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的妈妈听了之后,笑着说:“我们家宝贝可真厉害,竟然都能够抓住小偷了。”
“嗯,我们今天玩得可开心了。杰克的愿望是当一名科学家,所以,他就扮演了科学家的角色;杰瑞长大后想当一名医生,所以他就在游戏中扮演了医生的角色;而汉斯扮演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游戏中的教师角色就由他扮演了。哇,我到今天才知道我这些朋友的理想是这些啊!”
妈妈又笑着说:“看,老师放了你们两个小时,你就像撒欢一样,好了,赶快去吃饭吧。”
爱心课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执行者的家长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抑制孩子的自发行为。孩子虽然小,但却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家长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孩子才能够自由地活动与学习,才能够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才能够激发潜藏在身体中的无限潜能。
在孩子有了自发行动之后,就会产生所谓的纪律。这种纪律,这种秩序,就会让孩子在自由的发展中出现一种“选择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一旦出现,孩子的智力活动就会开始按照一个轨道发展,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我们要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在自发活动中,孩子自己就会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家长只要遵循让孩子在自发行动中的发展规律,孩子的发展就会变得十分完善。在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大人订立的各种条款,也不需要学校各种纪律。不然就可能会抑制孩子的成长。
在自由中快乐成长的孩子,会自己学到生活的秩序。家长应该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在有危险的情况下,教会孩子应该如何应对。
教育小妙招
家长不仅不可以抑制孩子的自发行为,而且还要通过一些行为来促进孩子的自发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很多东西。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
·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
身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与同龄孩子接触,因为孩子在成人面前总是被动的,是需要遵从的,这在无形当中就给他们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们没有办法自发地进行很多活动。
而在同龄孩子面前,他们是自由的,开放的,所以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人,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随时随地教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在各种实际场合教导孩子。尽管选择特定场合教导孩子,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起到非常的教育效果。
但是,这样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随时都存在的。所以,为了长远的发展,家长应该在自然产生的环境中教导孩子,而且只有自然环境才更能让孩子自发地产生一些东西。
·给孩子创造的机会
一旦孩子获得基本行为之后,家长就需要放开手让孩子自行发展,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的独立行为越多,自发的行为就越多。
这期间要注意让孩子积累经验,因为没有积累,就没有自发行为。如教孩子搭积木、拼拼图等。这样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就会自主搭积木,做出很多有创造性的东西。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最人性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尊重的方式,让太阳像太阳那样升起,让星星像星星那样闪烁;让花像花那样开放,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这就是最人性的教育。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们没有规矩,不懂得纪律。多爱他们,多给他们自由,不要对他们的自发行为进行抑制,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自由地成长,让他们发展完善的人格、智力和秩序。
进行没有强迫的训练
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价值。有素的训练能坚定人的信心。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在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了孩子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也不管孩子的意愿,经常强迫性地要求孩子按时完成。殊不知,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有的时候,非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哈佛故事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准备在此安度晚年。
但是,附近有一群六、七岁的小孩子很是调皮,经常无故砸坏公共设施,并且用脚踢垃圾桶,制造出很大的噪音,吵得街坊四邻不得安宁。附近的人们也曾经多次进行劝阻,但是都无济于事,这些小孩子仍然一意孤行。
时间长了,人们也只能听之任之。但是,对于这样的行为,退休的老人可受不了,他决定要想一个好办法来制止这种行为。
当这群小孩子又来狠狠踢垃圾桶时,老人对他们说道:“倘若你们每天都能够来踢这些垃圾桶,我就每天给你们每个人1美元作为报酬。我非常喜欢听踢垃圾桶发出的声音。”孩子们都十分高兴,于是开始变本加厉地踢垃圾桶。几天之后,老人满脸愁容地对这群小孩子说:“由于经济危机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从现在开始,恐怕我只能给你们每个人50美分了。”
尽管这群小孩子有些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每天都继续来踢垃圾桶,但是他们踢得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了。几天之后,老人又找到他们,说道:“请你们千万要理解,因为最近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免费踢给我听吗?”
“免费,我们才不要,每天起这么早,还要费尽力气去踢垃圾桶,我们可不干。”这些小孩子都囔囔道。从此之后,踢垃圾桶的声音消失了,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也都重新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爱心课堂
故事中的小孩子踢垃圾桶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人们为了过安静的生活,多次进行劝阻,想要强迫他们停止这一行径,但是结果都不理想。而那位退休老人却采用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方法——“鼓励他们踢垃圾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然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最终成功了。
由此可见,孩子是不是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的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即使这种束缚看起来非常舒适也不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迫切,经常会给孩子做一些强迫性的训练。比如,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一名音乐家,就拼命地为孩子报各种学习音乐的班,但是从未在意过孩子的想法;孩子喜欢雕刻,并且具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父母却想让他成为一名画家。于是乎,父母开始为他报各种学习绘画的班,美其名曰:“我们这是为了你好,你现在还小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现在,孩子的年龄确实不大,但是这并不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父母的各种强迫性训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适合孩子。孩子在一种压抑、抗拒的环境下怎么可能静下心去学习。孩子没有学习的**,又怎么可能激发自身的潜能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三国之世家天下 重生星际公略 综穿之世界管理者 麻麻亮的天 独宠小玩意 天南枪神 [继承者们]谁家女配不娇俏 寻仙阁主 良田农女 老舍之谜 鼎尊 重生之逆转人生 符天至尊 [综穿]伪圣母是怎样炼成的 我一定会生儿子! 重生女奋斗史 [综合]人生企划案 五行仙帝 重生之幻兽师 末日刁民