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然而每每给刘基讲解书中内容,他到也认真的听。可当想考考他让他复述时,又出状况了,他说出的意思和自己教的多处有出入。但仔细一琢磨,或许刘基说得也恰当,偶尔有的观点更是让你感觉振聋发聩。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只有三岁孩子的认知。
这还是三岁的孩子能做到的吗?说是神童真是太浅薄了,这真真的是一个妖孽啊!
所以半年一到,无论刘爚怎么挽留,都坚持敬谢不敏了。
其实这位老先生应该是高兴的,因为他是教刘基时间最长的先生了。
不久后他也被人们传诵成方圆几百里最有学识的先生。
刘爚也开始痛苦并快乐着了,有这么聪明的儿子很快乐,而为刘基继续请先生就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了。
因为自此以后请来的先生,最长都没有到仨月的,短的十天半月就告辞了,连银钱都不好意思拿。到也为刘爚省了点小钱。
随着刘基神童的名声越传越远,先生也越来越难请,到得刘基将近六岁的时候方圆几百里内,已没有先生敢来了。当然其中也有几位不相信刘基传说,主动前来的,被虐后又败退了。
其实刘基对每一位先生都是很尊重的,他始终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
且这时的文人,并不是在统一的教学大纲下教育出来的,都是各有所长的。
这三年来,刘基或长或短的也算是跟近二十位先生学习过。此时的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加之在阴阳八卦,风水堪舆方面的造诣更深。
刘基的字,也被最后离开的先生给定了下来,就是伯温。
或许刘基自己也做出了努力,这我们就不细究了。
这也是先生警醒他“温故而知新”,怕过于聪明的他太骄傲而有所懈怠,至于伯则因他是家中长子之故。
以后还是叫刘伯温吧,总之觉得这样更舒服。
请不到先生了,刘伯温和父亲商量后决定就先自学了。
其实刘伯温想到处走走的,仔细了解下民生困苦,天下大势,但让只有六岁的自己远行,估计父母是不会答应的。
因此刘伯温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沉寂一下,为自己将来的道路进行一下规划。来到这里也六年了,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帮助朱元璋开创大明。
不过朱元璋现在都还没有影呢。而且在这方面自己需要做的,就是順大势而为。所以目前不需要做什么,只有等待时机,伺机而动就行。
但同时道教的事情也需要好好考虑下,不然也对不起太上老君二弟子的身份不是。
三天,刘伯温就静静的坐在书房里思索着,脑海里整理着所有的有关道家的典籍。
以期从中找出道教的新出路,而道教在这几千年里的起起伏伏,都一一在脑海里重现。
他就发现立教宗旨处在很关键的位置,要把道教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道教不能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工具。
他教化万民,但却不能唆使人民推翻统治阶级。
否则只会被利用者用完后,弃之一边,甚至怕将来成为别人用来反对自己的工具,而招来无边的打压和杀戮。
三天后,刘伯温起身离开了书房。
他觉得不能自己闭门造车了,该考虑的也考虑清楚了。
目前关键的任务是给自己一个道士的身份。而且还要在恰当的时机,把自己是太上老君弟子的事广而告之。
因此他决定是时候去道观转转了。【你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moxiexs.】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全家下放,资本家媳妇搬空仇家 盛唐缔造者 巴伦世界 火影世界的剑圣传奇 灵魂关系 荣耀异世争霸 龙腾记 我的贴身鬼王 修仙之神话世界 仙葫妙境 仙道路 五行剑之英雄崛起 都市绝品霸道 少年狄仁杰之月出长安 剑古龙皇 吐槽仙尊 兵甲师 相声世家 谈什么竹马,禁欲掌权人他超撩 天才萌宝爹地请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