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至只说了其中一个缘由。想到昨天从白波军口中撬出的消息,他怏怏不乐,
“昨夜,拐角藏了几人,都是魏子京的同谋,我担心他们带了手弩,对文若不利……”
荀彧立时想起陈宫府上的那两支弩箭:“莫非此事亦与笮融有关?”
能合法持弩的唯有州郡的长官,且不是人人都有。拥有便携手弩的更是凤毛麟角。
“不止此事,就连博平城的变故,当中也有他的手笔。”
顾至将博平城发生的事全部道出。包括他从许汜那窃听到的对话,笮融针对荀彧的阴谋,陈宫的选择,张燕的态度,荀攸的飞来横祸……事无巨细,全都抖给了荀彧。
荀彧起初听得格外认真,但当听到荀攸被人当作“荀司马”,抓捕入狱,荀彧眼中现出短暂的困惑与恍惚,仿佛怀疑自己听错。
“公达一切可好?”
“看起来尚可。”顾至斟酌着道。
董卓提前暴毙,荀攸在长安狱中关押的时间不长,虽然途径博平的时候又被抓了起来,但只关押了几天,两次都没有受什么罪。
“不过,他现在正留在博平收拾烂摊子……也许不那么快乐。”
顾至实事求是地说道。
荀彧对他的行事作风格外了解,对荀攸留下的缘由多少猜到了一些。
他无奈地笑道:“公达是我的子侄,但比我年长一些,心中自有成算。他若留下,绝非因为你我之故,必然有他自身的考量。”
荀攸从小父母双亡,被他的叔叔——荀彧的堂兄荀衢收养。因为寄人篱下,又在年幼的时候被喝醉的荀衢所伤,荀攸的性子比其他族人要沉闷一些,总是独来独往,并不与他们亲近。
当荀彧八岁时,再度见到这位比他大了六岁的子侄,荀攸已长成沉默寡言,独行其道的少年,与他这位年幼且差着辈分的从叔并没有多少投机之语。
顾至隐约察觉到荀彧的愁思,斟酌着开解:“公达若愿意留下,今后便有了更多相处的时日。我们可叫上阿兄与奉孝,到公达那串个门,尝尝炳烛做的咕咚锅。”
荀彧只笑未答,问起了正事:“枣将军的家眷去了何处?”
“他们被徐元直带去了另一处安全的住所。”
“徐元直?”
“徐元直是阿兄的旧交,单名庶,曾名徐福,是一位游侠……”
顾至简单描述徐庶与他相识的经过,荀彧听了许久,恍然自语。
“原来那一日……”
顾至望着荀彧,却听荀彧收了话音,改口道。
“即使枣将军的家眷安然无恙,不会被叛军所胁,为防变故,我们还是需要将所有的事告诉枣将军,与他透底。”
“我与文若所见略同。”顾至说道,“昨夜,我便与元直协商,让他找个机会,带枣叔去见一见家人,再将城中的异动如数告知。”
他打量着从窗棂缝隙投入的亮光,算着天时:
“若他动作迅速,指不定已经与枣叔通过气……”
话音未落,木窗忽然被人叩响,发出二长三短的闷声。
随后,门外传来一声不堪入耳的猫叫,像是声音粗沉的男子在进行拙劣的模仿,听得人耳膜发疼。
顾至险些笑喷,他控制着面上的肌肉,低声叨念了一句:
“说曹操,曹操到。”
荀彧沉默许久,将声线压到最低,不解地询问:
“……与主公何干?”
顾至一时失语。
他该怎么解释,他刚刚说的只是一句谚语,其实,的确,跟曹操没什么关系?
好在荀彧并不深究,即使知道来的人是被顾至信任、与志才交好的徐庶,他也仍然站在顾至身侧,隐隐将他护在后方。
没过多久,窗外爬进了一个人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影卫誓死不从绿江play 媚者多娇(快穿)by青丝戏锦免费阅读 寄生豪门高冷御姐后 抱抱我的秦总监 重友,轻色 听说我是“万人迷” 养父守则 白领情缘 媚者无疆by半明半寐笔趣阁小说免费阅读 死敌冷脸洗衣做饭 gb 揽入臂弯[年上] 我被病态主角缠上了[快穿] 男主师尊?我蹭蹭蹭! 媚者无疆原著小说笔趣阁 媚者无疆by半明半寐笔趣阁未删减版 渣了男主的娇软白月光[快穿] 占她 时光如夏[先婚后爱] 路人在漫画拿了马甲剧本 佞幸他不愿以色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