世界 (重生+写文)hei ke写手 凌晨捡到你 东方不败之东君归田 夜萦BL 我爱记账本 神仙一把抓 团政委 自尊男孩手册 一辈子做女孩 走出心灵的地狱 我在末世好孕爆棚啦 解码电视湘军 群氓时代 领导也是人 "洛"在凡间 (天使密码同人)彼岸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