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是我为宇宙队效力的最后一个赛季,这个赛季也是我与职业足球告别的最佳时机。宇宙队又搬家了——我们搬到了纽约市郊新建的“巨人体育场”,这样就能容纳更多的观众。到现场看球的观众比先前翻了一番,这一年我们每场比赛的观众人数平均是3.4万。观众们热情高涨,其间还有很多名人到场,他们对足球的了解也大大提高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为一个射偏的球而胡乱喝彩。这一年,宇宙队还签来了我的老队友卡洛斯·阿尔贝托,亦即我在桑托斯俱乐部时的队友、在1970年世界杯决赛上打入最后一球的巴西后卫。我的身边围绕着朋友和高水平的队友,我们的比赛踢得很好,我住在世界上最棒的城市——我感觉就像是在天堂里一样。
这个赛季,我们第一次打进了所谓的“足球超级碗”——北美足球联赛的决赛。大家也许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北美足球联赛从美式橄榄球中借鉴了很多经验,比如将比赛放在一个中立的城市进行。于是,在“第三届足球超级碗”上,我们将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体育场的3.5万名观众面前,与“西雅图海湾人队”争夺冠军。比赛前,宇宙队的队友们走到我跟前,说要用最后一个冠军为我送别。感谢斯蒂芬·亨特和齐纳格利亚(就是史蒂夫·罗斯招募来的意大利前锋)的进球,宇宙队赢得了队史上首个足球超级碗。
几周之后,1977年10月1日,宇宙队为我安排了一场告别赛。迄今为止,我共为宇宙队踢过111场比赛,打进了65个进球。当然,这并不是我首次参加自己的告别赛了。我在巴西的队友还有以前的对手都到纽约来观看了这场比赛,而这场比赛最好的安排是——宇宙对阵的是桑托斯俱乐部。
当天的纽约,这场比赛一票难求。巨人体育场内座无虚席。卡特总统还致了辞。拳王阿里到球员休息室来看我,以其一贯的风格说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好球员,但我绝对是比他优秀的。”
比赛开始之前,我们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美国足球的发展成果:9支少年足球队在球场中央围成一个大圈,其中6支是男子足球队,2支是女子足球队,还有一支是残奥足球队。他们在场地上踢了一会儿球,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球技。接着,4届世界杯夺冠球队的队长一起走上球场,他们分别是:1958年巴西国家队队长贝里尼;1966年英格兰国家队队长博比·摩尔;1970年巴西国家队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1974年西德国家队队长贝肯鲍尔(亦是当时我在宇宙队的队友)。
有这么多的朋友前来捧场,我感到受宠若惊,但主办方还为我准备了更大的惊喜——他们请来了我的父亲。在我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只有寥寥几次到球场看过我的比赛。他当然是一直支持我的,但他不喜欢四处奔波,也希望远离球场的喧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我最终要跟职业生涯说再见的时候,他赶来了。看着这个教会了我关于足球的一切的人走进巨人体育场,这是我到那时为止最动情的时刻。
大家想必能够猜到,比赛还未开始我就先哭了一场。上半场我进了一个球,然后,为了向之前的足球生涯致意,我在下半场又换上了桑托斯俱乐部的球衣。可惜的是我没能为桑托斯进个球,但大家都不在意。比赛结束后,主持人递给我一个话筒,我向全场观众和队友们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讲话结束时,我高喊着“爱!爱!爱!”这算不上什么精彩的结束语,但我当时心潮澎湃,心里有什么就直接脱口而出了。接着我拿起一面巴西国旗、一面美国国旗,被队友们扛在肩上周游全场。
那时我还有3周就37岁了。我的财务状况很好,还是美国的一个偶像,生活得很快乐。我已经真正地、完全地退役了。而就像我的伯乐瓦尔德马·得·布利托教练曾经预言的那样:等着我的是一个全新的人生。
17
仿佛就在一瞬间,所有的努力都烟消云散,就像初春的新芽被突来的暴雨打得七零八落。
宇宙队和北美足球联赛,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联赛扩编的步子迈得太大,到1980年时已经有了24支球队;更糟的是,每个球队都想签一个“贝利”回来,所以纷纷斥巨资购买国外球星,很快,北美足球联赛里就充斥着太多已经不在巅峰状态的球星,因此被欧洲等足球发达地区称作“大象的墓地”,而联赛的质量也一直不高。过分迷信国外球员也使本土球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他们与本国球迷的联系更多,最关键的是,这种状况很不利于美国下一代足球苗子的成长。
还有更严重的,购买国外球星的费用太高,令很多俱乐部的财政不堪重负。1977年,亦即我在北美足球联赛效力的最后一年,全联赛只有明尼苏达和西雅图两个俱乐部能够赢利。是的,即使是比赛观众上座率最高、在国际上名气最大的宇宙队,也是入不敷出。
在我离开之后,北美足球联赛又坚持了几年时间,也兴盛了几年时间。宇宙队单年的观众上座率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在巨人体育场的比赛平均有4.67万名观众。但随着热度逐渐冷却,其他俱乐部的经营就陷入了苦苦挣扎的地步;不久之后,半数俱乐部的上座率就已经很难达到每场1万人了。1985年,北美足球联赛轰然倒地,宇宙队也未能幸免。
看到北美足球联赛的衰败,我心如刀割。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一度担心美国足球就这样“死去”,在接受采访时我如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但我本应对它更有信心才对。毕竟,几个商人的经营不善不能抹杀我们此前所付出的辛苦努力,也不能掩盖数年来足球这项美丽的运动盛行的吸引力。
正如2007年上映的、描述了宇宙队兴衰起伏的纪录片onceinalifetime中所强调的那样,宇宙队的人气仍在,在随后的日子里,常常以出人意料又令人心暖的方式偶尔浮现。比如说:我在前文中曾经说过,宇宙队签来贝肯鲍尔的时候,一群孩子赶到机场迎接他,其中一个孩子就是麦克·温迪斯曼。麦克在1975年——我加入宇宙队的那年——在宇宙队当球童,长大以后,他变成了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还担任了美国国家队的队长,甚至带领美国队打进了1990年的世界杯。这是时隔40年后美国再次打进世界杯,而在上次,亦即1950年的世界杯上,他们在巴西的土地上爆冷击败了英格兰。
上世纪70年代(即宇宙队辉煌的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改变了一切。纵使北美足球联赛不再,美国职业足球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冬眠期,但美国人对足球的热爱并未消减。
即使是在美国足球最萧条的时期,国内数千个大大小小的绿茵场上仍有人在踢球。有人甚至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大的孩子是“贝利一代”,真是愧不敢当。米娅·哈姆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女足运动员,她就曾说过,每当宇宙队到华盛顿打比赛,她一定会去看。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于1993年成立,得益于他们谨慎的经营方式,现已蓬勃发展,甚至比原先的北美足球联赛更兴旺,而他们的球员都多多少少受过我们的影响。前明星球员、现任“新英格兰革命队”主教练的杰伊·希普斯是我在抵达纽约的那一年出生的,他说小时候在家里的录像机上一遍遍看我的《贝利:足球大师及其足球理论》。他甚至还把球吊在树枝上,一连数个小时练习头球技术!我真的很高兴——时至今日,时隔60年,相隔5000英里,父亲的训练方法还在发光发热。
最好的机会、保证美国足球美好未来的机会出现在1988年。有3个国家申办1994年世界杯的主办权,美国即是其中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我就一直梦想着世界杯有一天能够踏上美国的土地;我想,在家门口见识到世界顶级水平的赛事,对美国各个阶层的大众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还能引发他们对足球的喜爱。如果能让处于巅峰状态的世界顶级球员在美国的各大球场里比赛,其推广效果会远远超过全盛时期宇宙队的成就。
但我对美国世界杯的美好憧憬还有个障碍——另两个申办国分别是摩洛哥和……巴西。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当我公开宣称支持美国承办1994年世界杯时,巴西国内是怎样的愤怒气氛。很多体育专栏作家以及巴西人都说我是美国人的傀儡,说我不爱国。但是,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认为,要保住足球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未来已经刻不容缓,我们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大动作”来吸引美国民众的注意力,并引发美国职业足球的复兴。其次,我认为当时的巴西并不适合承办世界杯。我很高兴巴西在1985年摆脱了军事独裁统治,但其转变也带来了种种问题。巴西本已萧索的经济状况跌到了谷底,贫穷与日俱增;还有通货膨胀,因为新政府也是入不敷出。还记得前文说过的上世纪60年代早期巴西物价平均每年翻一番,百姓怨声载道吗?在80年代末,物价是每个月翻一番!脑子稍微正常点的人都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盖不起诸多新场馆或翻修现有场馆的。我在当时就曾公开说道:“一个数百万人都吃不饱肚子的世界第三大债务国,是不应考虑用公款承办世界杯的。”这些话很不得人心,但都是实话。
1988年7月4日恰好是美国的独立日,国际足联宣布美国获得1994年世界杯的主办权。我很高兴在其中出了一份力,我对记者说这是“我的又一个梦想成真了”。时任美国足协主席的阿兰·罗森柏格向我提供的帮助表示了感谢,后来他说:“在个人层面上,贝利是把世界杯带到美国的最大功臣。”
18
当激动人心的时刻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发现,美国世界杯的成功远超我的设想。平均每场6.9万人的上座率打破了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期间创下的5.1万人上座率的纪录。美国队表现很好,他们小组出线,打进了淘汰赛,但他们在八分之一决赛中不幸地遇上了一个厉害的对手:巴西队。
这场比赛——同样是在7月4日举行,真是太奇怪了——引起了媒体的热烈讨论:贝利会支持哪支队伍呢?巴西队已经24年没有赢过世界杯了,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的种种问题,巴西人的心情已经逼到了悬崖边上。“焦虑的心情大幅度蔓延,”《纽约时报》如此写道,“倒不是巴西人害怕美国队,而是,在巴西,这场比赛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是华丽的胜利,要么是全国的大恐慌。”
每当回想起这些耸人听闻的叙述,我都会笑出声来,因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但话说回来,大家根本没必要紧张。我当然要支持祖国的球队,但我同样期望能看到美国——这个待我慷慨友好的国家——国家队能有上佳表现。
比赛的结果是非常完美的,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斯坦福球场的8.4万名热情高涨、挥舞着小旗子的观众面前,巴西队以1:0小胜美国队。美国队当天的防守做得非常好,巴西队的贝贝托直到第74分钟才打进一球,而比赛的悬念一直持续到终场哨声响起。美国队没有赢下比赛,但他们见识到了世界顶级球队的水平,此后美国国家队一直在进步,在以后的几届世界杯比赛中表现得越来越好。
然后再说巴西队。1994年的巴西国家队是历史上非常、非常好的一支队伍。我的老队友、1970年的国家队教练扎加洛又回到了教练班子,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卡洛斯·阿尔贝托·佩雷拉的副手。这届国家队里好手云集:邓加、贝贝托、罗马里奥,还有一个名叫罗纳尔多的不世出的足球天才,他当时才17岁,跟我参加1958年世界杯时同岁。虽然罗纳尔多在1994年世界杯上并没有太多上场机会,但他日后最终以15个球打破了由我创造的世界杯进球纪录。
说到瑞典队,他们1994年那届国家队也很优秀,他们与我们在半决赛上相遇了。那场比赛打得难分难解,瑞典人似乎是要报当年在斯德哥尔摩的一箭之仇,最终巴西队的罗马里奥在第80分钟打进一球,而巴西队也以1:0赢下了比赛,挺进决赛。
在决赛中,意大利队跟以往对阵巴西队时一样,表现得异常英勇。常规时间结束,双方打成0:0平,加时赛双方也没能打破僵局。于是世界杯决赛中首次通过点球决定胜负,虽说有些遗憾,但似乎没有人在意;至少巴西队如此,因为他们赢得了点球决战。
比赛结束,全场观众齐声欢呼喝彩。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走上球场,将奖杯交给巴西队长邓加。我当时也在球场上,心中涌动着自豪感,为美国,也为我喜爱的足球运动。两者虽然不甚搭调,但都征服了每个人的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异界之魔兽再起 正太的韩娱 国民男神之路 斯诺大陆 大元帅 我的极品女上司 剑与神 灵植风云录 重生之萌妻是鬼差 异火天尊 [剑三]自从手贱买了号 [综漫]对立面 帝动无极 地狱边境 二嫁猎户之悍妻当家 传说之帝国荣耀 地球末日危机 凤舞九霄龙噬天 单身癌诊疗报告 重生之美人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