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邵勉强为自己辩解:“皇叔乃世人均知的仁义之士。”
“我家君王纵然不如您,但也绝不残忍无义,恳请您收回这番言论。”
然而,说出口的话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面对孙邵,刘备的表情更加严峻,沉思着凝视着他。
“长绪,我不习惯背后评论他人,但孙权所行之事,天下人都看得清楚。”接着,他递给孙邵一封信:“这就是证明,孙策不幸的终结。
这封信详细记载了他杀害亲兄弟的所有证据,哪怕仅是副本,也能经得起验证。”
看着犹如铁证的文字记录,即便不是孙策的直接将领,孙邵仍感到震惊。
这种骨肉相残之举无疑是,论孙权的不仁不义,简直不存在辩解的空间。
他静静沉思之后,终于开口问道:“不知……这份证据是否可信?”
“既然皇叔握有确凿证据,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公之于众呢?”
“江东不乏如周瑜一样忠心于伯符的人,一旦得知此事,恐怕会对仲谋产生反抗情绪。”
“对皇叔来说,削弱江东势力,岂不是更显有利?”
孙邵心中的疑惑,也是刘备之前未曾想深的地方。
微微笑了一下,他回首对张明道:“子明,解我困惑就交给你这位知汉了。”
张明并不推辞,直率道来:“其实相当简单。”
“假如现在公开,孙权可能会反噬一口,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能把一切归咎为荆州的离间之计,原先确凿的证据反而成为他人怀疑的对象,这样得不偿失。”
“然而用来争取像长绪这样的忠诚义士,则极为适合。”
“再者,你怎么确定公瑾尚未归属我主?据我预计,此刻他很可能接近舒县了,如你有疑,何不随我一同去舒县核实?”
“并且我坚信文举先生的话语。
他曾言,你孙长绪,怀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并非那种墨守成规之人。”张明的话语内涵深远丰富。
孙邵身为聪明之人,稍加思索,已明白其中道理。
当证据越是确凿,公开就越是多余,在孙权前无需任何公之于众。
周瑜归降刘备之言,令他难以置信并瞪大双眼。
孔融被提及,更让他感到惊讶。
他对孙权,虽感激其提供的广阔舞台,但在孔融面前,那是真正的识人之恩。
刘备随即继续发言:“长绪心忧天下民生,我备欲扶汉室,急需您这样的英才。
领兵征战,难以彰显你的专长。
只要你愿意共辅汉室,将来扬州刺史之位非你莫属。”
孙邵还在回味张明刚才的话,听到刘备又语重心长的话语,心中震动难以掩饰。
这是一种多么深重的信任,尽管刺史无关军事,但他所追求的,也是治国而非将兵。
“承蒙皇叔信任,邵愿意投诚!”他屈膝跪在刘备跟前。”此后但随主公交往,定会竭力追随以振兴大汉!”
刘备赶忙搀扶他起身,刚想行礼致谢,孙邵眼疾手快阻止。”主公万万不可,此举折煞小人!”能侍奉这样的心胸,是他孙邵的福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界限之间 沧海行记 纸人追魂,铜钱问路 明明是小炮灰她却被所有人团宠了 证道长生:从入赘魔宗开始 亡灵领主:从建立墓园开始 母系三万年 师父不好了,大师兄被仙女拐跑了 鸣人的考试 礼义之欢 恐怖片BOSS对我念念不忘 楚门小郎中称霸大秦朝 重回1986 魔道天殇 女帝:我以占卜算长生 地球妖祖 从1949搬运科技到未来 (综漫同人)我,天使,物理超度 满身罪 从鱼鳞开始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