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单于要定期纳贡、送侍子入朝为质、献国珍宝、求使者监护,不仅如此,东汉朝廷虽不干涉南匈奴单于位的传承,但南匈奴单于位却要经过东汉朝廷的封授,颁发印信,才算最终取得。
南匈奴虽是默认了东汉臣属的身份,但相比于人力大多流失的北地诸郡,这些仍保持剽悍民风的匈奴人无疑是一股无法抗衡的军事力量。
为牵制内迁的南匈奴,东汉于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将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内迁的数万边民迁还本土,又派谒者分将施刑补理城郭。
对于八郡边民而言,重新迁回北边形同投身死地。为此,东汉朝廷规定所经诸县赐边民以装钱,转输给食。
明帝时规定迁居中原的北边边民遣返时,一人赐两万装钱。依此计算,仅在建
武十五年内迁的雁门、代郡、上谷三郡6万人边民所赐的装钱就需要12亿钱。
12亿钱什么概念?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全国民户4270634,人口31007820人。以一家5口,一夫妇3子为标准计算,“该年东汉的算赋为1488375360钱,口赋为427907916钱,更赋为1860469200钱,三项常赋总收入为3776752476亿钱”
而所要遣返的北边八郡边民的人口数要远超过6万人。因此,东汉朝廷所赐的装钱应超过东汉全年3项常赋总额的324,而转输给食、修缮城郭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由此可知光迁民这第一步,就要耗费东汉三年赋税的三成多。如此耗费,可谓颇为巨大。
如此大的付出,得到的结果如何?
东汉永和五年,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编户汉民共75963户,479893人。在永元二年(公元91年)南匈奴由建武二十六年的四五万人迅速增至237300人。
看似成效不小,但北地诸郡的匈奴有多少?
从建武二十六年之后至永和五年,东汉先后诣北边八郡降服的北匈奴至少239000人。
相差不多,但出于保持南匈奴骑兵战斗力及便于管理的考虑,东汉朝廷保持了其部落组织。因此,虽然北边八郡的汉人与匈奴人数量相差无几,但汉人分散的五口小农之家显然无法牵制聚族而居、具有较强攻击力的南匈奴部落。
南匈奴内迁后,依旧保持着其游牧的生活方式,游牧经济是一种单位土地产值相当低的生产方式,在同样面积土地上,从事游牧所能养活的人口不到从事农耕养活人口的十分之一。
因此,与汉人人口相近的匈奴人需要的牧场要远远多于汉人。内迁的匈奴人必然借助其部落组织,不断夺取、蚕食汉族小农的土地。加之沉重的赋役,生活在北边八郡的汉人只好破产流亡。为此,东汉朝廷只好不断地赈贷汉族边民。
如此循环往复,朝廷的钱花的一天比一天多,但边郡的百姓生活却没变得好上哪怕一点,倒是匈奴靠着劫掠过得滋润了不少。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敕司隶校尉、冀、并二州刺史,“民讹言相惊,弃捐旧居,老弱相携,穷困道路。其各敕所部长吏,躬亲晓喻。若欲归本郡,在所为封长檄;不欲,勿强”。
由此可见,至东汉后期,东汉初年的徙民戍边牵制南匈奴的措施基本上失去了作用。
好在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侵扰东汉北边的鲜卑、乌桓先后通使归附东汉。三大异族互相牵制,使得北地诸郡的百姓过得稍好一点。
但之前百年的积弊,导致并州各地相当残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并州自然也就没了良好的兵源。
如此一来,并州地方军事力量保护不了本地居民,导致一直被异族侵扰,异族侵扰又使百姓难以生活。
如此反复,导致并州地方军一直羸弱,发生叛乱一般靠中央军支援。
所以听闻并州军靠自己打破匈奴,羌渠才会如此惊讶。
“听闻是靠的幽州那边来的人。”呼厨泉道。
“幽州?于夫罗也来了?”
“是的,大哥还是这次勾注塞大捷的功臣。”
“以现在情况,我们自己跑出去的可能性很小,只能靠你大哥和汉军了。”羌渠叹道。
一百人对一千人,胜算太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扶不起的弱宋 修真界甩锅第一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重生镇关西 刚上班,美女上司竟要和我生娃 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 大眼瞪小眼,看谁先上路 穿成病弱小兰花,我被学霸娇养了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三国:开局孙策让江东 出山就无敌,绝色女神倒追我 重生赘婿人生 开局穿越之称霸南美洲 皇兄,我也想当太子 异明兄弟会 末世女穿成七零年代娇软小知青 半道天子 狱龙出世 神豪系统在手,前夫哥别来贴边 莲花楼:肆意爱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