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帝国无声 > 第51章 野望(第1页)

第51章 野望(第1页)

美国人的粗线条思维就像传染病一般,轻易的扩散到了整个社会层面,包括汽车产业界,其设计师也不例外。

喜欢大马力“肌肉车”似乎是美国人的一种“怪病”,而且这种“病”几乎浸入到了血液中,渗透到了骨子里。

而且这些肌肉车的外观自诞生起就几十年未曾变过,就是那么方头方脑的一个方盒子。

为了追求更高速度,美国人采取最直接最野蛮的方式:不停的加大发动机马力。

以美国最为著名的跑车福特野马和通用的科尔维特为例,动不动就是7升的排量,超过500马力的功率,看得让人咂舌。

但实际上呢?美国车很少有在欧洲人举行的汽车赛事上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绩,不管是F1方程式赛车也好,还是勒芒赛道也罢,甚或是达喀尔拉力赛,美国人大多会铩羽而归,抱着兴冲冲的念头而来,夹着灰溜溜的尾巴而走,真是对美国汽车界的极大讽刺。

不过这个世界上凡事总有“例外”、“万一”之类的情形出现,福特公司的当家人福特二世为了和法拉利的老板恩佐法拉利赌一口气,于60年代中期耗资超过3000万美元打造了福特GT系列赛车才算是为美国人在欧洲的汽车赛道上挣回了些许颜面。

究其原因,就是美国人的简单思维在作怪,汽车速度不够快那就加马力,还不快那就再加大马力……

然而赛道上的事却不是单纯加大发动机马力就能如愿以偿的,如果有人这么想,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实际上,赛道最讲究平衡,在有限的赛程里,不仅需要考虑轮胎的磨损、加油次数、驾驶员体力,还要注重汽车的操控性。

减少加油和更换轮胎的次数,意味着节约了时间,良好的操控性则为驾驶员节省了体力,避免了操作失误的几率。

而美国人的大马力“肌肉”车却很难均衡地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大马力则意味着车身重,车身重则加大了轮胎的负担,另一个就是马力过大的汽车不易操控,在直线赛道上自然是大马力赛车的天下,然而一旦面临过弯,就成了赛车驾驶员的噩梦。

所以美国人出现赛道失利绝非偶然,或许美国汽车厂商也意识到了自身汽车的毛病,但就是不愿意去改,因为美国人就喜欢这样的“肌肉”车型,他们只需守好自己国内的消费群体就足以吃得脑满肥肠,因此不愿改或是想改都改不了。

然而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却给了美国人当头棒喝,国内的油价一夜之间相比以往上涨了三倍。对于过惯了油价似比水价的舒适日子的美国人突然发现他们快要加不起油,开不起车了。

更严重的是执行得越来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法案更让汽车生产商如丧考妣,犹似晴天霹雳,很快“肌肉”车的好日子就到头了,销量大幅下滑,再也没能恢复70年代以前的销售辉煌纪录。

……

技术方面,林宇丝毫不缺,不用求诸于任何人,都在他脑子里放着呢!

如果听从了梅雷迪斯的建议,到美国去投资建厂,第一代的车型林宇自然可以亲自操刀,但第二代、第三代呢……

林宇不可能将今后所有的设计都一手包办,甚至细节方面打理的面面俱全。

少不得要招一批本地的汽车设计师来打下手,由自己提出设计概念,让工程师去填充细节,但基于美国人惯有的“肌肉车”的设计思维,最后摆到林宇面前的设计不走样才怪?

然而林宇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手把手的帮着修改,那还不如自己一开始就亲自披挂上阵,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精力。

那公司还养着一群设计师干嘛?留着吃闲饭?

反正欧洲就极少有跑车公司会想着要到美国请人,来当技术总监去做车身设计。从这点上看,欧洲跑车生产商的头脑还是非常清晰的。

林宇的时间有限,他想干的事情多着呢,搞出个“变装法拉利”不过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在商业领域试试水而已。

如果能够在跑车市场大赚一笔那当然更好,万一一不小心栽了跟头,他也不会觉得可惜,大不了换个方向重新再来而已,这点小风小浪林宇还是承受得起的。

美国潜力无限的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销售无疑是极具有诱惑力的,但林宇对美国人的跑车设计理念却敬谢不敏,只因它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利。

而就资金而言,不管到美国投资办厂还是在英国收购现成的汽车生产商,林宇都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局,都需要到银行去贷款,不过是便宜美国银行还是英国银行的问题而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化苍  我竟成了不留姓名的大佬  探寻新界  京圈少爷的公用狗腿  破窗  替身A觉醒了  我的影卫揣崽了  躺平后发现自己是大佬暗恋对象  女主播小郭  季节性恋流感  男孟婆  失忆后深陷兄弟修罗场  地牯牛带你飞  都说了我不是神明  混沌神尊  谈恋爱吗,三缺一  我躺平后被绑定了系统  绝世仙君  破虏英雄传  销冠跑路要去养猪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