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比郭嘉刚才说的那句更不中听。
袁绍懵了片刻,霍然瞠目。
姓郭的只说他会“无功而返”,这姓顾的倒好,一句“祸在旦夕”,仿佛他袁绍不听劝阻就会即刻暴毙。
袁绍觉得自己应该发怒,道一句“岂有此理”,可偏偏,顾至并不是在劝诫他,而是在回答同伴的疑问。
若他在这个时候发作,岂不坐实了“不讲理”的名头?
只见顾至目不斜视,刚向郭嘉解释完,就要再度转身。
袁绍没辙,出声挽留道:“顾使请留步。方才是孤的不是,还请顾使详细说一说——‘祸’从何来?”
顾至以袖掩口:“不敢说。”
“……”
袁绍忍着额角狂跳的青筋,竭尽全力,让自己的表情维持着稳定平和的状态,
“还请使者畅所欲言,我绝不会怪罪。”
自称从“孤”换成了“我”,足以窥见袁绍心中跌宕起伏的蜕变。
顾至慢悠悠地坐回原位,接过郭嘉递上来的清水。
他啜了一口陶杯中的水,稍稍润喉:
“袁公博学多才,想来定是听过‘螳螂捕蝉’的典故。”
等了半天,却只到这句人尽皆知的谏言,袁绍难掩面上的嘲讽,奚落了一句:
“以使者这个年纪,竟能知‘螳螂捕蝉’,倒也是难得了。”
这句奚落明夸实贬,意指这个典故连三岁小儿都知道,很不必卖弄。
原以为顾至会因为他的阴阳怪气而动怒,满面通红,拂袖离去。
哪知,不久前还闹着要离席的顾至,此刻稳稳地黏在茵席上,没有半点起身的意思。
他脸上仍带着笑,没有一丝半点的不快。
“袁公说得是。”
袁绍望着隽秀少年眉扬目展的笑颜,不由恍神。
下一刻,便有一道清爽含笑,但莫名令人不快的声音传入耳中。
“连我这个年纪都能知晓这个典故,袁公已近不惑之年,却全然不知‘黄雀在后’这个浅显的道理。”
先前对顾至的嘲讽,原封不动地抽到袁绍自己的脸上。
袁绍神色微变,声音低沉了些许:
“黄雀在何处?使者可不要仗着年少,在此胡言乱语。”
“袁公仔细地想一想,面对夹攻之势,陶谦会与何人结盟?”
虽不知顾至的用意,袁绍却还是嘴角下撇,轻蔑地说道:
“左右不过是袁术、刘繇等人。”
提起袁术,袁绍便咬牙不止。
扬州刺史原是与他有旧的陈温,袁术背着他夺取九江、庐江两地,杀了陈温,害他在江东布下的棋子半途而废,当真可恨。
“袁术垂涎下邳已久,若只仰赖袁术、刘繇,不仅无法逼退吕布,还会有引狼入室的可能。而刘繇,虽素有清名,胸中却无甲兵,自身尚且难保,如何援护陶谦?”
顾至知道袁绍必然想起了陈温,特地在“自身尚且难保”这几个字上加了重音。
在原著中,扬州太守陈温是袁氏的门人,与袁绍亲厚。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当曹操在扬州募兵的时候,陈温与周昕才给他送了四千多个士兵——原主“顾至”正是混入了这支军队,开启了穿越之初的那一幕。
陈温死后,接任扬州刺史这一官职的人是刘繇。然而刘繇不敢赴任,弃了扬州的治所寿春,南渡长江,在曲阿驻足。
“若陶谦南下求援,刘繇忌惮着袁术,不能应允。陶谦只有袁术这一盟友,又怕袁术反水,如何能敌得过兖、青两州的围剿?于情,于理,陶谦都会再找一个强力的外援。”
见袁绍脸上的轻忽、不屑之意渐消,转为凝肃与若有所思,顾至刻意停下,让袁绍独自消化了半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被病态主角缠上了[快穿] 揽入臂弯[年上] 影卫誓死不从绿江play 媚者无疆by半明半寐笔趣阁未删减版 死敌冷脸洗衣做饭 gb 寄生豪门高冷御姐后 媚者无疆by半明半寐笔趣阁小说免费阅读 养父守则 男主师尊?我蹭蹭蹭! 媚者多娇(快穿)by青丝戏锦免费阅读 时光如夏[先婚后爱] 重友,轻色 听说我是“万人迷” 佞幸他不愿以色侍君 渣了男主的娇软白月光[快穿] 占她 白领情缘 路人在漫画拿了马甲剧本 抱抱我的秦总监 媚者无疆原著小说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