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闹隋 > 第二十三章 都在打着小算盘(第2页)

第二十三章 都在打着小算盘(第2页)

六月廿三日,大隋兵部尚书杨玄感在朝议时突然发动,拘押越王杨侗,杀皇族以及不肯附逆的重臣七十余名,控制东都洛阳。同时传檄天下,称楚王,历数隋帝杨广违背天和、荼毒万民、祸乱天下之大罪十六,小罪七十二,宣布吊民伐罪,讨伐昏君。同时号令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与原来的历史相比,这回杨玄感造反的条件真是太好了。人家这回是兵部尚书,手握兵权,再也不用拿些什么民役船夫凑数,驻守东都的十万雄兵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他控制在手心里。再者这回起事的地方不是黎阳,而是东都洛阳,李密给他出的三个主意几乎兵不血刃的搞定了第一个目标。更妙的是,在河北,当地义军不但抱成团还发了疯,不去老老实实的抢粮食抢铜钱抢女人,偏偏跟平时躲还躲不及的官兵较上了劲。一边坚壁清野一边不顾生死的层层阻击,将隋帝杨广带领的几十万败兵阻于涿县、固安、雍奴一线。可怜隋军大半的粮草军械丢弃在了高句丽,将无斗志兵无战心,面对装备简陋却悍不畏死的义军束手无策,逃卒倒是数不胜数。杨广连发十余道谕旨要求各地增援,却是应者寥寥。在河南,杨玄感最忌惮的民部尚书樊子盖和刑部尚书卫玄,早早就被他撵出了东都,分守荥阳和尉氏,如今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再也动弹不得。

这回杨玄感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哪怕他还像原来那样二百五,也挡不住他称雄天下的脚步了吧?

可是他的运气还不止于此。

六月廿四日,这功夫杨玄感的信使恐怕还没跑出东都境内,河南、河北的各路义军和部分郡县的太守、县令便未卜先知般的群起响应,奉杨玄感为主,甘为下属,服从指挥。又过一天,举事各方派出宣誓效忠的信使怕是还没跑出百十里地,杨玄感也跟着心有灵犀一点通,宣布任命翟让为河南道行军大总管、杜伏威为江淮道行军大总管、窦建德为河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本部平定地方,征讨不臣。任命王薄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于涿郡阻击东征败兵,孙安祖、高士达为河北道行军副总管,由渤海郡、河间郡北上侧击之。同时,杨玄感亲率十万大军东出洛阳,与翟让部合击荥阳、尉氏。

六月廿九日,杨玄感与翟让部会师于荥阳城下,集兵三十万,号称百万,遂狂攻荥阳。历三日城破,荥阳主将樊子盖战至力竭,被乱刀分尸而死。杨玄感将樊子盖斩首,传首尉氏,守军大恐,一日之间竟然大半逃亡,使得本意坚守尉氏的刑部尚书卫玄无奈,只得率余部逃往江都。至此,整个河南道除了张须陀等在东部苦苦支撑,余者尽入杨玄感之手。

不过杨玄感的好运气就此也到了头。

先是杨决定率本部人马平定关中,翟让趁机提出坐镇东都,招致杨玄感的极大警惕和不满,双方一度争执险些兵戎相见。幸得杨玄感的谋主李密从中周旋协调,折中的结果是杨翟二人同征关中,杨玄感胞弟杨积善为洛阳留守,翟让部下大将徐世绩、程知节分守荥阳、浚仪。

七月初四日,杨玄感誓师西征,一路势如破竹,直趋潼关城下。

这边好容易安抚好翟让,那边杜伏威和窦建德又闹起了幺蛾子。

……

杜伏威本是齐郡章丘人,在长白山起事后,当地造反的大佬太多,老杜压根排不上号,还差点被人家吞并掉。没奈何杜伏威与把兄弟辅公祏率部一路辗转到了江淮。

自古齐鲁、燕赵便是群雄并起的地方,尤其盛产各种厉害的反贼。所以自认也是个英雄的杜伏威,在狮虎遍地的齐鲁燕赵之地,只能算是个小猴子,想要活命只能远窜。

谁想到一路窜到了江淮,杜伏威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能称霸王。

在这个时代,整个中原大地的福气,江淮之地独占八分。

只要中原还有个统一的、算得上强大的帝国存在,北边和西边把河东河西关中河北——几乎大半个中原搞得焦头烂额的游牧民族,除非能穿越到后世搞到轰炸机和导弹,否则就对江淮之地没有半分的威胁。岭南那些传说中吃人的生番,也因为距离的原因遗憾地品尝不到江淮人的滋味。而此时的江南尚是一片林莽覆盖、虎狼遍地的所在,至于东边只有一片没边没沿的大海,海盗?江淮人从来都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京师长安远得跟突厥人没什么区别,据说繁华得跟天堂似的东都洛阳只是官员和商贾扯闲篇时才能让人想起的地方,所以充满了血腥和阴谋的政治跟这块土地扯不上什么关系。至于那些对老百姓总是不怀好意的官兵,要么在两京当看家狗,要么在北方跟那些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的反贼狗咬狗,要么就跟着皇帝去了个什么叫高句丽的地方去咬外国狗。至于本地剩下的那仨瓜俩枣,你瞅瞅守城门的狗剩子和驴蛋子,老子小时候一不高兴了,就一脚一脚的把这俩货踹出二里地……

这里也有土豪劣绅,也有贪官污吏,贫苦的农夫到了春荒也是半饥半饱的饿着肚子。可是跟战火连天的北方相比,这里真的像是天堂……

对杜伏威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从长白山他拉走了一万多人,途径齐郡的时候,前来拦截的郡丞张须陀尚在数十里之外,他的部下就闻声溃逃了大半。好在遍地烽烟、流民四起的齐鲁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兵源,到了谯郡他又收拢了三万多人,谁知掠食时遇到两千郡兵他的部下就又跑了个精光。等到了江淮,他手下就剩下了不到六千人。

当他带着六千手持木棍粪叉、饿得直打晃的部下,悲壮且绝望的向拥兵一万五、背靠坚城、粮草军械一样不缺的寿春守军发起冲锋时,他的想法就是被乱刀分尸在城下也比活活饿死强得多。

然后他就目瞪口呆的看着对面稀稀拉拉的飞过来几根绵软无力的羽箭,然后守军们便一哄而散。杜伏威远远的看着逃兵们那满面的油光和坚实有力的双腿,就知道他那些严重营养不良的部下根本就追不上……

遍地的军械、满城的财帛、整仓的稻谷,全是他的……

当打算抵抗一下的庐江被他终于吃饱肚子、武装到牙齿的部下一鼓而下并纵兵大掠三日之后,寿春城下的那一幕便开始不断重演。短短几个月,他便拥有了淮南、弋阳、庐江、同安、宣城五郡之地,并将触手伸向了下邳和汝阴,拥兵十余万之众。

昔日的齐鲁猴子成了如今的江淮之虎,瓦岗来人商量会盟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杜伏威很高兴重回家乡河南,所以就当上了河南义军的副盟主。

……

对于被杨玄感任命为江淮道行军大总管这件事,杜伏威很不高兴。

历史上的隋末各路反王中,杜伏威算是最憋屈的一个。老李家赢了天下当了皇帝自不必说,老王家老窦家老翟家老萧家老薛家等等等等,不管是最终兵败身死还是只能称一时之雄,也算得上轰轰烈烈不枉人杰。哪怕是投降了也大都能得个善终,福及子孙。只有他老杜,怎么也算是各路豪雄里边排在前几名的,在小猫小狗都敢称王称帝的时候,就憋憋屈屈的自称了个总管,还先降了杨侗,后降了李渊,最后老老实实跑到长安当起了宅男。就这样还没落着好,他把兄弟辅公祏在江淮造反关他这个长安寓公屁事,结果人家李渊随便伪造封书信就把老杜的脑袋剁了,并籍没全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永恒的终结  异世成帝  三界新祖  童乐城  《忆商时窥》  乱古封天  斗战成神  聚魂斋  战神联盟2  龙游琉璃  枪指天涯  忘忧茶馆  幻之战  灭欲  玄界之尊  奇门仙路  末世之生死战绩  落魄学生闯社会  身后有人  破天帝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